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在社會大眾精神文化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音樂劇在兒童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將其創(chuàng)新融入兒童教育領域是當前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教育課題之一。本文基于兒童的認知特點,在明確兒童音樂劇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創(chuàng)設策略,旨在不斷提升兒童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兒童認知 兒童音樂劇 創(chuàng)設策略
在素質教育理念廣泛普及的背景下,兒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中,兒童音樂劇作為一種集舞蹈和音樂為一體的新型表現形式非常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對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提升其手足協(xié)調能力與表演能力,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基于此,如何在兒童教育中創(chuàng)設兒童音樂劇是當下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教育課題之一。
一、兒童的認知特點分析
兒童的學習與發(fā)展區(qū)別于成人的認知特征,因此,符合兒童認知特征的兒童認知策略是當前兒童教育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策略。具體是立足于兒童的認知過程,通過抓住其區(qū)別于成人認知過程的一些特征,有效控制兒童的認知行為,旨在有效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質量與效率,這是貫徹兒童創(chuàng)新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兒童認知的發(fā)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其一,目標定向性。對兒童而言,其各種行為本身具有固有、特定的認知目標,是在特定目標的指引下進行的。但目標與行為二者并非始終保持一致性,具體表現為相同認知目標下,兒童會產生不同的認知行為,同時,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會產生差異化的認知行為。其二,意識和意向性特征。如果兒童本身具有使用策略及使用何種策略的認知意識,那么其更有利于控制自己的認知行為。其三,連續(xù)性與漸進性。兒童的認知策略并非天生的,而是隨著其年齡、生活閱歷和學習經歷的增加而逐步獲得的。其四,層次性。兒童的認知策略結構可以分成宏觀策略、微觀策略和中心策略幾個層次,且其中的中心策略又與兒童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與路徑等緊密聯(lián)系,這些都是促進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
二、兒童音樂劇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釋放兒童玩游戲的天性
游戲作為一種深受兒童青睞且符合其認知特點的活動方式,是兒童的一種基本心理特征??梢哉f,游戲本來就是兒童的天性。兒童通過參與游戲,有利于釋放其愛玩游戲的天性,使其更容易、更真實地對周圍世界形成正確的認知,而兒童音樂劇本身就是一類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特征與規(guī)律的游戲方式。此外,通過指導兒童參與兒童音樂劇,可以活躍兒童教學活動的氣氛,拉近兒童之間的距離,打破陌生、拘謹的游戲局面,使兒童切實體會和享受到兒童音樂劇的樂趣,更有利于釋放其愛玩游戲的天性。
(二)有利于滿足兒童情感表達的需求
兒童音樂劇的種類眾多,內容與情感豐富。通過開展兒童音樂劇,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向兒童滲透一些良好的情感與思想。比如,在《三只小豬》中,通過指導兒童分別扮演小豬、豬媽媽等角色,可以使兒童大膽地表達自己對豬媽媽的愛,這樣可以引發(fā)兒童的情感共鳴,促使他們向自己的媽媽表達愛意,這樣就可以利用兒童音樂劇來升華親子情感,增進他們表達情感的能力。此外,兒童音樂劇的開展,有利于使兒童更好地體會和感受到喜、怒、哀、樂等不同情感,從而滿足兒童多樣化的情感表達需求,提升他們的情感表達能力。
(三)有利于增進兒童社交表達能力
社交是兒童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同時,兒童的一大天性就是渴望被群體認可和接受。特別是對3歲左右的兒童而言,其已經開始萌發(fā)對社會交往的需求,內心渴望與小伙伴一塊玩耍,并非常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同。在發(fā)展到幼兒園及小學教育階段后,兒童會因為長期的班集體生活而逐步形成小團體意識。但此時這些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求解能力等社交能力還相對較弱,所以,如何增進和發(fā)展兒童的社交表達能力是當前一個重要的教育課題。通過指導兒童觀賞和參與兒童音樂劇,可以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社交平臺,如組織兒童一塊觀賞和討論兒童音樂劇劇情;或者讓他們共同參與兒童音樂劇表演的過程中互幫互助,這樣更容易使他們結下深厚的友誼,提高他們的社交表達能力。
(四)有利于促進兒童認知世界的發(fā)展
兒童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尤其是在面對未知的世界或事物時常常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通過兒童音樂劇的開展,可以為兒童了解和認識世界提供一個全新的路徑。比如通過兒童音樂劇,可以使兒童深切感受到其中有關音樂、舞臺、樂器和歌唱等方面的知識;或者學習到有關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又或者透過兒童音樂劇來拓展他們的知識面,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和基本準則,這能夠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此外,透過兒童音樂劇也有利于促進兒童審美能力的發(fā)展,如通過觀察和參與兒童音樂劇,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滋養(yǎng)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切實體會到文學、情感、形體表演、舞臺布置以及聲樂等諸多方面的“美”,對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基于兒童認知特征的兒童音樂劇的創(chuàng)設策略
