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方向,
索引我目光的方向,
愛的恩澤就在腳下。
我具體出生在哪,到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一直認(rèn)為這事不重要,也不是啥重要人物,所以也沒人幫我關(guān)心這事,我也從來沒有一本正經(jīng)向爸媽問過。
時至現(xiàn)在,在我的記憶里,我家曾經(jīng)搬遷過好幾次。我對我家第一個住的地方的記憶,是多倫縣大河口公社的兩間土房,那時我大約四五歲。再往前在哪住過沒有一丁點印象,只聽大人嘮嗑說起舊事時好像是住在縣城什么佛殿跟前,好像跟一個叫“三瘦”的人有關(guān),說他有那些房子的地契,又好像跟誰誰家住對面屋,我覺得我應(yīng)該出生在那。后來我去過那個地方,沒感覺,很陌生,那地方可能也只有母親心存更多更深的烙印和觸動。她曾經(jīng)向我們提及過在那里的一二樁事,從她的表情、眼神和嘆息里,我知道佛的慈悲并未撫罩過她的身上。我不想聽,原因是她有余悸、兒隨母心。
讓我暫且將我第一個家定格在那兩間土房,矮矮的,房頂上立著幾根稀不楞登的干草,我登高望遠(yuǎn)尋找天邊時踩過幾個窟窿,天上下雨屋里也下雨。院子里用石塊和泥巴堆砌的墻也是矮矮的,一蹭一身土。窗戶也很矮,外面油漆剝落的木制窗框上,有鑲著整塊玻璃的,有玻璃中間粘著一線膠布條的,也有糊著一層麻紙的,我也經(jīng)常用手指蘸上唾沫透一圓圈,當(dāng)做獨眼望遠(yuǎn)鏡瞄著比家再遠(yuǎn)的地方。大門是木柵欄綁做的,向上一提再往外一推才能進人的那一種。進屋的門也很矮,大人進出時得小心門框碰你的頭,里屋門上掛一門簾,既不遮風(fēng)也不擋雨,只是方便了擦手用,下面有道離地面幾公分的門檻,平著走也會絆跟頭。屋里的墻壁是用水?dāng)嚭蛽v碎的石灰刷成一綹一綹白色的,不管刷幾層也蓋不住潮濕的土腥味。屋頂滿是油墨味的報紙,小時候也假裝躺在土炕上仰著禿頭看幾個大黑字,裝著以后一定會很有出息,騙得大人幾句虛榮的夸獎。其實心早飛了。兩間土房前面不遠(yuǎn)有一條沙石公路,向東進入河北,向西大約40里進入縣城,公路上老長時間才有一兩輛破車,嘎吱嘎吱地碾著那時的歲月。
家雖小,外邊的天地卻很廣闊,背靠著大山坡,向后山走很遠(yuǎn)之后很遠(yuǎn)還是山坡,總看不到頭也走不到頭,不像現(xiàn)在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就能達(dá)到目的?,F(xiàn)在想想其實也不大不遠(yuǎn),只是自己眼兒小腿兒短。山坡上生長著很多種植物還有大樹,和鄰家?guī)讉€搗蛋鬼經(jīng)常去爬樹搗鳥窩、刨酸姜、摘地瓜,有時看見遠(yuǎn)處有一個大點的動物,我們說是狼,便慌張地一手抓緊當(dāng)做褲帶的繩頭,撒腿就跑。我喜歡這個地方,一口深的水井黑得像眼睛,沉得揮也揮不去。
這個家我長大若干年后專門去找過,地還是那塊地,地上的一切已經(jīng)面目全非,聽不見了那時的柔風(fēng)細(xì)雨以及那時凜冽蕭蕭的風(fēng)吼和大雨滂沱的雷鳴,黑色的炙熱的躁動的柏油街道上只多了一份高跟皮鞋“咔咔咔”扎地的聲響。
我懷念那時不知哪天下過的一場大雪,白白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絨得像棉花。
忘了那年的什么節(jié)日,天熱,一定是夏天。媽給哥和我每人做了一件新的小花上衣,是的確良布料,白的底上面印染著一朵朵有著兩三種顏色的小碎花,穿上去涼涼的,很好看。我媽是公社學(xué)校的臨時教師,我們還小都沒有上學(xué),因為沒人看管,有時也隨她到學(xué)校里混日子,有時也會認(rèn)幾個字回來。我和哥穿著花衣的第一天,是我能夠記起這件衣裳的唯一記憶。
