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凌茹
(淮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江蘇 淮安 223001)
在素質教育蓬勃發(fā)展的當下,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是極其重要的,不僅能夠加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密度,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堅持做到以下幾大方面,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課文都是有一定情節(jié)的故事,其中塑造出了一些性格鮮明的角色和人物,而分析人物性格是小學六年級語文老師需要重點教學的知識點之一。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課文進行角色扮演式的師生互動,即老師參與進平常由小學生們獨立完成的課本劇表演,與小學生們一起對角色進行塑造。有了老師的參與與引導,小學生們參與的熱情也將會得到提高,能夠促進小學生們對角色的性格進行積極思考及分析,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負荊請罪》一文時,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跟學生一起進行角色扮演,表演一場情景劇,幫助小學生們分析人物性格??梢允怯尚W語文老師扮演藺相如的門客,由學生扮演廉頗和藺相如的角色。這樣的師生互動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使小學生們通過角色表演深入課文,體會到角色的性格特點。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并這就需要小學語文老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與小學生們互動的時機,通過互動交流引導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在互動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進行引導,使小學生們開始自己思考,然后小學語文老師需要留給小學生們充分的思考時間。等小學生們思考完畢,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組織小學生們進行交流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適當的融入小學生們當中,與小學生們共同探討,進行思維的碰撞。
例如,在教學《螳螂捕蟬》這一課的時候,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先提出問題,為什么題目是螳螂捕蟬?然后再讓小學生們帶著問題閱讀全篇課文,最后思考后進行交流。小學語文老師在小學生們思考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小學生們繪制出文中的捕食關系,拓展有關食物鏈的知識,給小學生們解決問題指出思考的方向。通過師生互動教學,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們進一步深入課文,認真思考,培養(yǎng)語文思維能力。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是老師的一言堂,小學生們只有被動聽講,接受小學語文老師的知識灌輸,很少有小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對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進行質疑。而這無疑是不利于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的,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注意通過互動培養(yǎng)小學生們的問題意識,給與小學生們質疑的機會,培養(yǎng)小學生們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最大的麥穗》一文時,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讓小學生們在自讀課文前思考問題:在一片麥田里如何找到一個最大的麥穗。小學生們有的會提出通過電腦掃描,有的會想到說全部收割后一一進行比較。然后小學語文老師再進一步細化問題,引導小學生們進入課文的情境中,讓小學生們思考在通過一片麥田的同時要怎么才能選取一個最大的麥穗。再小學生們閱讀完成后再引導小學生們思考蘇格拉底給出的道理就是正確的么?通過小學語文老師的引導,就會有小學生們提出質疑,只要注意選擇比同行的人選擇的麥穗大不是就可以了么?只有小學語文老師時刻注意引導小學生們不畏權威,敢于向任何人物質疑,才能夠提高小學生們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
小學生們在小學階段,雖然經歷了學前教育后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因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思維模式,所以無法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同時又因為小學語文知識點錯綜復雜,篇目凌亂沒有調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意分析每一篇語文課文本身的性質,明確其功能,幫助小學生們總結課文背后的理論知識,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例如,在教學《半截蠟燭》這篇課文時,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通過用多媒體播放戰(zhàn)時影視片段與小學生們互動對于戰(zhàn)爭的了解。然后引導小學生們尋找題目中的半截蠟燭在課文中的位置,接著再引導小學生們思考題目這樣設置的好處,最后總結有關題目的知識點。通過互動可以有效增加教師與學生在課上的交流,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夠幫助提升理論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利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以此來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