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后花園是個地名,名字很直白,顧名思義,是一片詩意棲居地,準(zhǔn)確地說,是一片花園洋房。雖離熙攘的寬窄巷子、春熙路、九眼橋有點(diǎn)距離,但離塵不離城,是很多人夢想中的家園。
Ave家就在這片花園之中。這次成都之行,我聯(lián)系她,原本只想見個面,吃頓飯,聊一聊舊事和近況。但是Ave不容置辯地說,來吧,你直接打個車來我家。我說我定了酒店。她又不容置辯地說,退了,你先來我家,剩下的我安排,去哪兒我再陪你去。言至于此,我再推就有點(diǎn)矯情了。Ave是我大學(xué)同學(xué),睡過一張床那種,她結(jié)婚時,我去當(dāng)?shù)陌槟?。早在一年前,她就問,你什么時候來看我?我說來年春天吧,春天的時候我爭取去成都看你。后來春天過完了,夏天也過完了,這次踩著秋天的尾巴,無論如何也要見一面。
落地成都,蜀地的安適氣息一如兩年前。打一輛車直奔成都后花園,路上我掏出小鏡子整理頭發(fā),又補(bǔ)了口紅,像奔赴一場情人的約會。6年沒見,一切如舊,Ave帶我參觀她家,并一起吃了午飯。我沒把自己當(dāng)外人,Ave更沒把我當(dāng)外人。晚上她婆婆搬家,請親友吃飯,Ave也帶了我去。一屋子人,熱熱鬧鬧的。說是搬家,其實(shí)不過從三樓搬到二樓,房子格局都差不多,只不過二樓陽臺更美。阿姨喜歡,就堅決要搬。對老成都人來說,生活的真諦就是千金難買我喜歡。Ave喜歡成都的夜,我也喜歡,便一起開溜了。我們像所有姊妹淘一樣,在夜色中手挽手,像兩尾魚,笑嘻嘻地,隨人流匯入太古里。逛街,拍照,然后晃蕩進(jìn)一家顏值很高的甜品店,坐下來吃了酥軟綿滑的甜點(diǎn),喝了杯名字極美但味道很普通的茶。
夜色漸濃,我們都想著要繼續(xù)做點(diǎn)什么。Ave喊了她一個朋友過來,我們開車穿過秋日深沉的夜,去九眼橋酒吧街逛了一圈,又折返回來,最后開很遠(yuǎn)的路跑到二麻酒館。二麻是間清吧,沒有勁爆嗨曲,也沒有熱舞女郎,桌椅擺放隨意,音樂和燈光一樣舒服,適合聊天、發(fā)呆以及談情說愛。凌晨1點(diǎn),很多地方的夜都蒼老得入睡了,成都的夜卻還年輕,鮮活得緊。這讓我覺得Ave和我也很年輕,人生還有無限可能,而眼前就是我們最好的時光。我們以不輸年輕人的架勢,要了好幾種酒,又要了煮花生、辣毛豆、烤小魷魚和其他佐酒菜,這么巴適的夜,不能辜負(fù)了。喝了一些酒,說了許多話,沉默的是心事,熱烈的是碰杯的聲音,又響又脆,喚醒了一屋子或滄桑或年輕的靈魂。
時光改變了很多東西,又好像什么都沒有改變。Ave還是那個我認(rèn)識的Ave。那時候,她是宿舍最酷的妞,短發(fā),球鞋,牛仔褲,走路帶風(fēng)?,F(xiàn)在的她微卷長發(fā),緊身牛仔,馬丁靴,又酷又颯,摘掉了眼鏡的雙眼比夜空中的星星還要亮。生長在浙江,求學(xué)在云南,打拼在珠三角,這個紹興姑娘就像成都街頭驚鴻一瞥的三角梅一樣,熱烈而明媚,堅韌而頑強(qiáng)。此前她深耕在佛山,在家居建材行業(yè)做出了不小的成績。去年她重心開始放在家庭,并遷居成都,一邊陪伴家人,一邊念書,間或打理生意。因?yàn)橄壬浅啥既?,親友大多也在成都,Ave的遷居之路并沒費(fèi)什么周折,在成都后花園安居似乎也沒費(fèi)什么周折。但Ave很清楚地知道,她可不是來養(yǎng)老的,她的征程是要在蜀地創(chuàng)出一片自己的天空。這是一名新成都人的覺悟。從東南到西南,從陶藝之鄉(xiāng)來到這錦官之城,她攜著珠三角溫?zé)岬娘L(fēng),一頭扎進(jìn)蜀中,將她蓬勃的生命力植進(jìn)這片同樣溫潤的土地。
生命就是一場又一場的遷徙吧。這個夜晚,我忽然想起多年前看的紀(jì)錄片《遷徙的鳥》,時至今日我仿佛還能聽見飛翔的鳥兒撲棱翅膀的聲音。我又想起另一個人。同樣是以成都為終點(diǎn),同樣千里奔赴,那一次的路線完全不同,而且是異常艱辛的跋涉。一千三百年前,杜甫發(fā)秦州,經(jīng)同谷,走祁山古道,穿劍門關(guān)入成都府。歷史記載不過寥寥幾筆,真實(shí)的情況卻是,那個寒冷的冬天,年近五十歲的杜甫攜家人從甘肅南下,輾轉(zhuǎn)來到成都安家。說是安家,其實(shí)是丟了左拾遺的公務(wù)員職務(wù),無處可去,一路流亡到成都投奔朋友。后來就像我們知道的那樣,在好友嚴(yán)武的接濟(jì)下,杜甫結(jié)廬于成都西郭的浣花溪畔,一間簡陋茅草屋,讓他飄零的一生得享四年安逸歲月。
