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巍華
(福建省華安縣華豐中學 福建 華安 363800)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分析,結合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各個要素進行對學生的教育指導,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中心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實現(xiàn)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教育。因此本文可以通過對足球文化的有效滲透,將各種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進行融入,促進學生對其中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1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的課程理念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對學生的學習和教育具有極大的影響,而在目前的初中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一味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要求學生不斷的進行課文知識點的背誦,不關心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況,使得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性受到壓制,沒有進行有效的思維活動,使得課程中的各種思想和情感不能夠觸動學生的心靈,足球文化在教學中的運用,也很難得到有效滲透。
1.2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單一枯燥。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們要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就需要不斷的進行課程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發(fā)揮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但是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很多地區(qū)的教學方式都沒有進行有效的改變,還是以過去的說教式為主,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課堂下進行聽講,然后就組織學生進行分段落背誦,沒有進行有效的策略改革,使得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培養(yǎng)。
2.1 轉變教師課堂觀念,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進行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培養(yǎng),需要及時轉變教師的課堂觀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進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進行足球文化的滲透,就需要改變過去教學中將關注點放在學生成績上的情況,積極進行對學生的多樣化的教學,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事物進行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課程內(nèi)容,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對各種道德法治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具體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各種品格和思想,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熏陶;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各種教學內(nèi)容進行轉換,以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學習和觀察,促進學生道德品格的培養(yǎng)。
2.2 結合實際生活案例,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進行對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就可以通過對教材內(nèi)容的分析與整理,結合足球文化中的具體內(nèi)容,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對其中課程的學習和探究,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指導,讓學生可以通過足球運動對各種道德品格和知識進行有效理解,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教育。
例如,在學習人教部編版初中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友誼與成長同行》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對足球運動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友誼的重要性,比如,學生們在進行足球運動時,只有同隊成員的積極配合,相互之間進行輔助,共同規(guī)劃足球計劃,才可以有效的進行比賽,提高足球比賽的成績。用足球方面的知識可以有效的拉近學生的認知距離,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交友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從而形成對友誼的深入認識,讓學生更加重視與朋友的友誼。
2.3 開展多媒體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進行對足球文化的深入,可以將足球文化有效的融入到道德與法治的內(nèi)容中,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部編版初中七年級課程中《“我”和“我們”》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足球運動中集體訓練的過程中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視頻回憶自己在足球運動中的各種表現(xiàn),讓學生通過觀察足球活動,知道自己也是集體中的一員,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愿意為集體做貢獻的體驗過程,促進學生集體觀念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