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六水一分田
旅游的時候,如果你愿意走進一個名人故居,很可能是以下原因:
在旅游攻略上,這個故居會被當(dāng)作景點推薦給你。比如你去了鳳凰,就得去沈從文故居;去了紹興,魯迅故居跑不了的。
這個故居剛好順路,而且門票不要錢,或者低于20塊,來都來了……
你秉持的旅游理念是在游玩中開拓眼界,所以要去當(dāng)?shù)刈钣形幕牡胤健?/p>
或者,你跟了一個旅游團……
名人故居,堪稱“中國最尷尬的景點”:不去似乎有些可惜,但去了之后,除了打卡景點,你難以在參觀中體會到任何特別之處。
它可能還有另一個神奇功能:記憶消除。等你走出故居,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會訝異,你會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去過那里。
名人故居,全是套路
當(dāng)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來看名人故居,多少都有點瞻仰先賢、教育子女的意思。
比如在來到杜甫草堂前,他們很有可能對孩子這么說:
“杜甫知道吧,唐朝最有名的大詩人,李白的頭號粉絲。他非常關(guān)心社會,哪怕自己住得不好,也想讓別人住上好房子?!?/p>
“杜甫有首詩特別有名,說自己住得怎么破,‘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咱們待會兒去的杜甫草堂,就是他寫下這首詩的地方?!?/p>
然后,等父母帶著孩子來到了杜甫草堂前,可能就會閉嘴了。
這處位于成都市繁華地段的“草堂”,儼然一個城市中心大型人造公園,氣派到讓人誤以為闖進了王府貴宅。
占地300余畝的“杜甫草堂博物館”里,沒有一寸建筑是杜甫本人建造的,即使是里面最核心的建筑——“杜甫草堂”也如此。
可是,作為“全國中小學(xué)生研學(xué)實踐教育基地”,這樣舒適豪華的地方,恐怕教育小學(xué)生的效果也會折半吧。
實際上,如果你多走幾處故居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布置上全是套路——草堂不草,反而是亭臺樓榭小橋流水樣樣俱全;舊居不舊,新磚新瓦新桌新椅都堆在一起。
只要是民國以前的名人故居,布置都會非常明顯地套路化:
大廳正中間肯定會擺放一張方桌,桌上放兩盞茶杯,左右兩側(cè)分別陳列著一把方方正正的椅子,背后掛著一副對聯(lián)。
臥室則是統(tǒng)一的中式傳統(tǒng)木床,床簾被規(guī)矩地拉開,床上整齊地擺放著床單被套,邊上立著一個衣柜和一面鏡子。
少數(shù)房間里會有洗臉的銅盆,但是大多數(shù)房間看上去就空空蕩蕩,不宜居住,更別提想象名人的生活了。
當(dāng)然,靠這些生硬拼湊在一起的家具,你肯定無法了解名人的生平。所以幾乎所有的故居都會在走廊上掛著名人的生平簡介:
出生于何年何月何處,是XX家和XX家,早年怎樣顛沛,后來怎樣奮進,最終怎樣光明偉大。
最后,你默念了一遍百科式的介紹,一臉蒙地進來,再一臉蒙地出去。
別人出去玩還能拍幾張美照,而你去了故居,就跟從來沒去過一樣。碰上一些小眾故居,過了兩天你連故居主人的名字都記不起來了。
古人的故居,都是新建的
如果你有了時空錯亂的感覺——比如去福州看嚴復(fù)故居,去北京看紀曉嵐故居,去廣州看詹天佑故居……回憶時,卻想不起來是不是去過。
不要懷疑自己的記憶力,你真的去過,但真的沒什么也沒記住。
當(dāng)然,這些讓你毫無記憶點的故居,可能是很多歷史人物故居的常態(tài)。因為人家的故居本來就沒有保存下來。因為非要建個故居,所以就只能按照現(xiàn)代人的想象去建了。
比如前面說的杜甫草堂,其實那個茅屋在杜甫離開不久便毀掉了。現(xiàn)在的杜甫草堂,頂多是一個有清代園林特色的仿制草堂,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杜甫真正住過的地方。
同樣,紀曉嵐早在1805年就去世了,當(dāng)時人們也沒有給他建故居。那所房子幾經(jīng)易主,直到2003年才重建,里面家具怎么擺設(shè),就只是參考清代家具的擺設(shè)方式。
最讓人一言難盡的,其實是胡雪巖故居。這位晚清巨富、傳奇商人,據(jù)說花費了50萬兩白銀建造了自己的豪宅。
普通人去,肯定都是想看看人能富到什么地步。確實,胡雪巖的房屋假山,都極大地解放了我們被貧窮限制的想象力。
但眼前這棟豪華的故居,花的不是胡雪巖的錢,而是杭州市政府在1999年花費了6億重新修繕的,里面的擺設(shè)也是參考清朝擺設(shè)來的。
他家真正的豪華,早被敗完了。換句話說,現(xiàn)在的故居這么豪華,花的是我們自己的錢。
拆舊重建,難怪故居這么新
當(dāng)然,你說幾百年前的古人,故居保存不下來所以需要新建,能理解。但有些故居新建的理由,完全讓人匪夷所思。
比如曾經(jīng)的林白水故居,即使已經(jīng)被確定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仍然在2002年被拆除。
林白水是誰,留意中國近代新聞史的人一定不會陌生。他是民國著名記者,甚至因為直言時事被捕遇害。留下故居,本應(yīng)是歷史的幸運。
