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莊“總統(tǒng)府”是當地人的一種比喻。那套房子建于民國,建于1921年,建筑風格中西合璧,以中為主。民國時的民國風格建筑是“總統(tǒng)府”昵稱的起因之一,民國才有了總統(tǒng)。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在當村屬于異類的獨領風騷的最好房子,氣魄最大。三層屋宇兩進院落,層層抬升又不顯眼,后院與大門間的地面高度相差3米多,規(guī)模宏大而氣派。被稱為“總統(tǒng)府”,是在村人的視野中唯此不能表達對它的感慨,京城來的人看了也不覺牽強,把它放到北京城里,它也不會遜色。
門口有塊門頭溝區(qū)文物保護牌子,寫明是八路軍、宋鄧支隊會師地舊址。其上還有一塊牌子: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無論是從它的歷史地位、歷史作用,無論從它的文物價值還是從它的建筑藝術價值,誰都想認真地轉一轉看一看。
1 弧形券額上的磚雕。
2 村里的老房子。
3 今日的“總統(tǒng)府”院。
門洞門道開在南房中間,這是坐北朝南的建筑。但此南房不是倒座房,窗不像北京的四合院南房那樣開得很小或干脆沒有,門的位置也一反北京四合院傳統(tǒng)。那門為女墻式,石砌的幾層臺階通上去才是門框和門,門在臺上。門有門軸卻無連門枕的門墩兒,門道較長,兩側開屋門,出了門道才是四合院,而且沒影壁。據說這種門結構是西洋式,弧形券額上有一對磚雕的獅子,兩獅之間正中位置磚雕圖案像西洋鐘形,但細看圖案卻不是鐘,是花卉,與兩獅的雕刻風格不符,顏色也白也淺,像是換過,并非原物。國人的觀念與洋人不同,認為門上掛鐘不吉祥吧?后人給改了。里里外外,券門洞券窗均用青磚發(fā)券。全部墻面都是磨磚對縫的。廂房弧形門窗的券頭兩端有龍頭裝飾,得細看,不細看就被忽略了。那是凸出的額雕。正房的券門券窗卻沒有這樣的磚雕,次繁主簡,不知何故。建筑均為硬山皮條脊,板瓦合瓦。院中心一條石甬道,甬道兩旁地面鋪方磚。二進院門為穿堂門洞。整套院落大氣、素雅中求變化,奢華得內斂、含蓄。原房主是留過洋的官僚紳士還是財主居然已不可考。1949年后這里由鄉(xiāng)政府所用,也做過小學校,生產大隊也曾在這里辦過公。
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部舊址陳列館主展館在最里層,也就是四合院習稱的后罩房,幾間屋是打通的,成了一個大廳。迎門筑紅旗雕塑,其上書“平西抗戰(zhàn)鐵流”和“前言”。
展陳從中國工農紅軍開始講起,一一細讀下來,我們發(fā)現所涉及的紅軍史、八路軍史都能看到宋時輪和鄧華的名字。所選軍史是有針對性的。
宋時輪擔任過紅28軍軍長,八路軍第120師358旅716團團長、雁北支隊支隊長。雁北支隊支隊長是他在杜家莊會師前的職務。
鄧華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擔任過紅一師和紅二師的政治委員,參加過直羅鎮(zhèn)、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zhàn)役??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擔任過115師獨立團政治委員、冀察冀軍區(qū)第一分區(qū)政治委員、平西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4 老房子把我們帶回到歷史深處。
1 文化墻。
陳列館中有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傅鐘簽署的關于成立第四縱隊開辟冀熱察根據地的指示。指示要求賀龍、蕭克、關向應轉時輪同志,聶榮臻轉鄧華同志:宋、鄧兩支隊在平張段鐵道南北地區(qū)會合后,組成第三(四)縱隊,以時輪為司令員、鄧華為政治委員,指揮七、八兩支隊。原鄧華支隊改為第七支隊,原宋時輪支隊改為第八支隊。到達冀東后,該區(qū)游擊隊統(tǒng)歸指揮。該縱隊任務:進據冀東、熱南、察東北創(chuàng)建抗日根據地,用一切努力爭取偽軍反正與瓦解,擴大本身,及與遼熱一帶義勇軍呼應配合行動,以至聯絡傳達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及配合津浦、平漢各路作戰(zhàn)。為順利完成上述總的任務,首先應以懷柔、密云、平谷、三河、順義為中心,發(fā)動與組織群眾,向平綏與北寧路發(fā)展。