(一)基于兒童認知特點,精選兒童音樂劇的主題
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具有目標定向性,所以,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兒童音樂劇的教育作用,就必須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與教育需求,選擇一些主題內容恰當的兒童音樂劇,如要強調良好道德思想與價值理念的滲透,結合兒童的日常生活需求,使兒童可以在參與兒童音樂劇的過程切實體驗到生活百態(tài)與百味人生。在創(chuàng)設兒童音樂劇內容期間,除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與認知特點外,還要結合兒童當前尚缺乏的一些思想道德品質和育兒需求等,對兒童音樂劇的內容進行科學改編,力求可以有效促進兒童綜合素質的提升。
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兒童的思想道德品質,可以為兒童創(chuàng)作《小青蛙找媽媽》這一兒童音樂劇,其中尤其要重點提出:“一只小青蛙在陪媽媽外出散步的時候和媽媽走散了,這時候它該怎么辦呢?如果你是這只迷路的小青蛙,你會哇哇大哭還是會想辦法尋求幫助?如果向別人尋求幫助,你該如何向別人表述自己遇到的困難?其間應該運用何種表情和語氣?你該怎樣向那些人尋求幫助呢?”在這些問題的啟發(fā)下,可以指導兒童相互溝通和交流,使他們能夠大膽地在講臺上進行表演,這樣有助于兒童快速投入到自己表演的角色中。他們在表演中沒有哇哇大哭,而是冷靜地去找警察,告訴他們自己迷路了以及自己的媽媽是誰。通過這種兒童音樂劇的表演活動,可以有效激發(fā)兒童參與表演的興趣,潛移默化中滲透了良好的德育教育理念。
(二)基于兒童認知特點,融合音樂劇與教學內容
對兒童音樂劇而言,其本身要在順應兒童認知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有機融合音樂劇,力求通過精心設計的兒童音樂劇內容與形式來啟發(fā)兒童的思維,尤其是要著重凸顯兒童的主體地位。比如在兒童音樂劇劇本選擇中,要盡可能地以短小、簡單且兒童比較熟悉的音樂背景為主,并結合兒童的興趣愛好來科學地編寫劇本,之后要結合兒童角色進行合理劃分,如道具組、舞蹈表演組、音樂表演組與后勤組等,力求確保兒童音樂劇可以順利開展。
在選擇兒童音樂劇的背景樂時,可以選用《小烏鴉愛媽媽》《小紅帽》等一些題材,它們具有很強的故事性與趣味性,非常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參與兒童音樂劇表演的興趣。然后,可以組織兒童一同修改兒童音樂劇的劇本,使他們可以更好地接受、理解與認可這些兒童音樂劇的劇本內容,配合兒童音樂劇表演人員的合理劃分更有利于兒童音樂劇的開展。在對音樂歌詞進行改編時,要注意考慮兒童音樂劇的劇情需求,同時還可以指導兒童親自動手來制作兒童音樂劇所需要的各種道具,使其更加符合兒童教育的需求,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兒童音樂劇的教育價值。
(三)基于兒童認知特點,加強音樂劇的指導
兒童認知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與漸進性的特征,因此,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給予不同的教學指導方式方法。針對那些年齡比較小的兒童而言,由于他們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在實際的兒童音樂劇開展過程中可能無法順利開展音樂劇活動,又或者會因為兒童音樂劇的開展過程比較快,兒童無法切實體會和感受到其中包含的深刻的德育教育理念與思想,所以,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兒童音樂劇在育兒方面的積極作用,就必須注意加強對兒童音樂劇的指導。例如在《夜鶯》這一兒童音樂劇中,可以指導兒童分別扮演這個音樂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之后按照改編后的劇情來進行舞蹈表演,其間教師要注意糾正和指導不同兒童對相應角色的理解與認識,力求使他們切實體會和感受到這些角色代表的善良和正直等良好道德素養(yǎng)。如果某個兒童在音樂劇表演中存在表演不到位的問題,要及時加以指導,以確保兒童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對表演的角色形成正確的認知,使他們通過參與兒童表演劇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思想熏陶,使他們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音樂劇在兒童教育中的有效滲透,有利于釋放兒童玩游戲的天性,滿足兒童的情感表達需求,增進兒童社交表達能力和促進兒童認知世界的能力。為了順利地開展兒童音樂劇,要注意基于兒童的認知特點,精選兒童音樂劇的主題,將音樂劇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加強音樂劇的指導,力求不斷提升兒童音樂劇的育兒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軍龍.在幼兒園中開展兒童音樂劇的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2019(42).
[2]玉妮.對現實題材兒童劇創(chuàng)作的幾點思考——兒童音樂劇《月亮上的媽媽》評析[J].歌海,2019(32).
[3]翁一獻.巧用流行歌曲,展現兒童音樂劇魅力[J].基礎教育論,2019(09).
[4]任煒偉.淺議幼兒教育中兒童音樂劇的應用[J].神州,2019(23).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兒童音樂劇培育兒童健康心理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8SJA1972 )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彭蘇楠,女,本科,徐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二胡演奏與教學、音樂理論)(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