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數字藝術與界面設計中透明度及反射率研究

      2019-11-23 12:37:12鄭園
      藝術科技 2019年12期
      關鍵詞:數字藝術界面設計透明度

      摘 要: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美學的基本原理,數字藝術與界面設計作為新興的藝術形式也如此。本文基于數字藝術與界面設計,探討和闡述了透明度和反射率,探索了這兩種美學原理之間的差異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通過對交互裝置實驗藝術《木制鏡子》的闡述和分析,從一個新的角度探索透明度和反射率之間的關系,旨在說明這兩種美學原理在設計語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關鍵詞:數字藝術;界面設計;透明度;反射率

      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許多數字藝術家明確地把數字技術作為展示他們藝術的手段或主題。數字藝術作為一種反思技術和設計美學的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這種藝術為一般計算機系統(tǒng)的設計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展示空間。筆者認為研究交互設計美學時,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內部”和“外部”,即代碼和接口。對某些人來說,代碼本身就是一個審美對象,而審美計算是研究使編程本身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原則,與傳統(tǒng)藝術品一樣,計算機程序也可以優(yōu)雅而富有表現力。編程語言和腳本語言可以構成表達的媒介或材料,就像黏土、石頭或畫布上的油畫一樣,它們既約束了藝術家的表達能力,又使藝術表達成為可能。這一觀點可以追溯到數學本身具有美學維度的更古老的概念中。Ars Electronica(奧地利電子藝術節(jié))作為最著名的反復舉辦數字藝術博覽會的藝術節(jié),在2003年的藝術節(jié)上專門探討了這一觀點,主題是“代碼:我們這個時代的語言”。程序在為用戶提供體驗的過程中,普通用戶看不到代碼,也感覺不到代碼的存在,所以他們沒有機會欣賞這個類型的美學。用戶看到的和與之交互的東西被定義為接口,通過接口來完成對程序的體驗。而一個程序是否美觀或有意義,幾乎完全取決于它的界面。

      支持代碼視圖的人發(fā)展出一種形式主義美學,因為計算機語言是嚴格形式化的表達系統(tǒng),而這種系統(tǒng)美學價值似乎在于對代碼的優(yōu)雅處理。只有程序員或設計人員能夠欣賞代碼的美感。喜歡界面視圖的人可能會采用更實用或更流行的美學,即用戶的眼睛能看到的、能觸碰到的界面是美的。將美學原則應用到界面設計中,不僅是為了讓界面“更漂亮”,更是為了在用戶和應用程序之間建立更有效的關系。許多數字藝術家的作品關注的是觀眾或用戶理解界面中呈現的視覺和計算對象的操作方式,以及與這些對象交互的過程。這些藝術家正在探索人機交互研究所稱的用戶的“心理模型”或人文社區(qū)所稱的“認識論”,即用戶了解界面內容的方式。

      1 數字藝術與界面設計

      數字藝術的實踐產生于傳統(tǒng)的表演和裝置藝術,而這些傳統(tǒng)本身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它還與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科學密切相關,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SIGGRAPH(Special Interest Group for Computer GRAPHICS,計算機圖形圖像特別興趣小組)會議上出現的藝術畫廊可以看出這一點。SIGGRAPH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最重要的計算機圖形學和界面設計新形勢研究會議,也是數字娛樂產業(yè)的一個重要貿易展會。通過將藝術納入SIGGRAPH會議,計算機圖形學正在承認藝術在其計算機領域的重要性。數字藝術不是純粹的表達,浪漫主義的概念不適用于數字藝術。大多數數字藝術家關心的是他們的作品被接受和詮釋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交互式數字藝術是最根本的界面設計,它可以檢查數字技術如何給用戶提供最純粹的形式,因為用戶在接觸一件藝術品時,對這件作品應該如何發(fā)揮作用只有一些先入之見,而沒有期望這件作品能夠滿足任何實際需求。SIGGRAPH美術館是數字藝術在新世紀的開端。

      2 木制鏡子實驗

      2000年SIGGRAPH展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丹尼爾·羅津(Daniel Rozin)的木制鏡子。木鏡由一個八角形邊框及830塊小木片組成,看起來就像拼字游戲中使用的計數器,每片小木片都有一個單獨的電機來控制,電機可以控制木片向前或向后傾斜。被打磨后涂刷油漆的木片,類似于瓷磚一樣表面光滑(如圖1)。當體驗者站到木鏡前時,安裝在木片縫隙的攝像頭會拍攝其圖像,然后將信息傳送給計算機。收到數字圖像信息后,計算機根據工程師預先編制的程序自動控制木片背后的電機,使每個木片傾斜角度發(fā)生變化,木鏡明暗光線出現不同的反射率,從而在木鏡表面創(chuàng)建出一個非常粗糙的體驗者頭像的形象(如圖2)。木頭的非反射表面能夠反射圖像,是因為它們向光源傾斜或遠離光源時,電腦會控制它們反射不同的數量的光,一片木片里反射的影像是極小的,而通過大量不同角度的木片反射光線,傳達出一幅完整的圖畫。這幅圖畫對于計算機來說,需要在物理世界中創(chuàng)造出無數個字符才能完成。木鏡有最簡單的可能的界面,當一個體驗者移動到攝像機的視野中,幾秒鐘后,鏡框內木片開始緩慢地移動,它們重新排列、反射出體驗者的圖像。當體驗者移動她的頭發(fā)或舉起一只手臂,鏡框內木片會在幾秒鐘內自我調整。在畫廊里,那些經過木鏡的人很容易被吸引到它的軌道上。他們看著其他人把自己的形象映射到木片上,然后輪到自己成為體驗者,觀眾和界面之間迅速建立起一種有趣的關系。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木鏡的操作很簡單。木鏡是一個多層次的藝術作品,這是一種形式的表征實驗,甚至是格式塔心理學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把木鏡看作對數字界面本質的一種探索,把界面看作一面鏡子,把體驗者反映出來。傳統(tǒng)的鍍銀鏡子看起來是透明的,是一扇通向另一個世界的窗戶,而木鏡就暗示了一個不透明圖像的反語,它要求體驗者在鏡子中找到自己。傳統(tǒng)鏡子沒有運動部件,可以瞬間反射。然而實驗中的木制鏡子是數字與模擬、虛擬與物理的結合,它讓體驗者切身感受到構成圖像的全部過程。

