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順
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進入試運營階段,未來三年將新增50萬輛/年的產能,由于特斯拉已經呈現類似蘋果產業(yè)鏈的示范效應,工廠投營后對其中上游的供應商會有明顯拉動效應。
特斯拉概念有一個很好中期上漲邏輯,但相關標的近期受市場調整影響鮮有上漲,此時投資者應重視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機會。從產業(yè)鏈的角度看,特斯拉概念標的很多,我們建議從兩個方向去選股,第一是業(yè)績彈性大的標的,如旭升股份、拓普集團等,第二是單車價值高且獨家供應的企業(yè),如三花智控。
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領域擁有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尤其是在高端市場。2018年單是Model 3就拿下了美國豪華單一車型年度冠軍,銷售額位列美國豪車市場第五名。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國的電動車市場份額高達57.5%,高于第二名雪佛蘭近50個百分點。
這兩年特斯拉積極進行全球化布局,在歐洲和中國設廠,其中歐洲工廠將于2021年投產,而中國工廠已與9月末在上海建成。根據特斯拉的規(guī)劃,國產Model 3將于今年四季度正式投產,第一階段規(guī)劃的產能為3000輛/周,隨后用2-3年時間達到50萬輛/年。
為什么說此時要重視特斯拉國產化帶來的機會。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方面,從外資車企看,特斯拉產品領先于競爭對手。特斯拉上海工廠主要生產Model 3,該車型競爭對手主要是德系三大豪車ABB。從過去的銷量看,特斯拉Model 3車型已經領先于ABB,而在國內,這一優(yōu)勢將更加明顯,主要還是上述競爭對手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準備不充分,寶馬在國內僅投產并銷售了x1和5系兩款插電混動車型,尚無純電動車型面世,奧迪只有進口的E-tron,而且無論是性能還是價格遠遠差于Model 3。至于奔馳,目前在國內還沒有投產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此外,如果與ABB其他燃油車型相比,國產Model 3免征10%的購置稅,而且在國內不受部分城市限牌政策,也有一定競爭優(yōu)勢。
另一方面,Model 3在品牌力和性價比上碾壓內資車企。受益于政策扶持,過去幾年內資新能源汽車企一直走在全球前列,2018年行業(yè)國內前三名都是內資車企,分別是比亞迪、北汽和吉利,市占率依次為21.6%、14.8%和9.2%,累計占比已接近一半。但如果去看這三家公司的車型定位,會發(fā)現基本上以中低端為主,關鍵是價格訂得還很高。以比亞迪的明星車型唐EV為例,其售價范圍在23萬-36萬之間。而Model 3車型標準續(xù)航升級版的落地價在35萬元左右,國產化后價格在32萬左右,已經開始向下滲透。
如果技術上跟不上來,未來絕大部分內資車企是要被碾壓的。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還在延續(xù)吃補貼的發(fā)展老路,補貼一下降銷量就變臉,今年6月之后補貼大幅滑坡,7-9月的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6%、-26%和31%,即便是10月份進入傳統(tǒng)銷售旺季,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僅有7.5萬輛,同比大幅下降45.6%,按照這個速度,全年可能與去年銷量保持持平,對內資車廠的影響會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國產Model 3的價格與美國工廠比并沒有優(yōu)惠很多,未來隨著規(guī)?;蟪杀窘档?,可能還有降價空間,這對內資車企無疑又是一大打擊。
所以,相比國內國外新能源車企,特斯拉在產品端的領先性很明顯,這為后續(xù)銷量提供有力保障。
特斯拉供應鏈已經形成類似蘋果產業(yè)鏈的示范效應,國產化后對中上游零部件供應商營收規(guī)模拉動效果會非常顯著。
單純從產業(yè)鏈來看,中游的電池系統(tǒng)無疑是增量最大的領域,預計滿產后電池需求將超過30GWh,按每瓦0.8元測算,每年電池增量就有240億元。目前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和LG化學供應的動力電池,國內進入到這兩家電池廠供應鏈的企業(yè)主要有電解液的新宙邦、天賜材料和江蘇國泰;負極材料的貝特瑞、杉杉股份和江西紫宸;正極材料的華友鈷業(yè)、當升科技和廈門鎢業(yè);隔膜領域的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質。
電驅動系統(tǒng)方面,電機主要來自臺灣富田,國內提供的是電機原材料、變速箱和電動機等非核心零部件,涉及上市公司主要有旭升股份、中科三環(huán)和東睦股份。
在車身系統(tǒng)方面,宜安科技供應了液態(tài)金屬門鎖扣等產品,文燦股份供應了鋁合金車身結構件,天汽模提供模具開發(fā)制造服務,華域汽車供應車身總成件以及后蓋模具等產品。
熱管理系統(tǒng)方面,主要是國內三花智控,汽車電子方面,則有做地圖的四維圖新、提供人機交互產品HMI的均勝電子以及中控屏幕模組的長信科技。
此外,還有底盤和內外飾件等領域的保隆科技、廣東鴻圖、拓普集團、岱美股份、寧波華翔等。
綜合來看,特斯拉產業(yè)鏈相關標的眾多,究竟該如何側重投資?建議從兩個方向去選,第一是業(yè)績彈性大的標的。根據東方證券的測算,假設2020、2021年特斯拉國產銷量分別為10、20萬輛,旭升股份盈利彈性較大,其次是拓普集團和東睦股份。
第二是則單車價值量大且為獨家供應商的公司。從單車價值量分析,華域汽車單車價值量最高,達到萬元以上,其它單車價值量在1000元至10000元的公司主要有拓普集團、旭升股份、三花智控、均勝電子等,但其中國內獨家供應商只有三花智控,建議重點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池市場雖然增量規(guī)模很大,國內競爭格局也很好,但相關企業(yè)很難賺到錢,連多年獨家供應特斯拉的松下都勉強維持微利,其他材料廠就更不可能有大收益,所以不建議買鋰電池產業(yè)鏈上的標的。
數據來源:網上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