現(xiàn)在的“林白水故居”,是在多方抗議下,易地重建的版本。
諷刺的是,林白水曾經(jīng)公開批評慈禧“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頤和,何日再幸圓明園”,結(jié)果在身后幾十年,自己的故居卻轉(zhuǎn)眼換了幾圈。
拆掉“真故居”的理由有很多。年久失修也好、城市改造也罷。很多故居挺過了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但沒能熬過和平時期。
最著名的例子還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拆除。
早在2009年,梁林故居就因被部分拆除受到廣泛關(guān)注,東城區(qū)文化委回應(yīng)說,并非要拆除,而是修復(fù)重建。
在各方壓力下,開發(fā)商再也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之下拆除梁林故居。于是,他們選擇了一個隱蔽的時間開工:2012年大年夜,挖掘機起落間,梁林故居被一夜推平。
事后被追責(zé),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考慮到故居房屋騰退后,因陳舊、幾經(jīng)翻建、無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現(xiàn)險情。而這次拆除的名義,叫“維修性拆除”。
開發(fā)商最終被處罰了50萬。這筆錢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在那個地段,買一個不到5平方米的廁所。
其實,被拆除才是大多數(shù)名人故居的命運。
有研究考證了北京舊城區(qū)的332處名人故居2006年的狀況,發(fā)現(xiàn)只有約四分之一的故居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其余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諸如改建或拆除、私搭亂建、年久失修等問題。
拆故居建新居有什么好處?看一下南京的“張治中公館”就知道了。
作為前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張治中在南京的公館在2007年被人以“年久失修,結(jié)構(gòu)嚴重老化”為由向文物局申請維修,然后就被開發(fā)商拆除。
文物局很生氣,當(dāng)即決定罰款25萬,聽起來就像“罰酒三杯,下不為例”。
2009年,重建的“張治中公館”以6400萬的價格公開售賣。這棟建筑到2018年價格飆升到2.3億。
25萬罰款就能換來上億的房產(chǎn),這對任何開發(fā)商來說,都是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
只不過,張治中之孫接受采訪稱,張治中從未在那里住過。真正的故居,就在這棟建筑的斜對面,卻已被拆掉多年。
這年頭,什么人都有故居
當(dāng)然,不是所有的名人故居都這么慘。
只是不同的地方,能意識到名人故居不同的好處。
積極拆掉故居的,是因為知道地皮的價值;而積極新建各種故居的,則是知道名人的價值。一切早已在暗中標好價格。
如果你在地圖、旅游軟件上搜索“故居”,再平平無奇的城市,也能給你找出好幾個故居來。
文藝青年打卡、開展教育工作,甚至小販扎堆售賣旅游紀念品,全靠這些故居了。
而名人們住過的地方更多,比如,老舍在北京住過十多個地方,李大釗住過五個地,魯迅住過四個地。
當(dāng)然,他們是真名人,去的地方多,有這么多故居我們也認了,但弄個“哪吒故居”算怎么回事?
可是天津的陳塘莊就有這樣的底氣。當(dāng)?shù)卣Q,吳承恩多次去天津取材,因此天津陳塘莊可能是他寫作的原型。盡管天津臨渤海,而哪吒鬧的是東海。
而地處西南內(nèi)陸的四川宜賓,還有占地兩千平方米的“哪吒行宮”——因為宜賓地下有“豐富的海洋生物化石”,上億年前還是海,哪吒在這兒鬧海,也沒啥毛病。
除此之外,哪吒還可以在河南南陽、四川江油等地找到自己的“故里”。
那些我們以為是文化、修養(yǎng)、歷史象征的故居,實際看起來卻廉價、刻板、俗套、毫無亮點。
而在另一些人看來,名人故居存在的意義,只在于名聲、噱頭,在于籍此賺得的鈔票,有漂亮的反光。
比如有位名人,除了自己的“故居”,差一點能有幾條街來展示自己的發(fā)家史和風(fēng)流史。甚至有地方打算讓游客們體驗這位名人妻妾成群、游戲人間的極樂生活。
2016年10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河坊街武大郎燒餅攤點,“武大郎”“潘金蓮”就是最大的噱頭。只要有點歷史典故,生意就好做,開發(fā)商有時也不顧故事內(nèi)容
之所以差一點,是因為他的故居建設(shè)計劃在付諸實施之前就被否定了。
這個名人就是西門慶。山東、安徽兩省三地都曾爭奪過“西門慶故里”。
這位游閑浪蕩,靠巴結(jié)官府起家的惡霸淫棍,要是知道自己能用來招商引資,不知該感到驕傲還是羞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