      木鏡顯示了用戶界面如何在至少兩種意義上得到反映,它將用戶反映在它的“屏幕”上。用戶看到的不是界面之外的東西,而是自己的粗糙形象。此外,它使用戶反思數字和模擬結合在一起的過程,以及它與界面的關系。木制鏡子突出了一種美學上的對比,這種對比在很多數碼藝術中都很常見,即透明度和反射率之間的對比。

      3 透明度和反射率

      數碼藝術家不是唯一探索界面反射率的人群。計算機領域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對各種形式的混合現實(MR)的研究,包括無處不在的計算機以及將計算機生成的信息投射到物理表面的系統(tǒng)。大多數當代數字藝術可以說是MR的翻版,都是在物理空間中展現虛擬信息。一些泛在計算領域的研究人員仍然在追求透明度,他們試圖將計算機嵌入環(huán)境,讓用戶看不到它們。很常見的情況是,MR應用程序采用反射接口。雖然用戶接收的數字信息往往被覆蓋或混合在其物理環(huán)境中,但我們仍然能夠區(qū)分物理和虛擬。對其需要做出區(qū)分,以便我們利用虛擬信息的流動性和響應性。此外,MR應用程序通常是反射美學的產物,因為它們將應用程序置于用戶的物理和現實世界中,鼓勵用戶反思自己的背景,并經常在使用界面時與同事進行交互。

      4 透明度和反射率的節(jié)奏

      筆者描述了兩種美學,透明度和反射率,并認為數字藝術探索了后者。在這里筆者必須強調,透明度并不是一種糟糕的審美或設計策略,而是只有當透明度被視為界面設計的唯一目標時才會出現問題,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可能忽略了用戶必須批判性地了解界面本身的需要。數字藝術增強了這種批判意識,MR中的一系列新的設計策略也是如此。

      最后,回到審美計算的兩種方法:代碼視圖和界面接口。在代碼視圖中,審美體驗從應用程序的目的中抽象出來。代碼很優(yōu)雅,因為它利用了編碼語言或其他正式系統(tǒng)的特性:應用程序的功能以及應用程序的社交和文化背景都不相關。因此,為了理解代碼,程序員或知識淵博的用戶必須通過界面接口查看代碼本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審美計算的代碼視圖并不關注反射率。觀眾或觀眾的文化背景與代碼的美學無關,除非是特殊情況,口味可能因觀者而異。反射率美學原理屬于界面設計領域。設計實踐者、應用設計師必須同時重視透明度和反射率這兩種美學在數字藝術與界面設計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石磊.新媒體概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2] 尼克·庫爾德里(英).媒介儀式:一種批判的視角[M].崔望,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3] 魏然,周樹華,羅文輝.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4] 曲芳,王建民,肖靜如.交互設計——設計思維與實踐[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7.

      [5] 羅濤.交互設計語言——與萬物對話的藝術[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6] 戈爾登·克里希那(美).無界面交互 潛移默化的UX設計方略[M].楊名,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

      [7] 布魯斯·布朗,理查德·布坎南,卡爾·迪桑沃,丹尼斯·當丹,維克多·馬格林(美).設計問題[M].孫志祥,辛向陽,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8] 韓炳哲(德).他者的消失[M].吳瓊,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

      作者簡介:鄭園(1995—),女,吉林永吉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從事交互設計應用研究。

      猜你喜歡
      數字藝術界面設計透明度
      《京燕兒》APP界面設計
      大眾文藝(2023年22期)2023-12-10 04:27:18
      中醫(yī)養(yǎng)生APP界面設計
      大眾文藝(2022年19期)2022-10-19 08:18:18
      “共享員工”平臺界面設計
      包裝工程(2022年14期)2022-07-28 07:07:00
      面向智能手機的UI界面設計
      湖北農機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46
      中國FTA中的透明度原則
      消費導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2
      數字藝術在云南景頗織錦工藝傳承中的應用
      淺談計算機數字藝術教育
      東方教育(2016年11期)2017-01-16 01:26:51
      電子商務包裝的互動研究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19:52:38
      數字藝術設計原理的表現
      股權結構與信息透明度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昌乐县| 馆陶县| 资溪县| 镇雄县| 托里县| 青龙| 东丽区| 勃利县| 泗阳县| 东山县| 获嘉县| 瓦房店市| 松原市| 南陵县| 启东市| 清徐县| 四平市| 宣恩县| 南漳县| 南丰县| 台南市| 彩票| 榆中县| 灵山县| 青浦区| SHOW| 当雄县| 岑巩县| 龙山县| 通州市| 湘潭市| 汉中市| 衡阳市| 洪雅县| 集贤县| 双柏县| 南康市| 姚安县| 枣庄市| 临夏市|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