此指示的時間是1938年5月14日。同年5月,宋鄧支隊勝利會師于杜家莊,八路軍晉察冀軍區(qū)第四縱隊誕生。
杜家莊在寬闊的河谷里,傍清水河呈月牙形,也喻為船形。四周群山連綿,奇峰疊翠。5000人的隊伍是否都集結在杜家莊,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僅司令部設在這村,當時的動靜也不會小。
八路軍第四縱隊軍歌響徹峽谷。那歌詞是宋時輪司令員寫的:戰(zhàn)火連天響,戰(zhàn)號頻吹,決戰(zhàn)在今朝。我們抗日的先鋒軍,英勇武裝上前線,用我們的刺刀、槍炮、頭顱和熱血,嗨!用我們的刺刀、槍炮、頭顱和熱血,堅決與敵人決死戰(zhàn)。保衛(wèi)華北,收復東北,統(tǒng)一我中華。我們中華民族好男兒們,英勇武裝上前線,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強盜出中國,嘿!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強盜出中國,多打勝仗立功勛。
1938年6月,第四縱隊從青白口渡河,分南北兩路向冀東挺進。他們沿途攻城拔寨,克昌平,下永寧,奪四海,縱馬揮戈,長驅數百里,殲敵千余人,及時支持了冀東20萬人民的大起義。
第四縱隊又回師平西,在平西四處出擊,先后奪回了小龍門、杜家莊、青白口、馬欄村,在江水河村消滅了與人民為敵的民團董久吉部,消滅了日軍建立的維持會和親日的土匪武裝,收復和重組了抗日根據地的黨政機構。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委派蕭克來平西,在清水召開了會議。第四縱隊建制撤銷,冀熱察挺進軍成立,骨干部隊還是宋、鄧率領的部隊。
杜家莊留下了滾滾鐵流的赤紅印記,見證了八路軍第四縱隊的戰(zhàn)斗歷程。
2“總統(tǒng)府”大門。
3 第四縱隊紀念館展品。
4 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5“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演出。
我喜歡逛古村,喜歡逛歷史文化厚重的古村。老門樓,老影壁,老屋老墻,刻錄著歲月印痕,也袒露著文化的流變。杜家莊的村民是熱情的,看你是個游客,對老房老院有興趣,他們張羅著你看,還緊著往屋里讓,告訴你村中還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去轉一轉,拍拍照。我視之為八路軍開辟的老革命根據地的遺風,光榮傳統(tǒng)。由不得就又浮現出在展館中覽獲的抗日時期的場景和印象。
陳列館有五個展室,大門洞和二門洞兩側的房間都是展室,講述杜家莊村的抗戰(zhàn)往事。為八路軍做軍鞋、在村邊慰問轉戰(zhàn)的八路軍子弟兵、送糧上前線、救護傷員、與子弟兵同勞動同生產同建設、青年人踴躍報名參加八路軍的歷史畫面都是感人肺腑的。還有對敵斗爭故事:破壞道路、割電線、埋地雷、里應外合策動偽軍反正、組織“打狗隊”……
看抗日電視連續(xù)劇,很多情節(jié)以為是瞎編的,哪會有那么精彩生動?看了打“狗”隊打“狗”的故事就不會那么想了。1940年,中共地下宛平縣正式成立了公安局,杜家莊村的王再田時任公安局派駐齋堂川的特派員。當時由王再田組織成立了一個專門對付日本漢奸、特務的手搶隊。手搶隊人不多,七八個人,但名聲越來越大。他們人人有手槍、匕首、法繩,漢奸們只要干了壞事兒,等不到第二天晚上就被他們給收拾了。老百姓都管他們叫“打狗隊”。
策動偽軍反正的故事鼓舞人心。日偽據點里有地下黨員,在偽軍中積極發(fā)展策反對象,讓偽軍班長和一些偽軍成為我黨在崗樓里的耳目。1942年春,據點村黨支部秘密召開會議,區(qū)委書記到會并做出指示。會后約出崗樓里的地下黨員,秘密商量了內外策應、拉出偽軍反正的具體行動時間、步驟、聯絡暗號,縣大隊到據點周圍接應,神不知鬼不覺拉出反正偽軍20多人,帶出盒子槍1支、三八大蓋步槍19支,弄得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整天提心吊膽,駐防的日軍也調換了……
杜家莊的抗日對敵斗爭,證明人民的發(fā)動和參與,才使紅色鐵流洶涌澎湃。
站在陳列館的紅色黨旗下,滾滾鐵流在胸中奔涌。
在杜家莊是能看到紅色演出的。
TIPS
·地址:門頭溝區(qū)清水鎮(zhèn)杜家莊村
·交通:自駕車沿109國道向清水方向行駛至110公里處即是
·特產:核桃、杏核、山茶葉、山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