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彪
(作者系中共重慶市委當代黨員雜志社CQDK全媒體時評中心評論員)
站在江西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大型雕塑下,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紅軍戰(zhàn)士個個整裝待發(fā)、精神抖擻、英姿勃發(fā)的身影。
紅一方面軍經過一年的長征,自1934 年10 月中央蘇區(qū)出發(fā)時的8.6萬人,到1935年10月進入陜北時只剩6000人。中央紅軍到達陜北時,面對部隊嚴重減員的情況,周恩來說:“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留下樹身和樹根?!?/p>
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紅軍取得長征的最后勝利呢?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革命事業(yè)必勝的堅強信念!
要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當前,要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學懂弄通做實,要把愛黨信黨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固化好,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確保我們黨永遠不變質、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眼下,要把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進一步強化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確保政治上跟黨走、經濟上不伸手、生活中不出丑。在新時代,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勝的信念。不管某些西方國家如何遏制我們的發(fā)展、如何打壓我們的經濟、如何制造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我們都要堅持不惹事、但也堅決不怕事的做法,確保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順利推進。
為了救國救民,要有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要奮斗就會有犧牲。要干出一番事業(yè)就要付出代價。當下,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已經到了決勝階段,我們不能有半點馬虎和松懈。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不獲全勝不收兵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全黨上下都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智往一處謀。今天,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這些都是有開創(chuàng)性、艱巨性、復雜性的事業(yè)。為此,我們必須凝聚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對于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而言,更要努力做到刻苦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不停地向前奔跑。當前,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任務十分繁重,我們要發(fā)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怕困難、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帶領人民成功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
要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要開展好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改革開放教育,進一步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要讓大家深刻感受到“壯闊七十年、奮進新時代”帶來的新變化。要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擼起袖子加油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貢獻。要繼續(xù)認真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故事、講好共建“一帶一路”的故事、講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要讓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信念從來都不是自己生長的,信念從來都是要靠我們在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人生抱負中不斷強化的。對新時代共產黨人而言,“信念”二字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要,那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