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機送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興賓區(qū)蒙村鎮(zhèn)中心小學,廣西 來賓 546100)
學生們常說,語文太難學、太深奧無味。教師也常說,語文課不好上,課堂氣氛較沉悶。如何讓語文課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樂起來,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會產(chǎn)生出強大的內(nèi)部推動力使學生自覺地學習、去探求。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考慮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便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習的效率。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方法是多樣的,現(xiàn)結(jié)合本人近來教學實踐略作闡述。
學習主要是認識活動和智力活動,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高效催化劑。當前小學語文課堂往往是生字詞的學習、閱讀學習、組詞造句、作文等內(nèi)容的學習,雖然有不少教師意識到課堂互動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通過提問來產(chǎn)生互動,形式單一,整個課堂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興趣,更說不上專注學習了。
當前,“教師主控型”授課風格仍占主導地位,課堂教學幾乎成了教師的“獨角戲”。教師常規(guī)性言語大約占了課堂教學時間的三分之二。在語文教師的課堂講授時間里,宣講、陳述、告知活動占據(jù)了主流,提問、反饋、引導、解釋等活動所占比例很少,學生與老師真正意義上的互動交流幾乎沒有。多數(shù)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參與度不高,認為語文課堂過于枯燥、課堂學習打不起精神,學習興趣不高。
經(jīng)研究學生的課堂互動機會,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數(shù)量和密度都很大,但在思考時間、研討時間和對問題本身的考慮深度以及教學節(jié)奏上都存在著問題。其中,語文老師課堂關(guān)注對象、互動對象主要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同學身上問題最大。而不少教師本人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就導致被教師忽視的邊緣群體失去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覺得語文學習很無聊,出現(xiàn)在課堂上睡覺、說話等打擾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行為。
當前,雖然我國已經(jīng)開始實施新課標,但不少教師在語文教學方面仍然沿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如就閱讀來說,由于長期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影響,很多教師的語文教學仍是按“識生字―給課文分段―歸納中心思想”這三步進行。在整個教學中沒有聽、說、讀、寫訓練。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使基礎(chǔ)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脫節(jié),沒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1.正確認識小語教學與愉快教育的本質(zhì)。
“愉快”是教學的形式,教學是“愉快”的目的,為教學尋“愉快”,以“愉快”促“教學”,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深化“愉快”、“教學”目標與形式統(tǒng)一,“愉快”與“教學”保持同向。
2.改進教學方法,寓愉快教育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
在教改實驗過程中,充分認識到“愉快”是手段,“訓練”是目的。教師只有處理好教與學的關(guān)系,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好教材,從教材出發(fā)。
利用背景的渲染。如教《在仙臺》一課時,在對中國的社會背景以及在仙臺情況做一簡單介紹后,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當時中國國民如此貧窮的情況下,一個中國青年學生,只身一人到日本仙臺學醫(yī),人們會怎樣看他?他又會受到怎樣的待遇昵?這樣通過背景的渲染,使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同人物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進入情境氛圍。
從課題出發(fā)。課文的題目,是文章最精彩處,往往蘊有深刻含義,文章的學習目標往往包含其中,教學中我充分抓住文章題目大做文章。
從關(guān)鍵詞語提出。詞語是文章的基本要素。抓關(guān)鍵詞語對把學習目標展開學習,甚有重要意義,所謂重點句,指的是直接反映文章內(nèi)容的句子,它于課文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功能。抓住它,對于把握學習目標是十分重要的。
課堂教學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主要陣地,教學中,我牢牢抓住這塊生動的陣地,讓它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1.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教法的設計、材料的安排和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要分層設計,分類教學,使優(yōu)生聽起來不乏味,中等生不很難,后進學生有興趣。
2.充分利用最佳時間。一節(jié)課前20分鐘,學生學習情緒飽滿,精力集中,是一節(jié)課的最佳時問。后進生集中注意的時間比較差,注意的穩(wěn)定性不夠。因此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去突破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力爭在前20分鐘完成主要教學任務,達到語言文字訓練的目的。
3.時時牽制學生的注意力。注意是順利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上課時教師要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發(fā)揮他們手腦口的利用率,使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學生的頭腦中不斷消化,40分鐘內(nèi)學生的體驗是:輕松—活潑—興奮—成功。
總而言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把握好課堂這個陣地,充分利用這個陣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好訓練時機、訓練層次、訓練程序,切實處理好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關(guān)系,真正達到語言文字訓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