那天我和哥混在學(xué)生早操的隊伍里,他站在最后一排,我又站在他的后面。“下蹲運動,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大喇叭里喊,我倆聽不懂是啥意思,只能仿照著前面大孩子的動作,向前伸著胳膊顯擺出閃花的袖子,身子一上一下總是慢半拍地起伏在人群里。那是我生來第一次,有害羞害臊的感覺,一來小花衣裳是女孩才會穿的,二來因為第一次穿著這么亮堂、這么完整,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我生來搗蛋,整天灰蒙土臉,也不知道那次是否真的有過臉紅,還是有被土給擋住了。只是現(xiàn)在媽跟我形容這情景時,泛黃憔悴的皺巴臉上才有紅色,并且笑得像小孩兒一樣綻放了開來,更像我小花衣上面被陽光照耀的小碎花。
我想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媽看著我倆的那一刻,她的臉也一定是紅潤的,那時她還年輕。
再好看的花衣總是要卸下裝起來,就好像平淡的日子里總該偶爾有什么點綴一下色彩,才會讓你對未來有更多的渴望。
哥哥還好,我小時候就鼻涕橫流,特別是在冬天,因為冷,我那鼻涕更大限度地發(fā)揮了潛能,清鼻涕一個勁兒地往下流。我咋也算是有本事,就那么使勁一吸溜便可搞定,免得被大人看見遭挨罵。每年我都穿著媽手工縫做的,黑色棉布料里絮著厚厚棉花的大棉襖過冬?!坝诌^河啦!”大人在喊,我趕緊再那么一吸溜,隨即彎起胳膊順勢從左向右再從右向左往棉襖的袖頭上一抹便已大吉。這一技藝,無論多么疼愛的溫馨提示,還是狠狠地擰我的鼻子,我都仍然一直堅持到長大。后來我都?xì)w咎于那時的天太冷。
久而久之這么抹來抹去,袖口的那一部分黑布便更顯得黑亮了,并多了一層光溜溜、滑溜溜的硬殼,我那惡心的袖口我偷偷地用舌尖舔過,咸咸的、還有點酸。由于棉衣沒有外套,整件又不好拆洗,這一孩提時代偉大的創(chuàng)造,卻給每天忙于洗衣做飯干活操心的我媽帶來了極大困擾。一天早上,我在暖被窩里鉆出來,發(fā)現(xiàn)棉襖的袖口上多了一截淺藍(lán)色的布套,是用針線縫上去的,整體顏色還算協(xié)調(diào),也可以拆下來隨時換洗。
“這回讓你再給我臟?!蔽覌屨f。
那時的冬天比現(xiàn)在的冬天冷,但冷的干脆,不裝不做作,也不跟現(xiàn)在人一樣忽冷忽熱。小時候那幾年的冬天,真冷!屋內(nèi)的墻壁也冷,沒有陽光,是潮濕的,還掛著冰碴。只有媽給我們在爐火旁烤尿濕的棉褲時,散發(fā)出尿臊氣的爐火是暖和的。
我的淘氣,我的搗蛋,我的不省心。那天傍晚,媽終于向后山走去。那幾天姑姑也在我家,說這回可悔啦,讓你們氣的你媽離家走了。過后知道是嚇唬我。
我鼻涕一把淚一把一塌糊涂,心怦怦跳,往日那個“土匪”的硬頭腿也軟了。黑乎乎的山坡,黑乎乎的樹叢,我唯一能找到媽的能力就是不停地走、不停地“媽——媽——”地喊,希望她會突然站在我找去的方向的哪個地方。月亮出來了,樹葉嘩嘩的也幫我喊。走著走著、喊著喊著,迷迷糊糊,像是做夢,我媽在一棵樹的后面出來了,摟住我,哭了,然后牽著我的手朝著杏黃的燈光走去。這事以后,我知道這輩子我不能沒有媽,我們也是媽活著的唯一希望。就像黑夜里點燃的煤油燈光。
她疼愛我們,直到現(xiàn)在也有時說,你們小時候真可憐。我覺得真的可憐的是我媽。印象里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哭,準(zhǔn)確地說是哽咽,人生最難受的哭,不是嚎啕,是壓在心底無論如何強忍著也不能放出聲的哽咽。我無法用文字表達(dá)這種哽咽背后撕心裂肺的辛酸與委屈。
也許——這都過于簡單。
我一直在努力想把父母,特別是我媽對我們這一生的恩情、恩重、細(xì)膩的關(guān)愛從小到大一一梳理,但怎樣的努力都是白費,年年歲歲我怎么理得清!我們對父母做的也只有懺悔!
