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
摘要:本文從分析學生實際和體育學科特點出發(fā),提出“快樂式”、“合作式”、“典例式”、“點對點”式等體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思路。
關(guān)鍵詞:創(chuàng)新模式;小學體育;教學水平
1小學生及小學體育課程特點
1.1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
從體育科學的角度來看,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從心理特點上來說,普遍表現(xiàn)為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但注意力轉(zhuǎn)移快的特點,對新的事物往往具有較高的興趣,而一旦進入重復乏味的情境就很容易失去興致;同時,小學生喜歡抱團活動,更傾向于參加互動性強的體育運動。從身體特點上來說,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guān)鍵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方面都尚未發(fā)育成熟,同時由于正在發(fā)育,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通過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能夠幫助學生加速攝入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更好的培養(yǎng)身體素質(zhì)。
1.2小學體育課程特點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心理特點和身體特點上具有十分明顯的特征,因此,在小學課程設置中,也充分適應了學生的這些特點??傮w上呈現(xiàn)出低齡性、生動性、引導性的特點。低齡性,指的是體育課程充分適應低齡學生的特點,在教學模式上更多的采用低齡學生普遍喜歡的游戲互動的形式,以及基礎性較強,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活動內(nèi)容。如跑、跳等。生動性,指的是在小學體育課程的安排上,特別注重與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相結(jié)合,把“趣味”放在了教學的首要位置,把技術(shù)層面的教學內(nèi)容放在次要位置,更加凸顯的是學生在體育課程中體驗到運動的快樂,掌握基本的運動知識。在形式上也十生動活潑,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度,比如經(jīng)常性舉辦各類互動游戲和活動等。引導性,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啟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態(tài)度,鍛煉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和健康的心理人格。
2以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方法策略
2.1開展“快樂式”體育教學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三分鐘”熱度的情況,比如,在學習球類運動時,起始階段,學生們學習的熱情普遍高漲,但隨著課程的深入,一些學生漸漸感到乏味,失去了興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師不注重課堂的控制,在教學課堂的組織過程中存在著僵化思維,沒有很好的做到靈活、機動。另一方面,與學生的心理特點密切相關(guān),隨著對球類運動的熟悉,一些學生就失去了原來的好奇心,并且隨著枯燥乏味的重復練習,學生的注意力逐漸減弱。因此,在體育課程的安排上,我們要立足學生“低齡化”的特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愉悅、放松的學習氛圍。
2.2開展“合作式”體育教學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普遍存在著“抱團”傾向,相同條件下,往往對群體性活動更感興趣。因此,在體育課程設計中,有針對性的多創(chuàng)設一些群體性活動,在學生開展群體互動的同時,注重對學生交流能力、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比如,在組織足球教學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組開展“射門游戲”,劃分若干個小組,采取一組派人防守、一組集體射門的形式,交替進行,進球多者獲勝。通過這種活潑生動的團體活動形式,使學生為小集體的成功而努力,既激發(fā)了活動熱情,也增強了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2.3開展“典例式”體育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每名體育教師都要同時面對幾十名學生,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加之每名學生都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性,“一對多”式的教學方法無法兼顧的每一名學生,這就有可能出現(xiàn)部分學生“掉隊”的情況。筆者認為,教師應當注重從學生中選擇“典例”,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一批技能掌握迅速、技術(shù)相對熟練規(guī)范的學生,并進行合理的分組,讓這些學生擔任組長,帶領其他學生一起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對其他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實現(xiàn)“一帶多”的效果,保障學生整體的學習質(zhì)量。
2.4開展“點對點”體育評價
每個學生個體發(fā)育程度不同、運動基礎不同,因而在體育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在體育教學評價中,不能對所有的學生使用“同一把尺子”,避免有些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挫傷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在體育評價的實踐中,教師應當采用“點對點”的方式,向?qū)W生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不到位,并有針對性提出提高體育成績或技能訓練的建議,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通過這種方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找到自信,帶著足夠的熱情投入到體育課堂中去。
3結(jié)語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應當立足于學生實際和體育學科特點,創(chuàng)新性的采取“快樂式”、“合作式”、“典例式”、“點對點”式教學模式,多維度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熱情,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宋帥.抓住小學體育教學特點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中華少年:教學版,2011(10):331-331.
[2]胡明光.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版),2011(5):194-195.
[3]張春生.淺談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特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