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格
請你認真觀察一種動物。先觀察它的外形,看看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再觀察它的動作。觀察動作要仔細,要有耐心,有時要反復觀察。比如小鳥吃食,公雞打鳴,鵝鴨鳧水,猴子嬉戲,鳥兒飛翔等。然后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為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適當?shù)卮虮确?。當然也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
【寫作指導】
★寫作前,細觀察,做記錄
寫作前,你可以思考: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是家里養(yǎng)的,動物園里參觀過的,還是大自然中遇到的?如果你想讓自己筆下的動物活靈活現(xiàn),寫作之前一定要認真觀察它的外形以及活動時的樣子,最好能反復觀察,了解它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不同表現(xiàn)。觀察的時候,別忘了做好記錄。
★寫外形,抓特點,明順序
在寫動物的外形時,要抓住它各部分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比如《翠鳥》一文中,作者就抓住翠鳥爪子是紅色的,羽毛顏色鮮艷,眼睛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等特點,描畫了一只美麗可愛的翠鳥。
★寫動作,用詞準,打比方
在寫動物的動作時,一定要準確地使用動詞,平時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詞句也可以靈活使用。為了給讀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還可以適當?shù)卮虮确?。比如《翠鳥》一文中,作者準確運用“注視”“等待”“蹬開”“叼起”“貼著”“飛走”等動詞,把翠鳥捕魚的畫面寫活了。再如,把飛行的翠鳥比作射出的箭,突出了翠鳥飛行速度極快,動作十分敏捷的特點。
★段與段,過渡句,巧銜接
段與段之間,可以合理地使用過渡句,這樣會銜接得更加自然。比如豐子愷先生的《白鵝》一文中,寫完白鵝高傲的姿態(tài)后,使用了過渡句“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這句話引出了下文鵝的叫聲、鵝的步態(tài)、鵝吃飯時的樣子等內(nèi)容。寫作時,你也可以試著使用過渡句,讓自己的文章前后銜接更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