佛陀說:
“假使有人,為于爹娘,手持利刀,割其眼睛,獻(xiàn)于如來,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jīng)千百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時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經(jīng)千百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那天一大早,我和哥從熱乎的被窩里被大人叫了起來,那天是陰的,清冷的還刮著風(fēng)。洗完臉穿好衣服,我媽還特意將我和哥的襖從上到下往平坦了捋了捋,然后在兩個人胸前用別針各戴了一朵小白花。爸媽臉色嚴(yán)肅而莊重,沒有一句話,便領(lǐng)著我們走出家門口。我和哥不知道這是要干嘛,只是很乖地跟在大人后面,把冰冷的手縮在袖筒里到了公社房子?xùn)|側(cè)一面的空地上,那里已經(jīng)排列了幾隊人,每個人胸前都戴著和我一樣的小白花。那一天像是被老天爺安排好了似的,每個人都注定不會有快樂的事。沒有人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也沒有人告訴我應(yīng)該怎樣怎樣,我卻像是被什么控制了一樣,突然乖乖的。一種低沉的樂聲不知道從哪放了出來(長大后知道那是哀樂),看到人們都低下頭,一片靜穆,除了冷風(fēng),還有冷雨。
長大后知道那是1976年9月9日(農(nóng)歷八月十六)的一件大事,也是長大后才知道那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重要日子。
快要吃晚飯的下午,媽坐在外屋灶臺前拉著風(fēng)匣,呼呼地吹起火苗舔著大黑鐵鍋的鍋底,木制鍋蓋四周的縫隙間蒙了一圈泛黃的紗布,整個灶臺上面冒著熱騰騰的蒸汽,屋里彌漫著玉米面和土豆白菜的混合味。我在旁邊幫媽隔一會兒地往灶膛里添柴禾。
人有時可能還有什么欲望在某一時候比吃飯還重要。我正餓著等著飯熟了媽好快點揭鍋,突然院外面一陣亂哄吞噬了我的等待。完,我魂兒丟了似的從外屋坑洼的土地上跑了出去?!鞍?!叭!”鄰家?guī)讉€和我差不多大小的搗蛋鬼,正手舉著和什么二十四響大肚盒子一樣的槍,瞇縫個眼瞄著一處物件打射著子彈。這槍我在電影里見過,是媽懷抱著我弟一手牽我哥一手牽我,在已近黑天時去公社附近的一個露天大空地上看的那場電影,那年哥七歲、我五歲、弟一歲,去公社也有老長一段路,媽的,不知是誰家的兩三野狗在路上不停地圍追扯腿,我媽懷抱我弟又把我倆攏在一起,一邊向前快走一邊向后甩腳。
那響聲叫個脆,那響聲簡直就是個勾魂鬼。心想我要是能有這么一把,就再也不用趴在大路兩側(cè)的坑邊上,拿著死呼嚕的木頭棍子瞄著等了半天才過往的大汽車瞎叫喚了。“八塊”,鄰家孩子每人買了一把。
我怕這流動商販一會兒走遠(yuǎn)了到其他什么地方去,我快跑回了家,媽正在準(zhǔn)備揭鍋,由于蒸汽燙得太過撩手,看見她迅速地揪開圍在鍋邊的紗布,又猛地一下掀起鍋蓋點著手指找那蒸飯篦子兩邊的麻繩。
“媽,外面賣槍呢,還能打子彈?!闭f完我乖乖地立在灶臺的邊上,悄悄觀察著她的表情。
“董一凡他們都買了,一人一把?!笨此龥]吱聲我又拿別人說事。她不說話不是沒聽見。
“多少錢?”
