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敏
我是一名小學退休教師,走在結對助學的關工路上,精心記錄著一個個回味無窮的故事。
2009年7月的一天,我無意間得知一對史姓的安徽兄弟隨父母來到長涇,因父母沒有結婚證,辦不了轉學證明。學期已開始,孩子卻住在父母宿舍里??吹胶⒆由喜涣藢W,我也是心急如焚。我立即去學校了解異地轉學的政策規(guī)定,一方面讓孩子的家長千方百計去補辦相關手續(xù);一方面和學校領導商量讓孩子先上學再補交手續(xù)。終于在一個星期后,孩子進了長涇小學讀書。安徽和江蘇的課本有差異,他們?nèi)雽W后的半年時間里,我經(jīng)常和他們的班主任老師溝通,了解學習情況,節(jié)假日為他們補課。我還經(jīng)常買一些學習用品或食品作為獎勵,他們學習進步很大,分別以優(yōu)異的成績升入長涇初中就讀。
老家在徐州的小孫同學是三年級隨父母轉學到長涇來的,是我的結對對象。突然有一天,小孫的老家突發(fā)了一件重大事情,對他疼愛有加的爺爺奶奶和太爺爺三人,一夜之中突然全部中毒死亡,這對小孫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孩子和父母匆匆趕回老家。三天后,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父母留在老家處理后事,小孫回學校了。那個階段,我不光為孩子安排好生活起居,還和小孫的班主任聯(lián)系溝通,組織師生幫助和安慰他;和學校政教處商量,請學校心理老師為其做心理輔導,讓小孫同學平穩(wěn)地渡過了難關。
現(xiàn)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小馮同學老家也在徐州,父母在長涇打工,他和兩個姐姐都在老家上學。爺爺奶奶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過分溺愛。當年小馮上一年級時,經(jīng)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老人管不了他。前年,父母只能接到身邊讓他上學。由于有了懶學的壞習慣,再加上語言不通,小馮的學習實在跟不上,孩子也厭學了。我分析了這些情況后,就幫助聯(lián)系了校外補習班,利用晚上為小馮補習功課打好基礎。另外,我還買了課外讀物,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每周都到學校了解孩子的情況,假日里陪小馮做游戲,每學期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兩次以上?,F(xiàn)在孩子的各方面有了長進,他父母不但安心上班了,還成為企業(yè)的骨干。
小韋同學是前年從徐州隨父母轉到長涇實小的學生,一開始,由于語言和習慣等地區(qū)差別,小韋厭學并不合群,學習跟不上去。我和班主任策劃組織“歡迎新同學”主題班會,讓她感到班級的溫暖,同學的親情。目前,小韋同學的學習成績已達到班級中等水平,并成為學校文藝隊的骨干。
我還和不少家庭困難的孩子結對,在物質上資助他們,在精神上鼓勵他們,讓他們能順利接受義務教育?,F(xiàn)讀初三的小仲,父親是一名聾啞人,且患有腿疾,母親不堪貧困離家出走。我和志愿者為孩子過生日,讓其參加夏令營活動,孩子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去年獲得了學校的“黑馬”獎。我還教育因賭博借高利貸的一司姓青年,并資助其兒子兩年的學習費用,直到該青年認真上班,家庭和諧為止。
記得德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米切爾·恩德有一部巔峰之作——《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我的夢想和希望是:堅定不移走關工路,用余生譜寫一部《永遠寫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