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三春
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zhèn)初級中學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開學生的手、腳,不要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讓學生去模仿,教師要相信學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實驗,允許學生實驗失敗,鼓勵他們從失敗中找原因,直至實驗成功,要讓學生從實驗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但在放手實驗時,首先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實驗、去探究,把知識從實驗中體會出來,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這樣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實驗探索能力,應當加大力度重視探究性實驗的進行。例如實驗“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都是一些很好的,具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探索能力的實驗。在這樣的實驗里,我們老師不再是實驗的主體,而是一個指導者。做這樣的實驗,我們的任務主要是幫助學生們配置需要的實驗設備,同時對學生們在實驗中遇到的實驗困難加以援手。如實驗中出現(xiàn)的對比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蛋清液和清水液都沒有變色。我們就應當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是蛋清液已經變質,或者是滴加的試劑已經過期了,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問題。對其他“探究水果中是否含有維生素C”等其他類似實驗,學生們在掌握了一定的實驗技巧和實驗方法后,就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和探索了。這對于學生們的科學探索能力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教師可以開放實驗條件,允許學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實驗,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活化學生的思維。如在“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驗”中,有的教師課前布置學生每小組所用容器大小、水量、蘿卜大小要統(tǒng)一,對溶液濃度的控制不限制,然后觀察實驗效果如何?也可以不用塑料杯,用其他容器來代替;材料也可以用其他的諸如馬鈴薯等。這樣,實驗的條件開放了,學生設計的空間也就開闊了,從而激發(fā)和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欲望。學生在自主完成實驗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把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發(fā)展了智力,培養(yǎng)了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規(guī)范操作是進行實驗的基礎,而對實驗現(xiàn)象的認真觀察,是達到實驗的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操作,忽視觀察、分析。如在解剖鯽魚的實驗過程中,學生認為解剖完了,實驗就做完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實驗前編好實驗指導,要求學生預習實驗時準備好硬紙板,在一定的位置寫上鯽魚各器官、系統(tǒng)的名稱。做解剖鯽魚實驗時,先讓學生觀察魚的各種鰭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驟規(guī)范操作解剖,將觀察后的器官,系統(tǒng)解剖放在硬紙板寫好的相應位置上,并在實驗指導的空白處填上相應的結構及功能,教師檢查評分。我在下一節(jié)課前5分鐘小測驗,結果360名學生有18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這樣通過學生動手、動眼、動腦、觀察、分析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從新課程標準的角度來講,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教學,以便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生物知識水平?;诖?,在改進生物實驗教學現(xiàn)狀之際,應當注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選用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以便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在動手動腦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學會生物知識,同時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植物的細胞及細胞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不同植物及其細胞,讓學生對細胞感到好奇,進而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不同植物的細胞不同呢?進而鼓勵學生帶著問題來植物細胞及細胞器實驗,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其中,認真觀察,嘗試解答問題。
新課改要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對探究實驗的設計盡量做到了這點。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要,但不是說教師就完全撒手不管,教師應起主導作用。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應以指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在實驗室來回觀察探視。對實驗中的問題,教師要摸清是個別的還是共同的,都要及時提示和點撥。教師既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要加強對整個實驗的目標控制。特別是探究過程中對照實驗的設置,變量的控制和把握。有時要重復實驗來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都離不開教師的幫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主要方式。我們應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在教學中不斷探索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