我們是在第二天午后去往的杜甫草堂。門外車流呼嘯而過,一墻之隔便是滾滾紅塵,但這里仍是游人最愛的城市秘境之一。正是蜀中秋日常見的氤氳氣色,天空透著一種電影中常見的不那么真實(shí)的青色,那是一種飽蘸情緒的色彩,仿佛所有的孤獨(dú)、深邃和寧靜,都醞釀其中。但孤獨(dú)只屬于草堂,并不屬于游人。燙著泡面頭的嬢嬢抱著牙牙學(xué)語的小孫子,笑得一臉滿足;穿校服的小學(xué)生跟著講解員,列隊而行;長得很相似的一家三口在水池邊歡快地喂錦鯉。我從沒見過那么胖的錦鯉,從頭胖到尾,肚子圓得幾乎要游不動。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燭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人們偏愛杜甫,也懷念杜甫,只是隔著一千年時光的帷幔,一腔偏愛和懷念無處安放,便都傾注在一池游魚身上,仿佛每投喂一次,就離少陵更近一點(diǎn)。我想,一定是這樣的。
草堂安逸,游人穿行其中,像一幅畫,那畫在青色天幕下緩緩展開,人們從畫里走進(jìn)去,又走出來,仿佛因?yàn)榻K于能一睹當(dāng)年詩圣生活的場景而心滿意足。
而我站在茅屋故居門口,為什么幾乎要落下淚來呢?杜甫草堂聽起來詩情畫意,其實(shí)是杜甫自己蓋的茅草屋啊。縱然浣花溪水如桃花源一般,但杜甫并不能從此盡享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詩意之外,更多的是“布衾多年冷似鐵”,以及“床頭屋漏無干處”,甚至茅屋還時不時為秋風(fēng)所破。我們今天看到的杜甫畫像,總是一副愁苦枯槁的面容,就像從未年輕過。人們覺得他活得窩囊,叫他老杜,帶著幾分同情,幾分愛憐。窩囊是生活的殘忍,卻不是杜甫的選擇,縱然窮困潦倒,他也總能在一片枯寂中,找尋到微小的美好。那個春天,他站在四面透風(fēng)的房子里,看著外面細(xì)雨紛飛,清瘦的臉上露出微笑,詩興戰(zhàn)勝了饑寒,他想著要記錄下這個美好的夜晚。“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燭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就算雨水從屋頂?shù)拿┎萆蠞B漏進(jìn)來,淋濕了被子,也打濕了他花白的頭發(fā),他依然熱愛著這座親愛的錦官城啊。因?yàn)闊釔?,因?yàn)橛袎粲欣硐?,因?yàn)槭冀K心向光明,我堅信,杜甫從未老去,一生都是少年郎。
我和Ave走在草堂林蔭道上,天很青,風(fēng)很輕。走到立有杜甫雕像的草堂博物館,Ave說你幫我拍張照吧。我舉起相機(jī),看到風(fēng)吹起Ave的長開衫和頭發(fā),她笑起來,不施脂粉的臉,動人極了。那一刻Ave和少陵一樣,在我心里光芒萬丈。
光芒屬于追夢的人,也屬于這座城。古老的錦官城,目睹了多少隱秘的夢想和堅守,以及遷徙的故事。千年前和生活有關(guān)的那場遷徙早已畫下句號,今天與夢想有關(guān)的遷徙,一直在繼續(xù)。人生的追尋以及堅守,意義到底是什么?時間,是唯一的答案。所有的悲苦和歡欣,都像草堂屋頂那枚茅草一樣,無聲地消失在時間的密林之中,而我有幸還能在十多個世紀(jì)后重新體味那個少年郎的世界。
那晚在二麻酒館,Ave朋友問我,你從哪里來,當(dāng)時我顧著喝酒,沒有回答他。后來我想起我和Ave喝茶的那家店,名字叫客從何處來??蛷暮翁巵??真是句叫人憂傷的話呢。
詩意的棲居,是生活態(tài)度,是生活方式,更是生活追求。
小隱在山林,大隱于市朝,所謂的結(jié)廬在人境,便是在紅塵之中,找到一份寧靜和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