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宇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處武陵山區(qū),居烏江下游,是重慶市唯一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去了當地幾個有代表性的地點進行地理研學。
一、蚩尤九黎城
通過導游的講解,了解到蚩尤九黎城是中國最大的苗族傳統(tǒng)建筑群,主要建筑有九道門、九黎宮、九黎神柱、苗戲樓、蚩尤大殿、九黎遁道等(圖1)。九黎宮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吊腳樓建筑體,依山而建,有效緩解山地這一不利因素。它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建筑體,最奇特的是樓中樓閣與樓中殿堂建筑集群,讓人不禁感嘆苗族祖先的智慧。
結合當天的游覽體驗,我們對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進行了探討,例如,影響當地旅游業(yè)的因素,我們認為交通、基礎設施、服務品質、宣傳力度等會影響游客的消費欲望。緊接著討論了發(fā)展旅游業(yè)對當地的影響,如促進產業(yè)轉變,大多數人會放棄祖祖輩輩從事的農耕業(yè)而轉身投入到旅游業(yè)當中,這有利于帶動當地的經濟發(fā)展,達到脫貧致富的目標。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伴隨著旅游業(yè)的興旺,人們可能會為了迎合游客需求而丟棄當地特色。如當地的苗族人大部分已漢化,傳承下來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已經很少,這就是旅游業(yè)帶來的文化沖擊。另外對環(huán)境的破壞仍是一個較嚴重的問題,這啟示我們要合理開發(fā)自然地理環(huán)境。
二、阿依河
阿依河地處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苗家人把善良、美麗、聰慧的女子稱為“嬌阿依”,阿依河因此得名。阿依河景區(qū)融山、水、林、泉、峽于一體,集雄、奇、險、幽于一身(圖2)。
這里是典型的峽谷地貌,主要由河流下蝕作用形成。在狹窄的峽谷河漫灘處,我們學會了辨別河流凹岸和凸岸。在彎曲河段處,因受離心力的影響,河流凹岸水流量大,流速快,侵蝕能力強,河道較深;凸岸水量小,流速較慢,泥沙容易在凸岸沉積,河道較淺。如果是平直河道,則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右岸易受侵蝕而成為凹岸,南半球則是左岸易受侵蝕而成為凹岸。但不管該河位于哪個半球,河流都將因為離心力以及巖性差異而沖刷凹岸,使河流曲流的彎曲度越來越大。這在航運上有一定運用,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應將碼頭建在凹岸處,因為凹岸處水深,泥沙淤泥少。在老師的提醒下,我們還注意到兩岸的巖石,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為沉積巖,巖石呈傾斜狀,說明這里曾有地殼運動,它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三、青龍洞
青龍洞環(huán)線全長1.5km,洞內化學沉積形態(tài)極其豐富,石鐘乳、石花、石筍、石幔、石旗、邊石壩等景觀分布密集、數量多,在國內洞穴中首屈一指,被譽為“地下地質博物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圖3)。
進入洞內,各種形態(tài)的鐘乳石映入眼簾,鐘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在石灰?guī)r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guī)r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于水分蒸發(fā)、二氧化碳溢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為了保護鐘乳石這一奇特的景觀,游客禁止觸摸鐘乳石。
四、摩圍山
彭水摩圍山峰巒疊嶂、峽谷縱橫,除有石林、絕壁、天坑、地縫、溶洞等地質奇觀外,兼有漫山云霧、日出日落等天象景觀和古樹參天、千里碧海等森林景觀。海拔1 300m,這里生長的都是高大的松樹,是典型的針葉林(圖4)。這里的土壤有明顯的兩種顏色,上層偏深,下層偏淺,這是因為上層有各種枯枝落葉經微生物腐爛后成為土壤的腐殖質,增加土壤肥力。
在此次的地理研學活動中,我們學會把書本上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體會到了地理的趣味,在老師的拓展中,也學到了許多關于地理的知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作者單位:重慶市廣益中學校高2021級4班(4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