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芳
1.高職院校學生干部思想功利化突出,服務意識缺乏。有些考慮為自己將來就業(yè)增加籌碼,有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貪享受,索回報,不能平衡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2.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缺乏責任與擔當意識,是非觀淡薄。有些學生干部喜歡搞社會小團伙,有些學生干部怕做錯事挨批評,選擇不思考、不主動,有些學生干部總想做老好人,有些學生干部對不良行為視而不見,甚至為隱瞞事實、弄虛作假,缺乏是非觀;甚至還有些學生干部不能嚴于律己,不能以身作則。
3.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缺少培養(yǎng)過程監(jiān)管。學生干部走馬上任后,他們工作的狀態(tài)和成效沒有監(jiān)督機制,缺少量化考評,長久之后勢必會有部分積極工作的學生干部開始懈怠,對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埋下了隱患,整個隊伍缺少積極健康有序的目標指引,失去了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初衷,更甚者帶來負面的影響力。
4.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一是政治理論水平不高。忽視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基本的政治素養(yǎng),在大是大非面前缺乏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對社會誘惑的敏感度,不能及時、正確的做好學生思想的引領工作。二是業(yè)務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工作經驗,工作效果不理想;三是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四是專業(yè)學習成績有待加強。
高職院校對學生干部的認識不清。有些高職院校建立學生干部隊伍只是因為人手不夠,發(fā)揮學生的人力作用,不注重學生干部培養(yǎng),也不注重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僅就是一種“人多好辦事”的思想。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素質不高。由于錄取分數的原因,高職院校的生源層次相比本科院校就低,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思想素質、專業(yè)素質都普遍較低,造成學生的事務接受能力、知識的吸收能力都較慢,影響學生干部管理工作的整體推進。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的輔導員老師缺少。當前高職院校隨著教育工作改革,每年的學生數都在不斷的增加,但是教師數的增長速度不能成正比。
重集中、輕民主。在學生干部的工作中,“一言堂”特點突出,通常由某些學生干部一人說了算,缺少民主決策。這些現象的出現,導致學生干部的權力過于集中,脫離了廣大學生群體。在“重集中、輕民主”的影響下,導致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出現紕漏,影響了學生干部在學生中的威信力。
重使用、輕培訓。忽視學生干部的繼續(xù)教育與培訓。由于高校事務繁忙,學生干部只是忙于應付事務性工作,在思想和素質方面得不到培養(yǎng)和提高。輔導員老師忙于繁雜的日常f生學生管理工作,即使想做學生干部的培訓,由于時間有限,也顯得無能為力。培訓與繼續(xù)教育的缺失使得學生干部感受不到自身的成長,失去了提升能力的機會。
重管理、輕服務。忽視對學生干部的服務。只是從對學生干部進行管理的角度來看待學生干部培養(yǎng)工作,沒有樹立起服務意識,不能夠及時為學生干部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得這些最底層需要得不到滿足。二是忽視通過學生干部對全體學生的服務。突出利用學生干部對全體學生的管理,缺少人本化的服務也使得學生干部官僚主義作用嚴重,利用自己手里的職權實現自己的個人目的。
重能力、輕道德。注重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等各方面能力,輕視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與考查。有些學生干部把黨員、評優(yōu)等名額據為己有,把進入學生會當成獲取某些東西的手段,刻意迎合老師,脫離廣大學生,違背了學生干部為學生服務的根本宗旨,滋生了官僚主義與官本位,將學生干部當作行使自己權威的工具,嚴重影響了學生干部的形象。
建立靈活的培養(yǎng)形式
集中培養(yǎng)模式。每學期開辦一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學生干部培訓班。從履行共青團的根本職責出發(fā),活躍團的工作,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建設一個有凝聚力的共青團組織。培訓內容包括專題輔導報告、工作業(yè)務培訓、參觀學習交流、綜合能力提升訓練—學生干部素質拓展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不定期開展團校培訓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廣大青年學生勇?lián)笕?、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及時學習黨中央新思想,新精神,內容豐富全面,方式靈活多樣。
骨干培養(yǎng)模式。根據共青團中央等的文件通知要求,結合《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為更好發(fā)揮學生組織“四自管理”的主體作用,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改革,精簡優(yōu)化學生組織機構。減少管理層次,精簡人員,提升效能,杜絕行政化傾向。選拔出來的這批業(yè)務骨干學生干部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針對性強,資源整合,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學生干部。
重視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細節(jié)
注重學生干部思想素質培養(yǎng)。通過團校培訓、思政課、主題報告會等方式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認真組織學生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使學生干部的思想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統(tǒng)一。在思想上牢固樹立為同學們服務的意識,克服個人主義和功利思想。
注重學生干部心理素質培養(yǎng)。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及時關注學生干部心理情緒等問題,學期初、學期末會對學生干部進行心理健康狀況普測,根據他們普測的結果有針對性地開展咨詢談話,及時緩解心理不適者。同時不定期開展學生干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和團體戶外拓展協(xié)作活動,培養(yǎng)了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品質,增強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干部樹立了較強自信心,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注重學生干部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除重視培養(yǎng)學生領導指揮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統(tǒng)籌管理能力。通過開展相關專業(yè)文化建設活動來提升學生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學生干部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能正確處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等各種人際關系,這也是走向社會的必要準備。
注重工作對接培養(yǎng)。每位學生干部都會對接相應的輔導員老師。學生干部畢竟還是學生,沒有實踐和實際工作經驗,遇事不夠冷靜和沉著,容易沖動和感情用事,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難免會把握不準,甚至走彎路。這時學生干部管理老師給予耐心指導,及時糾正他們在工作中和思想中存在的不足,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的原因,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完善學生干部監(jiān)督激勵機制
建立學生干部監(jiān)督和激勵機制。注重學生干部在學習、工作過程中的表現,對不足及時糾正,表現優(yōu)秀的及時給予肯定,激勵學生干部進步。建立學生干部月考核制度,包括工作任務落實,課堂出勤、公寓內務、干部值班、參加活動等方面考核,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做出客觀的評價;學期末定期舉辦學生會各部室和個人的述職工作,對本學期工作進行梳理,并對新學期工作做展望,提出更高的目標。全面提升了學生干部素養(yǎng),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jiān)督的目的,不斷提升我校學生干部隊伍的整體水平;接受普通學生的監(jiān)督和評價,作為學生干部的評價依據;積極推進學生干部的大發(fā)展,優(yōu)先推薦學習好、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扎實的學生干部入黨、評優(yōu)評先以及推薦工作,提升學生干部就業(yè)質量。
統(tǒng)籌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方略
學生干部大一期間成長為學生干事,大二期間成長為骨干學生干部,切實加強干部梯隊建設,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學生干部隊伍自身的活力。大力發(fā)掘新人,在每年新進的學生干部群體中選出一批思想端正、積極性高、吃苦肯干的學生作為學生干部群體中的骨干,以老帶新的模式進行培養(yǎng)。從而解決學生干部青黃不接的困難,保障學校學生工作至始至終能夠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