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晴
目前,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認識到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的優(yōu)勢和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對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還是很茫然。本文以譯林出版社《鐵路少年》(簡讀本)一書的閱讀教學實踐為例,探析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一般而言,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可分為四個步驟:導讀—自讀—深讀—展讀。
The Railway Children(《鐵路少年》)是一部關于美好心靈和逆境成長的感人故事,適合初二年級學生閱讀。導讀是開展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并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名著閱讀方法。
閱讀前動機的激發(fā)對閱讀起著關鍵作用,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1]教師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名著的閱讀欲望,把學生引進讀本。
【教學片段】教師首先讓學生看名著簡讀本的封面,并提問:What did the children want to do?How do you know?第一個問題意在鼓勵學生大膽預測;對于后面的追問,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教師并不作正誤判斷,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和驗證預測的欲望。
接著,教師問學生:Do you know why the book is called The Railway Children?教師鼓勵學生在名著的作者簡介部分去探尋答案。
最后,教師引領學生閱讀名著目錄并鼓勵其大膽預測各章內容。學生自由發(fā)言。
【策略分析】作品名和目錄是名著主題和內容的高度提煉。學生進行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時,應先從封面、作品名、背景信息、作者簡介、目錄等開始。本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利用名著讀本的封面、圖片等非語言信息鼓勵學生對故事進行大膽預測,不僅靈活地培養(yǎng)了學生“看”(Viewing)的技能,而且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基于作品名和名著目錄的活動設計,旨在啟發(fā)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開啟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的大門。
【教學片段】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試讀第一章,讀完后,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些閱讀方法。
(1)做好閱讀旁批。教師借助PPT 向學生展示如何在閱讀時做旁批,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適時的圈畫,并把閱讀時的感受、困惑、質疑或心得注釋于文字旁,或寫在便利貼紙上貼于適當處。
(2)處理生詞障礙。生詞容易給學生帶來心理焦慮。在名著閱讀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處理生詞障礙,如:查電子詞典、翻閱附錄詞匯表、求助他人等,但特別要鼓勵學生在語境中猜測和感知詞匯。
比如,第一章中有如下一句:Their father was able to pay for a cook and a maid,so their mother did not have to do a lot of housework. 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上文中的熟詞cook 大致猜測maid 的詞義。教師也可因勢利導,讓學生明白即便不能準確猜出該詞的詞義,但它并不影響對所讀內容的理解,不要因此而焦慮。
(3)使用讀書卡片。教師指導學生合理使用讀書卡片,作為引導和評價學生閱讀過程的方法和媒介?!惰F路少年》(簡讀本)書后附有評價手冊,每章的評價由故事的發(fā)展脈絡、細節(jié)、詞匯、概要四部分組成。據此,教師可以制作如下讀書卡片。
Book Name:Chapter:Finish time:Main characters:Vocabulary& Phrases:Sentences:Summary:My favorite part of the chapter:My puzzle(s):
【策略分析】本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利用英語名著的開篇章節(jié),通過師生同讀小說片段,指導學生學會如何適時去做閱讀旁批、處理生詞、正確使用讀書卡片等,不僅為學生后續(xù)的自主閱讀做了有效示范,也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以開篇章節(jié)作為導讀素材,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熟悉故事設置的情境和人物角色,為之后的順利自讀鋪好臺階。
對學生來說,只有真正通過自我閱讀和思考感知閱讀的樂趣,才能實現從閱讀能力到閱讀素養(yǎng)的轉變。[2]在導讀的基礎上,教師應通過一些措施確保學生真正自我閱讀。
自讀策略:構建小組,自讀互助互促。
構建合理的閱讀小組對于促進自主閱讀順利進行相當重要。構建閱讀小組時要盡量考慮到學生性別、性格、英語學習能力等多種差異,以便小組成員更為有效地進行互助、交流、督促或評價。
學生除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名著閱讀,教師也可利用每節(jié)英語課的前10 分鐘讓學生自讀名著。比如:《鐵路少年》共9 章,每章節(jié)長度差不多,可建議學生每天讀1 章。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閱讀情況,把握并調整閱讀節(jié)奏,認真完成讀書卡片。閱讀小組每天交流讀書卡片,組長借助書后評價手冊及時做好評價記錄;教師每兩天檢查讀書卡片,了解班級整體閱讀進度和閱讀效果,并收集整理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典型困惑,作為后續(xù)名著閱讀教學的備用資源。
【策略分析】教師通過閱讀小組構建英語名著閱讀環(huán)境;通過制訂閱讀計劃,引導學生有序閱讀;通過課堂10 分鐘給學生自讀,確保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實效,并保持了閱讀和思維的連續(xù)性;通過利用書后評價手冊和讀書卡片引導學生自我檢測、持續(xù)反思、微調策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閱讀者。
英語名著閱讀進入了最為關鍵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深讀。英語名著深讀課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回歸作品,細讀文本,品讀語言之美,探索字里行間的信息,體會故事人物的細膩情感。
【教學片段】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文本片段并說出理由。對于文本的鑒賞,學生從寫作手法(如對比)、環(huán)境描寫、細節(jié)刻畫等多個維度展開。比較典型的一個賞析視角便是通過人物對話及語言描寫,揣摩文字與文學所傳遞的豐富的內涵及深刻的情感。
比如,某生最喜歡的文本片段是:爸爸被帶走,媽媽和孩子們不得不從倫敦舒適的房子搬到鄉(xiāng)下的小房子里。母女對話如下:
Roberta:Can we light a fire,Mother?
