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注冊營養(yǎng)師 謝琪
腫瘤病人如何飲食,確實是每個病友和家庭成員最關(guān)心的問題之一,借這個問題來談?wù)勶嬍持兄魇车倪x擇。
主食主要是指谷類,在“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谷類位于寶塔的底層,意味著在膳食中占的比例最大。18 歲以上正常居民每人每天建議攝入250 克~400克。谷類是中國傳統(tǒng)膳食的主體,包括米、面、雜糧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五谷雜糧是指稻谷、麥子、大豆、玉米、薯類,人們習慣將米和面粉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所以五谷雜糧也泛指糧食作物。雜糧包括小米、黃米、燕麥、蕎麥、玉米、高粱、青稞、毛豆、蠶豆、綠豆、紅小豆、豌豆、土豆、紅薯、山藥等。
腫瘤分為消化系統(tǒng)腫瘤和非消化系統(tǒng)腫瘤。消化系統(tǒng)腫瘤常見有喉癌、口底癌、食管癌、賁門癌、胃癌、腸癌、胰腺癌、膽囊癌等。腫瘤侵襲了消化系統(tǒng),導致罹患這些部位腫瘤的患者,常常有飲食受限、營養(yǎng)素攝入不足或失衡、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的情況。一些患者可能有厭食、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的癥狀,還有的患者因有過梗阻引起畏食,或長期流食導致熱量攝入長期不足、體重下降、消瘦等。這些患者主食選擇上首先要注意的是量。如果每天僅僅能攝取50 克~100 克主食,連最基本的熱量都滿足不了,里面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蛋白質(zhì)又能有多少呢?這么低的主食攝入量情況下,種類的選擇有何意義?腫瘤病人的主食選擇,與未患病同齡人群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應(yīng)向同年齡未患病人群靠近,普通人群主食要求粗細搭配,這個原則腫瘤病人也適用。大多數(shù)腫瘤病人(無梗阻等特殊原因),選擇米飯、面條、花卷、發(fā)糕、雞蛋餅、烙餅、包子、餃子、餛飩、豆包、面包都是可以的。
在門診上,我就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家屬非常細心,想讓大夫?qū)懗鏊胁∪四艹缘闹魇?,其實,食物不是藥物,沒有那么大的作用,不會因為選擇吃米,還是吃面,就引起疾病發(fā)生本質(zhì)變化。至于吃什么食物更適合,還得看食物的量。這個量是因人而異、因病而異的。飲食已經(jīng)很差,進食非常少的病人,主食宜選擇細糧,增加熱量與消化吸收率。而飲食尚可,與未患病時無異者,不用過分擔心主食的選取,若非要刨根問底,應(yīng)根據(jù)其身高、體重等測量值,前往醫(yī)院營養(yǎng)科,由專業(yè)醫(yī)生算出具體的主食量,離開劑量談療效,猶如紙上談兵,無用矣。
由于腫瘤患者往往食量有限,同樣重量和體積的雜糧供能少于精米精面,膳食比例中雜糧過多可能使患者能量攝入不足。同時雜糧中過多的膳食纖維可能會減少礦物質(zhì),如鐵、鋅、鈣在腸道的吸收。
另外,對于放療后有放射性腸炎的患者,雜糧中過多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可能不利于損傷腸道的恢復,因而建議食用雜糧要適度。如果腸道功能好,大便正常,可建議適量食用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