張映球 袁 媛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祈福英語實驗小學,廣東 廣州510000)
關鍵字:薩提亞教育;二胎家庭;二胎教育
我國人口眾多,擁有世界1/5的人口,存在著很多的人口問題,我國也在不斷的對不同的人口問題提出和更新著不同的人口政策,在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決定放開單獨二胎,大大增加了適合條件的夫婦再次生育的可能,自從這條政策實施之后,很多獨生子女轉變?yōu)槎ゼ彝ブ械拈L子長女,在這個角色的轉變過程中,很多子女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因此,我們提出要使用薩提亞家庭教育法進行二胎家庭教育,從個人和家庭的兩個角度入手,幫助家庭和家庭中的存在心理問題的子女走出困境,恢復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規(guī)則,預防和治療家庭中存在的問題,擺脫因為二胎問題所帶來的家庭困境,本文展示了兩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兩個真實案例并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對讀者有一定啟示。
案例一:男孩希希,一年級上學期在媽媽的陪伴和教育下各方面都表現(xiàn)非常不錯。課堂上能積極舉手發(fā)言,自律性也非常強。課間也能和同學們打成一片,沒有一個月就交了很多的好朋友,甚至會自己約同學一起踢球。
但是這樣好的狀態(tài)在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慢慢出現(xiàn)滑坡。孩子的作業(yè)開始有點丟三落四,上課有點恍惚。我們和家長反饋,家長就說因為懷老二反應大,精力不足,對孩子的督促遲緩,以后會注意。當時我們也沒有在意,幾個科任老師想著在學校盯緊一點,盡可能減輕家長的一些負擔。但是到了這個學期(二上),隨著希希的弟弟出生,希希的狀況更加突出。課堂上總是有意無意地歪過頭或者干脆明目張膽地和旁邊的同學說笑,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好不了幾分鐘又“舊習上演”,和同學的關系也變得有點緊張。他和之前在一年級的幾個好朋友總會時不時干上一仗,就比如最近的一次,他無緣無故用水杯敲另一個男孩的頭(曾經的好朋友),這個男孩子沒有還手眼淚吧嗒地告訴我,希希還起了高調:“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我?”最后在同學的指證下承認打了別人,但是還是不承認用瓶子,說只是用手輕輕打的,而且還在最后加上一句:“誰叫他以前絆倒過我呀!”
案例二:小昊是班級的班干部和大隊委,成績一直很優(yōu)秀,一年多之前,家里多了個弟弟。曾經集萬千寵愛與一身的小昊,之前是個啥表現(xiàn)呢?興趣廣泛,學習自覺,自覺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家長曾自豪的告訴我:哪怕爸爸媽媽追電視連續(xù)劇,他依舊能客廳彈著悅耳的鋼琴,而眼睛卻從不瞄電視機一眼,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古詩,他一般在媽媽接他放學的車里完成,從不需要爸爸媽媽擔心。沒當哥前,他就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年前,他的角色轉變?yōu)椋焊绺纭5艿艿某錾]有給他帶來多少的困惑,或感覺他心理上并沒有太大的落差,作為班主任,發(fā)現(xiàn)小苗頭也僅有幾次。有一次,他在課室里無精打采的,說是以前都是由媽媽接送他上學,今天由一個阿姨來接,他不高興;又有一天,我?guī)ш牱艑W,恰恰是爸爸接他,爸爸不像媽媽有耐性,隔著馬路就大喊:昊,我在這邊,快過來。孩子不好意思地看著我,感覺他想向我表達:對不起,爸爸少來,不懂規(guī)矩。還有一次則是上課發(fā)呆,犯困。
兩名孩子的年齡正是個性和思維逐漸形成的時刻,通過觀察,結合同學和老師的反饋,再加上與家長的電話交流,果不其然,兩位的這些表現(xiàn)都是“二孩效應”惹的禍。在有了弟弟之后,家人的關注程度明顯減弱,希希就產生了心理不平衡,在小昊的案例中,小昊也因為平時由于媽媽接送變成爸爸接送變得有一些不適應。他們感覺到父母的愛被弟弟妹妹分享了,失落感油然而生。
那么,作為班主任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希希的這些問題,化解“二胎”給這個家庭帶來諸多不便呢?我從以下這些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這個學期發(fā)現(xiàn)兩位身上的問題后,我找他們好好地聊了一次。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內心對家長有很多的埋怨,比如說在出現(xiàn)問題或者錯誤的時候,對于大孩和弟弟妹妹的態(tài)度不一樣,對于大孩的問題經常是以說教責罵為主,孩子的心理落差較大。
針對孩子們的這些情況,我覺得需要讓孩子的家人明白問題所在,并嘗試通過幫助孩子的家人改變家庭教養(yǎng)方式,大家一起齊心協(xié)力解決問題。
于是,我特地將希希的媽媽約來學校,并讓幾位學科老師反饋希希在課堂和作業(yè)中的情況。和家長一起剖析這些表現(xiàn)背后的原因,最后達成一些共識:
多陪伴孩子
在平時要多陪伴孩子,在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交流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去嘗試著去解決問題,不能任由問題發(fā)展甚至惡化。
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面對兩個孩子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xiàn),苦于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我嘗試從班級中找到一個比較熱心的二孩媽媽組建班級二孩家庭微信群,大家可以借助這個平臺探討帶二寶的經驗,交流大寶或者二寶的學習情況等等。大家也可以將平時的苦惱與困惑以及遇到的問題說說,大家集思廣益幫助出謀劃策。他們經常組織一些外出的活動,線上與線下互動,不單是希希家,其他二孩家庭很多問題在這個平臺中得以很好的解決。
