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林
摘要:在面向21世紀的今天,多地的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所以,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出發(fā)點,把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關鍵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在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已經(jīng)有了一個飛躍的發(fā)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若干重大難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應試教育的模式的消極影響還廣泛存在,特別在農(nóng)村這種影響根深蒂固,是教育承擔的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任務難以很好地完成。為了使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將來能適應經(jīng)濟建設中兩個根本轉變所帶來的兩個文明建設的新需要,以迎接國際環(huán)境提出的新挑戰(zhàn),就要使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 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所以說明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勢在必行。那么怎樣才能使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呢?
當代的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作為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術功底文化背景也要擴展,知識面寬了,眼界就寬,只有見多識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素質全面的而不是單一地得到發(fā)展,才能使有專長的人才大量涌現(xiàn)。
目前教師的整體素質還不夠,思想單一,知識面窄,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只是應付考試而教,使學生為了考出好成績而死啃書本,只注重了智育的提高,而忽視了其他方面,這就是受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片面導向的影響。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教師不但要有業(yè)務素質,教育理念方面的素質,政治方面的素質,還要有正確的師生觀。要正確對待那些后進生,差生,要相信他們在某方面也會有進步,要有責任感,熱愛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所以,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突破口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師水平,提高教師的全面素質適應時代的需要。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建立勤奮向上的校風,這就要求學校領導要忠于職守,事業(yè)心強,嚴于律己,精通業(yè)務,嚴謹治校,形成一個協(xié)同高效、務實進取的領導班子集體。俗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校風不正,談何轉變。反之,如果有良好的校風,學校形成了敬業(yè)奉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風氣和群眾輿論,又有一批思想業(yè)務過硬,工作業(yè)績突出的骨干教師,那么,它將會像熱核爆炸一樣,產(chǎn)生強烈的連鎖反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將指日可待。所以建設勤奮向上的校風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不可缺少的。
我認為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不但要盡快地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良好的校風,還要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育人環(huán)境。雖然說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但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百花盛開的時節(jié),會引來無數(shù)蜂蝶菜花釀蜜,微風一吹會飄來陣陣芳香,沁人心脾,使人心曠神怡。學校就應像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春有嫩芽、夏有花海、秋有碩果、冬有松柏,教室窗明幾凈,環(huán)境優(yōu)雅、整潔。有了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才能發(fā)揮最佳效果。教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它是由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若干因素組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當整體的各個要素組成協(xié)調一致的時候,就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功效,達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所以校園環(huán)境不易忽視。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笨涩F(xiàn)在由于受千百年來形成的過時的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校園里幾乎只聽到歡歡的笑聲,朗朗的讀書聲,可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正因為如此,我認為要使學生德、智、體 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還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要按課程計劃的要求,認真上好每一類活動課,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譬如:進行時事政治、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班團隊活動;體育鍛煉活動;科技文藝活動;學校傳統(tǒng)與社會實踐活動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陶冶他們的情操,啟迪他們的智慧。既學的生動活潑又發(fā)展了個性。“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這是一些中學生提出的正確口號,我們也應該借鑒
總之,科教興國,關鍵在人的素質。應試教育的消極因素如不盡快消除,他給我們帶來的種種危害將不可低估它沖擊了德、智、體、美、勞各育。智育從表現(xiàn)上看是被重視了,實際上也是被扭曲了,他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和個性特長的發(fā)揮。因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杜玉波,趙長祿,李和章,程基偉,胡顯章,謝維和,馬陸亭,劉寶存,孫華,李健,程鋼,楊光明,侯定凱,龐海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力發(fā)展素質教育(筆談)[J].中國高教研究,2018 (02).
[2]孫薇,郁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并非水火不容[J].中國教育學刊,2016 (05).
[3]劉道玉.論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與實施途徑[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 (03).
[4]盧曉中.素質教育——高等教育不容忽視的命題[J].江蘇高教,199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