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新 裴文嬌
句容市華陽街道黨工委探索基層“黨建+文化”模式,推動文化與黨建深度融合、互促并進,抓平臺搭建、抓活動開展、抓精準服務,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
句容市華陽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基層“黨建+文化”模式,充分發(fā)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作用,推動文化與黨建深度融合、互促并進,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zhì)量。
每到周二下午,華陽街道城上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樂聲悠揚,王世玉和老伙計們聚集在這里吹拉彈唱?!耙驗椴疬w在外漂流了5年。今年3月,黨群服務中心開放,配有專門的活動室、演出廳等場地,讓我們有了安排精神生活的‘一畝三分地’?!蹦壳?,已建立黨群服務中心6個,擁有黨建文化廣場、黨建文化長廊、為民服務大廳、黨建書吧、黨員大會議室、活動室等。在“標配”之外,各個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又各顯特色。搭建的“鄉(xiāng)親茶館”“百姓長廊”等民主議事平臺,架起了黨群“連心橋”;“華陽講堂”“紅色讀書會”“老黨員講紅色故事”等理論講習活動的開展,讓黨員群眾感到黨組織就在身邊。
“元宵節(jié)可熱鬧啦,元宵晚會都辦到了家門口?!比A陽街道楊家巷村民王華說。走進華陽市民廣場,可以看到秦淮花燈式樣多多,道路兩旁系掛的燈謎讓人駐足。廣場內(nèi),鑼鼓喧天、張燈結(jié)彩、人流如織,各村文藝表演隊齊聚于此。開場的腰鼓齊舞、民歌對唱、二人轉(zhuǎn)、黃梅戲、大合唱等表演,引得現(xiàn)場群眾一片叫好。
為倡導文明新風,提升道德素養(yǎng),改善社會風氣,華陽街道設(shè)立了“鄰里和諧”“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等主題道德講堂54家,舉辦傳統(tǒng)佳節(jié)晚會、文明祭祀等活動24場,推進“立家規(guī)、樹家風、傳家訓”活動,黨員群眾參與近萬人次,促進了鄉(xiāng)村新風尚的形成?!靶垱]事過來幫我收拾屋子,陪我聊聊天,讓我感到很開心、不寂寞?!钡玫綆椭P(guān)懷的胡大爺豎起了大拇指。“我退休后,主要在家?guī)O子,后來孩子上學,平日里也就沒啥事了,真的覺得很孤單。”華陽街道北陽門社區(qū)的張阿姨感慨地說,“后來社區(qū)干部鼓勵我參與一些志愿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別人,自己也收獲了很多?!?/p>
華陽街道將“創(chuàng)服務、貼群眾”作為推進志愿文化的核心理念,針對群眾的需求,組建理論宣講、教育培訓5支專業(yè)化志愿服務隊,開展進村進社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義診、健康知識講座、免費體檢、普法送法等活動40余次。圍繞弱勢群體,開展“公益小天使”“圓夢行動”、公益救助困難婦女、關(guān)愛殘疾人、照顧孤寡老人等活動,受到幫扶人員達180余人次。全面推進志愿招募制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務積分、回饋等激勵保障制度,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在華陽街道下甸村,陳柏華是知名度很高的“能人鄉(xiāng)賢”,其制作的秦淮花燈被列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他積極幫助困難婦女就業(yè),帶動群眾脫貧致富。黨員戴之農(nóng),堅持先富帶后富,目前已發(fā)展大棚草莓400多畝、棚架葡萄600多畝,注冊了“華甸”商標,年增收益1000多萬元?;鶎痈刹看黠@根,從事調(diào)解工作30余年,直接負責和參與的各類調(diào)解工作達200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