作為老師要多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定期與其他老師了解孩子在課堂的表現(xiàn),抓住一些細小的變化與進步在全班進行表揚,讓他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多的優(yōu)點和進步的地方,有意識地朝著有責任、敢擔當的方向邁進。
2013 年11 月15 日,國家在提出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不變的前提下,啟動了“單獨二孩”政策,即夫妻雙方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二胎”的政策。緊接著在2016年政府又頒布了“全面二孩”政策。隨著政策的放開,陸續(xù)有家長表示想要二胎。很多家長也反饋在時間和精力上就開始出現(xiàn)力不從心,如果家里有老人寵溺孩子,有些規(guī)則和要求就不能嚴格執(zhí)行下去。每個家庭中的大孩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特點,需要改進的方面也比較多。其主要表現(xiàn)在大孩的心理不平衡,心里失落感明顯,學習表現(xiàn)與成績受到影響等等。
而薩提亞教育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個人自尊的提高與高通的改善,能夠幫助人活的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最終達到內外一致的效果,因此,這對中國家庭的啟發(fā)很大,中國家庭目前存在的很大的問題就是夫妻總是以吵架和指責甚至是命令去解決孩子存在問題,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自尊被抹殺,同時孩子也不會去尊重和注重別人的感受,有時候很多人面對這種創(chuàng)傷不能接受,會出現(xiàn)抑郁等心理疾病,通過筆者總結比較,發(fā)現(xiàn)這種在指責和爭吵中的家庭所教育出來的孩子比較內向和自閉,甚至一生都沒有安全感,在這個過程中也很渴望愛,所以薩提亞教育法對二胎家庭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我們可以通過使用薩提亞教育法來指導二胎家庭的教育,讓孩子意識到家庭是一個整體,這個過程中逐漸建立家庭的新規(guī)則。
對于二胎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最初來自于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形象或者行為影響著子女的未來發(fā)展,這也是影響他們社會發(fā)展的因素之一,我們必須得承認,子女最基本最初的生活規(guī)范、規(guī)則程序與習慣是來自于家庭,兒童的道德規(guī)范的習慣也依賴于家庭,兒童的行為也是通過模仿父母得到的,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的飲食方式穿著打扮,說話語氣習慣等都直接地影響著孩子,很多孩子就連他們長大之后都是與父母特別相似,這說明父母的基本行為與思維模式對于孩子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幼兒漸漸改變并形成習慣,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缺少生活經驗,沒有形成的思維習慣和程序,所以只能通過后天模仿得到,父母的言行性格等各方面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孩子的幸福感、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都在被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首先就得努力成為什么樣的人,兒童情感起源于父母的愛和家庭,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是孩子形成最初的情緒、調控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薩提亞教育模式就可以幫助父母對二胎家庭進行指導與教育,在二胎家庭中的父母要和孩子正確的溝通、心理疏導,才能避免發(fā)生一些問題。
筆者總結發(fā)現(xiàn),通過使用薩提亞教育模式接入二胎家庭的家庭教育,不僅能夠幫助二胎家庭盡快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家庭抵御風險、迎接挑戰(zhàn)的能力,預防家庭危機的發(fā)生,能夠幫助家庭主人客觀對待二胎,讓孩子找準自己的家庭定位,走出心理困境,不僅如此,通過使用薩提亞教育模式還能夠幫助家庭氣氛趨向平等和睦,家庭的成員的情緒能夠得到控制,家庭成員身心健康,同時可以讓家庭成員認識到家庭規(guī)則的存在,改變消極的家庭規(guī)則,成長為一種積極的家庭規(guī)則,建立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秩序,促進家人與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很多人在教育過程中并不會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所以往往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家長可以參考薩提亞教育模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時,教師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也要利用薩提亞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只有家校合一,建立一定的聯(lián)系,將孩子的心理教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孩子才能重拾信息,找回屬于自己的自尊感和自我價值感,擁有健康的心理,這對于孩子的未來發(fā)展十分重要。
面對班級中二孩家庭中的大孩,我們班主任和老師一定要和家長們一起攜起手來多引導,多鼓勵,多關心大孩們的點點滴滴。我相信這些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幸福、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