Mother:No,dear,it’s summer,and coal is expensive. We can’t afford to have fires in summer even though the evenings are cold.
而當Phyllis 想把黃油和果醬涂在面包上,媽媽說道:“You can have jam or butter,but you can’t have both. We can’t afford it.”
以上片段中,作者運用樸實的語言刻畫了故事人物在鄉(xiāng)下艱難生活的場景,這種艱難不僅表現在物質財富上的巨大落差,而且有適應新生活時情感和心態(tài)上的痛苦調整與磨合。這些語言使讀者深刻體會到母親的復雜心理:對生活的無助,對孩子的憐惜,同時也有為孩子的理解而感到無比的驕傲。
【策略分析】英語名著閱讀過程中,由于知識儲備、語言能力、閱讀喜好、解讀視角等多方因素影響,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閱讀體驗和別樣的閱讀發(fā)現,教師應鼓勵學生分享這些寶貴的體驗和發(fā)現,引導他們用心去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感受故事人物內心的情感漣漪。在讀懂名著情節(jié)的基礎上,學生的審美品位也在審美體驗中得以提升。
【教學片段】英語名著深讀教學中,可以借助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教師預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思維品質,如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出發(fā)點是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將這些問題轉化為教學資源。比如:在整本書的深讀課上,有學生提出以下問題:Why did the children wave to the train?/When they met trouble,they always thought about writing a letter to the old gentleman.Why?
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小組討論時間,鼓勵大家相互解疑,發(fā)表觀點。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自己設計的一些問題,鼓勵學生進一步深度閱讀、思考、評價、交流。比如:What do you think the old gentleman means to the three children?/ Who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to the whole family?Why?
【策略分析】閱讀是一種積極思維的智力活動過程。讀者在閱讀時需要對文本信息進行提取、概括、推理、批判等思維活動。發(fā)展學生多種思維品質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發(fā)展思維、啟迪智慧是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價值。[3]閱讀是讀者與文本、讀者與作者、讀者與故事人物對話的過程,對話的過程其實也是彼此思維相互碰撞的過程。在英語名著深讀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樹立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對文本的理解程度。
【教學片段】教師引導學生歸納作者通過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What does the writer hope to express in the story? 以下是部分學生的回答:We should learn to trust each other! /We should learn to love family members. /Beautiful soul can bring us happiness,hope,good luck,friendship...
教師接著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從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究、發(fā)表見解:①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se children? Why?②Who is your favourite character and why?③We will meet many difficulties in our real life,are they good for our growth? Why or why not?...
【策略分析】英語名著閱讀離不開對作品人際意義的關注。學生讀英語名著時,既要能“讀進去”,也要能“走出來”;既要理解作品表面上講了什么,也要感悟作品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教師應引導學生推斷作品的主題意義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鼓勵學生基于文本,聯系實際,適當延伸,敢于創(chuàng)新,理解作品的文化內涵,把握名著的主題精髓,提升整本書的鑒賞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展讀策略:自主展演,分享閱讀收獲。
展讀課前幾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決定課上要展示的內容和形式,教師可提供必要的建議或幫助。展讀課上,有的小組改編并表演了名著的部分章節(jié),有的小組給電影《鐵路少年》的某一片段進行英語配音,還有的小組展示了故事續(xù)寫。
【策略分析】常見的英語名著展讀活動有:制作名著推薦海報、繪制思維導圖、戲劇表演、電影配音等。名著展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小組合作、展示等豐富多樣的英語學習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內化知識、提升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溝通和協調的能力。學生在準備和展示的過程中,體驗了跨文化背景下的人際溝通藝術,也體會了閱讀帶來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總之,在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示范閱讀引領、可操作性的教學設計和合理的教學活動,教師是督促者和管理者,更要做導讀者和伴讀者。此外,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是進階的過程。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把整本書閱讀納入教學計劃之中,克服盲目性、隨意性和不確定性,讓學生有時間真讀書,讀整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