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佳音
摘要:與讀者互動、互通,是少兒期刊的編創(chuàng)者常議常新的話題。如何能讓雜志成為媒介,將這一端的我們與那一端的孩子們連通起來呢?怎樣讓小讀者在閱讀我們的雜志時,像是打開一扇小窗一般,聽到我們想對他們講的話?我們想對小讀者們說的話,又怎樣才能“準確投遞”呢?本文在與期刊小讀者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思考,并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關(guān)鍵詞:少兒期刊;編讀互動;編輯思考;欄目創(chuàng)新
1扇小窗
從事兒童書刊出版工作的人,每時每刻都不可能忘了自己的受眾是誰——當我們的讀者是孩子時,作為編輯的幸福感往往會倍增。但同時,我們又要時刻謹記蹲下身來,不僅要喚醒內(nèi)心中未泯的童心,也要把小讀者當成獨立的人來尊重。
當我作為一本少兒科普雜志的主任編輯時,就策劃過這樣一個與小讀者對談的欄目。為了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我的情誼,給參與有獎問答的孩子們寄禮物時,我常常附上一張手寫的短箋,在里面工整地寫下孩子的姓名以及對他/她想說的話。做這件事是我在日常忙碌工作中相當享受的部分,甚至寫下孩子姓名時,我會在頭腦中想象這孩子的樣子,然后像是他/她就坐在我對面聊天似的,寫上感謝及祝福。我希望孩子在讀短箋時也能想象我就坐在對面的情景。
后來,我們有了自己的網(wǎng)絡(luò)店鋪,有獎問答的獎品變成了購書代金券,發(fā)放這種代金券也不再通過郵寄的方式——用誰都有的手機輕輕敲幾下,對方就收到了。我失去了給孩子們手寫短箋的理由。
我于是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能讓雜志成為媒介,將這一端的我們與那一端的孩子們連通起來呢?怎樣讓小讀者在閱讀我們的雜志時,像是打開一扇小窗一般,聽到我們想對他們講的話?我們想對小讀者們說的話,又怎樣才能“準確投遞”呢?我想到了在雜志上開辟一個欄目,專門留給想對孩子們說的話,就做成信箋的形式。
2“愛的哲學”
在雜志上開辟這樣的欄目早就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只要當過小孩子的人都差不多應(yīng)該知道冰心寫給小讀者們的那些信。那是1932年發(fā)表在《晨報》上的一些通訊。她那時候遠渡重洋到美國去學習,便把沿途所見所感寫成了信箋,發(fā)表在“兒童世界”專欄中。她的筆觸細膩,感情真摯,還常常跟孩子們說些“掏心窩子”的話,讀起來就像個親切的大姐姐從遠方寄來的家信。
很多文學類的刊物會有“卷首語”“編輯的話”等類似的欄目,但是科普刊物中類似的欄目較為少見。科普刊物一般言簡意賅,以科學性和趣味性為主,自然就少一些感情色彩。可我覺得,給孩子看的科普刊物,這樣的感情色彩是必須要有的。一本科普雜志理應(yīng)倡導(dǎo)讀者熱愛科學,但孩子們之所以要關(guān)注科學、熱愛科學,不應(yīng)該僅僅是因為科學很有趣或者很有用,更多的,應(yīng)該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關(guān)注,對生命、對自然界、對人類命運的關(guān)注——這正是一本少兒科普刊物所應(yīng)該具備的感情色彩,也是我們雜志一直以來的基調(diào)。
3星系核心與多維世界
作為一本科普刊物,我們的內(nèi)容非常重視“多元化”。
但是,每期雜志都有它的核心,就像一個恒星系統(tǒng),無論空間內(nèi)散布的是行星、矮行星,還是衛(wèi)星、星系天體,它們都有一個星系核心——恒星。恒星是這個星系的引力之源。星系內(nèi)各天體的構(gòu)成、樣貌、過去、未來,都與這顆恒星息息相關(guān)。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也絕不止兩個維度,一個結(jié)果通常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我們的生命,不止是由三個維度的空間構(gòu)成,還有時間,甚至更多我們的思維所無法理解的維度。
當孩子們翻開一本雜志時,他們當然可以只是簡單地瀏覽,或者只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或者每一篇都很仔細地讀過卻不知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或者搞清楚了這些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卻不知道這些與他們自己有什么關(guān)系。他們大概不會意識到,這些內(nèi)容之間有一個最重要的聯(lián)系就是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這個世界,而他們自己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4與小讀者對談
于是,這個欄目的名字就叫作《你好,小讀者》。如此一來,我們每期都有了給小讀者寫信的機會。在信中,我們向小讀者們致以問候,關(guān)注他們的狀況,順便也講講自己的近況、所見所感、編輯部的趣事等等,當然,還會在信中為孩子們梳理當期雜志的內(nèi)容,結(jié)合新聞趣事,歸納核心主題。一方面令孩子們對當期雜志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增進了編讀之間的感情。
很快,這個欄目就起到了統(tǒng)領(lǐng)全刊的作用。每一期在最初的選題策劃階段,編輯們就定好了該期雜志的核心主題,然后搜集信息、組稿,最后補充其他內(nèi)容。而《你好,小讀者》則在所有稿件全部完成編輯后,再總結(jié)性地編寫。
每一期雜志的編寫,都像是建造一棟房屋。而《你好,小讀者》欄目則像是一扇小窗,我們透過小窗與小讀者們對話,好讓他們在進了屋子之后,知道每一個房間的用處;也讓他們透過這扇小窗看看外面的風景,那是建造者們送給他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