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丹
舉國體制和“體教結合”的發(fā)展,拓寬了我國競技體育的道路,雖然羽毛球運動進入高校的時間晚于其他體育運動,但由于中國羽毛球運動健兒的榜樣作用,推動了羽毛球運動的大力發(fā)展,使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招羽毛球特長生,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為學校及自己爭光。但高校羽毛球高水平運動員面臨著學習以及訓練的雙重任務,因此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運動隊的管理以及安排顯得尤為重要,教練則在其中發(fā)揮著主心骨的作用。不過長期以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教練都是學校選拔出來,由教師擔任,教師則承擔著教學及訓練的雙重壓力,因而探討高校高水平羽毛球教練員團隊的構建,對促進我國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的發(fā)展以及訓練模式的完善有積極作用。
據已有調查顯示,我國羽毛球教練員趨于年輕化;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性多余女性;業(yè)余及兼職教練比例高于專職教練;執(zhí)教年限較短并且本科學歷教練居多,訓練水平及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高校高水平羽毛球教練則為本校教師擔任,學校教學任務繁多,精力有限,較難提供一些有針對性訓練的方法以及對訓練理論的研究,導致訓練內容以及方法單一,賽事交流較少。這必將導致高校羽毛球高水平運動隊水平的下降,不利于我國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羽毛球的發(fā)展。
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都是通過考試或單招,入學后要兼顧學業(yè)以及訓練,調查顯示,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因外出比賽等原因很難保證滿課時,影響運動員對學習和訓練的權衡,出現 “學訓”矛盾,也是“體教結合”的問題之一;也有相當一部分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認為自己進入高校后,達到了多年訓練的目的,對接下來的訓練多抱消極態(tài)度,懈怠散漫,體能以及技術開始走下坡路,沒有運動成績,漸漸對羽毛球失去了信心和興趣。這對學校羽毛球的發(fā)展以及大學生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的水平有著巨大的考驗。
由于羽毛球運動不同于其他集體形式的運動,其運動成績與自身的水平緊密相關,加之我國教練員以及運動員的現狀,積極探討教練員團隊的構建,對打破已有高校羽毛球教練以及運動員的僵局,推動學校羽毛球運動乃至國家體育的發(fā)展有長遠的影響。
學校體育不同社會體育,是以在校學生為主體,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體育教育過程。因此高校高水平羽毛球教練員團隊的構建完全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勢,模仿國家羽毛球隊復合型教練團隊,并結合學校羽毛球的特點,將有這方面特長的學生作為總教練(即老師)的助理教練、體能教練、科研方面的人員,分別針對性的提出自己所分管指責內的訓練計劃;而這些學生則作為社會實踐,包括在所修學分內。
總教練負責制定整個大的訓練及比賽計劃,提供總訓練大綱,并將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根據學生教練員的總人數合理分組,相當于進行一對一模式的訓練模式;助理教練則負責根據總訓練大綱提供每次的訓練計劃;體能教練則根據羽毛球隊體能現實水平提供體能訓練計劃,以期針對性對體能進行提高;科研人員則根據訓練計劃在訓練(包括體能訓練時)和比賽時進行總記錄匯總,用數據來反映每名運動員各方面的情況,并對每名運動員給出針對性意見。
在訓練以及比賽時,學生教練在訓練上給予自己所負責的運動員相應的建議以及指導,并觀察以及記錄其各方面數據,最后交與科研人員,科研人員以周和月為單位匯總每名運動員各方面數據以及反應的情況反饋給總教練,總教練則對助理教練以及體能教練提供更為可行的訓練意見。
主教練的原本職責不變,現作為整個教練團隊的領導者,團隊的獎懲機制、考核機制、管理機制、保障機制均與學生商量后進行發(fā)行,學生教練受其約束以及總指導,民主但不缺乏管理,團隊各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形成具有較強凝聚力的教練員團隊。
通過第二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對各高校羽毛球高水平運動員進行調查,總共調查了來自全國各地羽毛球運動員各100名,調查表明, 76%以上的隊員覺得在學校羽毛球訓練時不被重視,訓練以及比賽時缺乏關注,訓練方式單一,對訓練抱著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還有13%的同學認為練羽毛球就是為了考學校,既已達成目標則沒必要繼續(xù)嚴格要求的訓練;余下同學則覺得訓練時自己好好練就可以,其他都是外在因素。大部分隊員認為教練是影響其羽毛球訓練及比賽的主要因素,并且渴望得到更多針對性的關注。
高校學生是中國未來的中堅力量,肩負著中國走向強大的重任。但已有研究顯示,高校學生普遍缺乏缺乏自主學習及管理能力,課堂成了放牧場;考試作弊盛行;戀愛以及游戲成為整個學習生涯的主要部分,尤其各類體育院校,幾乎成為一所青年療養(yǎng)院。根據我國高校的學分制制度,羽毛球教練團隊的構建,通過社會實踐的方式,讓有這方面特長或興趣的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學習積極相關方面的知識,發(fā)揮出每個人的優(yōu)勢,使其找到歸屬感,自主學習,以及產生自我肯定。
羽毛球教練團隊的構建,將教師的羽毛球訓練任務進行細化,能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使得其更專注進行總訓練計劃制定,研究更適合自己隊員的訓練方式,而計劃的完成及完善則通過學生教練進行。
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運動隊作為學校體育的一部分,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與之緊密聯(lián)系。羽毛球教練團隊的構建,可使運動員訓練興趣大幅度提高,使高校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學分,使教師的教學任務進行細化,教學質量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通過對羽毛球教練、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學生現狀的研究,結合學校體育的優(yōu)劣勢,探討學校競技羽毛球教練員團隊的構建可行性,有優(yōu)點當然避免不了會有不足,如學生教練會存在“賺”學分的心理,對自己成員以及任務沒有一種責任意識;羽毛球運動員認為自己水平比學生教練高而不聽取其在訓練以及比賽時給出的建議;教師與運動員少了直接的傳教等。但只要盡可能將這些不足進行完善,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運動隊教練團隊的構建則會是一種新型推動學校體育,以及學校競技羽毛球運動發(fā)展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