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校園往往有很大的生機和活力,有無限的潛力和可能。就以我所在的學校——蘇州高新區(qū)文星小學校為例,我校2015年開始招生,目前共有四個年級,少先隊員589名。在這樣一個落成不久,沒有少先隊氛圍、沒有經(jīng)驗、沒有基礎(chǔ)的在新的學校想要有聲有色地開展好少先隊活動是一項較大的考驗。本文將從新學校、新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闡述培養(yǎng)少先隊員“自能”地開展少先隊活動的方式。
關(guān)鍵詞:新學校;自能;少先隊活動
新學校,新有新的好處。我們的輔導員都是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教師,他們張揚、有活力,盡管沒有經(jīng)驗,卻也沒有那么多的“思想束縛”。我聽老一輩的輔導員說,開展少先隊活動十分麻煩,一提到開展活動,他們就感到十分厭煩。這是為什么呢?他們說,因為開展一個活動像做戲一樣,要寫好劇本、要排練、要拍戲。要開展一個少先隊活動不知道要做多少事情、花費多少精力!看著他們焦慮的神情,我想,我們新學校就不走這條路。那么要走什么路呢?
一、自己的組織自己管
少先隊的組織,讓少先隊員自己管理。我們從學校只有二年級開始,便組織成立少先隊大隊部。剛剛二年級的隊員們要自己摸索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組織。
首先,中隊輔導員讓每一位少先隊干部清楚明白自己在少先隊組織中有著什么樣的職責,明確自己的義務(wù)和責任。例如大隊部的旗手,她需要負責整理好國旗、每周五下午課間和護旗手一起練習升旗;負責隊室隊旗的借用與歸還;配合組織委員一起訓練鼓號隊等。一開始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lǐng)下完成,隨后由“帶著做、學著做”變?yōu)椤霸囍?、自己做”,逐步獨立完成?/p>
通過訓練,每位少先隊員在活動中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這樣長期的潛移默化,自然的提升了他們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自主管理的水平,從而“自能”地管理好自己的組織。
二、自己的活動自己開展
在大隊部的帶領(lǐng)下,各中隊成立中隊干部例會制,在例會上傾聽隊員的意見,怎樣開展少先隊相宜的活動內(nèi)容。我們的活動都是隊員們自己開展,不論開的好不好,都是隊員們自己動腦筋、自己尋找資料、自己去組織完成。這樣就會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有利于在日?;顒又信袛嗪蜎Q定,自己管理好自己。例如:大年三十,有一支小隊自行組織,在家長輔導員的帶領(lǐng)下來到社區(qū)、學校,為還堅守在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送上祝福與心意,傳遞出自己的溫暖。
有時候活動不需要多盛大,語言不需要多出彩,內(nèi)容不需要多豐富,只要隊員們傳遞著真情,積極的投身在少先隊組織中,自主能力得以發(fā)揮,就是最好的表現(xiàn)。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實,剛步入少先隊組織的小少先隊員們不懂的地方確實很多:不懂如何出黑板報、少先隊的對角如何布置也不懂,什么叫立體隊角?什么叫平面對角?……面對這些問題也都是摸不著頭腦。后來經(jīng)過參觀、努力、學習,有些隊員把自己家里的花花草草帶來,布置在教室里,發(fā)現(xiàn)原來即使是幾盆花也可以布置出有生機的生物角。在隊員們的督促下,在向他人不斷地學習中,中隊里慢慢的涌現(xiàn)出少先隊的氛圍。
隊員們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一些開辦時間比較久的學校他們有衛(wèi)生包干區(qū)、綠色環(huán)境保護區(qū)等等。可是我們學校卻用不到,因為我們現(xiàn)代化的新學校有專門負責校園衛(wèi)生的清潔工。但新的學校依然要鍛煉學生熱愛學校校園環(huán)境的情感。我們要從頭做起,所以還是成立了中隊衛(wèi)生包干區(qū)、中隊綠色環(huán)境保護區(qū),走進學校處處可以看見星星火炬。
隊員們從細微處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處處留心,處處用心。
四、自己的伙伴自己幫
因為少先隊是孩子們的群眾性組織,因此隊員和隊員之前要開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活動。
盡管我們是新的學校,但也會有“五困”隊員:
德困隊員,他們道德品質(zhì)有問題,我們要幫助他們。那些道德品質(zhì)、行為不好的隊員,我們要把他吸收到小隊的組織里來,跟我們一起通過活動,一起改變陋習。
學困隊員,是學習上有困難的隊員。毛主席教導說,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胡主席教育我們要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fā)展;習主席引導我們少先隊員要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少先隊隊員們要熱愛學習,大隊部開展“不讓一個隊員掉隊”活動,在學校里已然成了一種學習風氣,不需要老師叮囑,由少先隊員們分組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貧困隊員,四年級有一位同學因父親生病而造成家庭貧困,學校的大隊長知道了這件事情,立刻和負責資助工作的老師聯(lián)系,最后通過申請、審查,得到了國家的資助。
當然還有心困隊員,大隊部每學期都會安排“心里周”活動,心里周中,隊員們會邀請心理教師給大家講授專業(yè)的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愿漂流瓶、寫寫心里話等活動,幫助心困隊員走出陰霾。
現(xiàn)在的學校,殘困隊員也是不少。很多小隊員不到三年級就已經(jīng)戴上了厚重的眼鏡,隊員們自發(fā)組織,帶一些綠植來學校、眼操時分配小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隊員們做好眼操……
在少先隊員自發(fā)地互相幫助、互相關(guān)心中,每一位參與者都感受了到組織的力量和溫暖。
五、自己的進步自己爭
新學校新氣象,每一個隊員都想積極進取。我校開展了特色德育活動——星星點燈。學校向隊員們送英雄星星,隊員們學習英雄星星,點亮明燈。在這樣的氛圍中,每一個隊員都想點好燈,想燈上有名想讓耀眼的明燈高高掛起,于是大隊部開展了校園內(nèi)的“民主生活會”。
隊員們積極開展,客觀認識自身的不足,提出進步努力的目標,在不斷地認識中提高自己,成為點亮明燈的好隊員。
通過培養(yǎng)隊員們“自能”地開展好少先隊活動,開拓了文星小學少先隊的新的教育、新的形式、新的方法,促成了文星學校的少先隊員新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霞.優(yōu)化少先隊自主管理的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7年,14期:P89-90
[2].吳迪.“品德與社會”教科書校本化二次開發(fā)研究——以教科版《品德與社會》為例[D].海南:海南師范大學.2015
[3].范敏.雛鷹開始學會飛翔[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年,1期
[4].楊六栓,黃澤峰主編.第九章 共青團與少年先鋒隊的關(guān)系.團員教育讀本.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1-1
作者簡介:王露葦(1992.07)女,民族:漢,籍貫:江蘇徐州,職務(wù):德育處副主任,職稱:二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美術(shù)學,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蘇州高新區(qū)文星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