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檔案
于佳弘,2019年吉林省高考文科狀元,總分656,畢業(yè)于東北師大附中。
沒有太多耀眼的成績與光環(huán),在東北師大附中,她和其他同學一樣普通、平凡,但也是最獨特的一個。她平時積極活躍、快樂滿懷,在班級中擔任歷史課代表,總能盡職盡責、完美順利地完成工作。她熱衷于參加班級組織的書評及影評交流活動,樂于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含英咀華、共品佳作。她還常積極主動地與老師們溝通,與同學們交流,開朗風趣的性格深受老師與同學們的喜愛。她敢于承擔壓力,負重前行,在堅持不懈的學習中展現(xiàn)了優(yōu)秀的學習品質(zhì)與百折不撓的精神。
作文君:都知道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但在緊張的高中階段,總有人抱著來不及的焦慮,惶惶然不知所以,黃金的沖刺時段卻只被迷茫充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聽聽2019年吉林省高考文科狀元于佳弘同學的語文學習心得,緩解焦慮的良方就在這里!不要再說來不及了,所有的為時已晚,都是恰逢其時哦!
所有的為時已晚,其實都是恰逢其時。語文的學習與能力的培養(yǎng),從來都沒有所謂的為時已晚,只要相信堅持與積累的力量,我相信所有學子都可以取得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成績的豐收。積累與技巧并存,我愿意在這里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語文學習分享。
在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其實是積累的過程。高三階段我的語文成績并非十分突出,但正因為我從來都不曾間斷積累,最后才在高考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于我而言,語文學習的積累主要源于五個方面。
一、學會從語文課堂中積累
課堂學習是十分系統(tǒng)化的語文學習過程,但同時也是最易被忽視的過程。首先,要重視教材。因為高中階段的考試內(nèi)容與教材內(nèi)容存在著所謂的“不對應”,許多學生在高一、高二的教材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了輕視心理。但其實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很多語文知識能幫助你圓滿地作答高考試卷,尤其是在現(xiàn)代文閱讀與文言文閱讀兩個方面。大家應當學會從課文中總結與考試相關的問題的答題模板,把課文當作最優(yōu)質(zhì)的閱讀素材,進行積累與總結。我在高考前兩周的時間里把高中三年所學的五本必修與兩本選修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進行了總結與梳理,著重列出文言實詞、虛詞及文化常識。我認為,這對我應對高考試卷有很大的幫助,至少在答卷過程中,文言文模塊并沒有遇到障礙。同時,也要學會跟上老師上課時的內(nèi)容,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有助于鍛煉我們主觀題的作答能力,幫助我們更加準確地理解文本的主旨與思想內(nèi)涵。
二、學會從學案中積累
進入高三年級后,語文學習的第一、二、三輪復習會陸續(xù)展開,而每一輪的復習都會配置相應的學案。從第一輪復習的全面與繁雜,一直到第三輪復習的預測與精要,我充分利用學案,對學案進行了整理與分類,并針對每一類問題總結了相應的答題方法。不過,第一輪復習的時候還是應當注重對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應過早被答題模板限制,等到第三輪復習時則可以把目光放在答題技巧和答題模板上,爭取在已有基礎上更全面地命中采分點。
三、學會從試題中積累
在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會做很多練習題,與其抱著押題的心態(tài),不如抱著虔誠的學習之心去面對每一道試題。我在高三開始做綜合卷的時候,準備了一個筆記本,把每一套試卷中值得積累的知識,每一篇閱讀中觸動我的句子都記在上面,每一天筆記本上的內(nèi)容都多一點,我對高考的信心也就更足了。我按照語文試卷的考題類型把知識點分類,總結現(xiàn)代文閱讀的答題模板、文言文的文化常識、語言運用題的答題技巧等。另外,進入高三后也要保持一定的刷題量,高三后期,我基本能做到每天完成一整套語文試卷。答題時有一點要注意,語文主觀題是踩點答題,所以只要踩準得分點,并不一定要費時費力地把空白全部寫滿。
四、學會從閱讀和觀影中積累
在高一、高二階段,大家有很多閱讀和觀影的機會。我從小就愛讀書、看電影,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了高中,我發(fā)現(xiàn)書籍和電影中的很多素材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運用到作文中。我從小就養(yǎng)成了看書的習慣,在看書時碰到好句子會有意識地去摘抄與誦記。看電影時也是如此,電影中主人公的傳奇經(jīng)歷,他們的精神,每一段觸動心靈的句子,甚至僅僅是一段慵懶閑散的旁白都有被記錄的價值。所以,只要有意識、有自我思考地去看書觀影,這從來都不是一件無聊的事情,自然也不能稱之為浪費時間。
我們還可以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書評和影評會,我每學期都會懷著熱忱去讀書、看電影,尤其喜歡在會上跟大家分享我的影評和書評。但是這樣的活動不宜占據(jù)太多時間,也不能當作逃避學習、任意放松的借口。柳比歇夫身為一名蘇聯(lián)科學家,在大清洗的環(huán)境里,在每天只工作五個半小時的情況下,依舊可以達成許多作家終生都未能達到的目標——著作等身,何況他還不是職業(yè)作家!可見,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充分利用時間,繁重與舒緩并舉,在這個過程中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五、學會從生活中積累
學會從生活中學習語文,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問候、溝通,其實都是學習語文的過程。因為人和人交往時思想會碰撞,會產(chǎn)生共鳴,所以這能提高一個人的思想力與思辨力。同時,我也會關注年級在每周三和周五早上統(tǒng)一播放的《大師》紀錄片和新聞播報,這對我來說,既是一個放松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在大師身上汲取力量,在新聞中認識這個社會與世界,并以此為動力,支撐自己度過每個疲倦的早自習。平時我也會翻閱很多雜志,例如《看天下》《環(huán)球人物》《南方周末》《萌芽》,甚至《看電影》和《環(huán)球銀幕》等。這些雜志在緩解學習的枯燥之余,其實也給我提供了豐富的作文素材,陪伴我健康快樂地度過了高中三年時光。
(摘自微信公眾號“孫立權語文名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