“八塊?!蔽艺f。八塊是什么概念,是大錢還是小錢我不知道。
“你去問問拿莜麥能換不?”我轉(zhuǎn)身跑出去又興奮地跑回來:“能換呢,但不知道得多少斤?!?/p>
原以為媽說的拿莜麥去換是真事,沒想到小商販的同意卻出乎我媽的意料,給她的不是驚喜而是失望,再后來才明白無論是怎樣的結(jié)果都是就此打住。
屋內(nèi)的蒸汽早已散了去,清晰地看見她猛地又坐在那個矮矮的中間有凹陷的小木凳上,又拉起了風(fēng)匣,我聞到了糊巴的干菜味。我站在那,隨后又往后挪了幾步貼在壘了一面墻的窩瓜的邊上,她繼續(xù)拉著已經(jīng)不會再升起呼呼火苗的干風(fēng)匣。
我喜歡槍,再以后我偷偷摸過爸的真槍,用黃土泥自制過嘎嘎硬的泥槍,用木頭制作過能在前面插一小鞭炮的木槍,還用自行車鏈條做過能打火柴的鏈子槍。無論哪個都沒有那年那槍讓我記得深。那個能打出塑料子彈的響聲和娘那咔塔咔塔一拉一推的風(fēng)匣聲。
從圍場開往城里的那輛透風(fēng)撒氣的破車,磨磨蹭蹭嘰嘰嚓嚓地動了起來。爸倚著還沒完全關(guān)嚴(yán)的車門,向外伸著一只手,我勉強夠著從門縫擠了上去,一頭扎進人挨人站著的汗味里。爸那天穿著一件深藍(lán)色的好像接近于中山裝樣式的上衣,很干凈,這是那兩年對我爸穿著唯一能記起的。那時他年輕、英俊、精干,是公社里的特派員。奶奶家住在城里,這也是我能去城里的原因,也是我能記住的第一次進城。
車蹦蹦球一樣裹著一路塵埃,終于咯咯吱吱地停了下來。爸領(lǐng)我在去奶奶家路上街道的一個轉(zhuǎn)角處也停了下來,這就是后來我知道的舉縣聞名的“冒煙局”(貿(mào)易局的諧音,是個百貨商店,人們都這么叫),這個從現(xiàn)在看來并不起眼的建筑,不僅是這個城的中心,也是這里除了糧站以外所有無論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想活出個模樣來必須要踏進的天堂。后來近十年的光景里我和這個天堂總也有扯不清的關(guān)系。上小學(xué)和初中冬天的時候,我經(jīng)常進去烤爐火,有時也在余熱未盡的炭碴里燜幾個半生不熟的土豆吃,那里的阿姨從不罵我們只是一個勁兒地提醒別燙著手;夏和秋是多雨的季節(jié),一連能下兩三天,我經(jīng)常去避雨,也是在那個時候我聽懂了雷聲和雨聲哪一個先到;快過年了,媽也會覺得理所當(dāng)然地從皺巴的花格手絹里捻出兩張布票,量幾尺好布給我們做新衣裳。就是在平常買家用物件時有時也捎帶著抓一把水果糖塞進我的襖兜里;最讓我興奮的當(dāng)數(shù)我的地攤生意了,學(xué)校放長假我便把小花書擺在門前的空地上給來回過路的人看,舊點的什么《地道戰(zhàn)》《智取威虎山》之類的看一本一分,新點的什么《水滸傳》《隋唐演義》《偷拳》之類的二分看一本,要是帶走拿家看那可貴嘍,得交五毛押金再外收五分。嘿嘿!這規(guī)矩是我定的,攢多了零錢再買新的。
劉土豆進了大貨場并不比劉姥姥走進大觀園眼花繚亂差到哪去。店里面靠墻一圈立滿了一排排的貨架,下面是透明的玻璃柜臺,店中間也是。貨架上面和柜臺里面分類整齊規(guī)則地擺滿了各式各樣吃的用的,整個室內(nèi)干凈清新,散發(fā)出雪花膏的味道,萬紫千紅,嘆為觀止。我夠不著柜臺上面,便趴在向上略有斜傾的玻璃罩的側(cè)面,盯著那些也是用玻璃條隔開一格一格的好吃的,舉手投足,兩眼放光。爸從上衣上邊那個帶扣的兜里掏出一毛錢,給我買了八塊水果糖,像天上掉下來的毛毛球。中間橢圓的柜臺里擺著各式各樣的小玩具,爸指著一個小鴨子對售貨員說:“拿那個我看看?!蹦莻€小鴨子是鐵皮做的,側(cè)面有一把鑰匙,插在一個小孔里,向后一擰再擰幾下再松開,它便先一后仰再一前傾地向前踏踏地走去。爸又從那個上衣兜里掏出錢付了賬,然后把那兜子的扣子扣上又低頭看了看。那年那槍媽沒給買,這次是不是他倆商量好了算是補上。我的心里是忐忑的。我生怕小鴨子自己跑了緊緊地把它攥在手里。
第二天,大爺家的叔輩哥哥弟弟和我逛街玩耍,沒多遠(yuǎn)的街邊上停著一輛比我來時坐的那輛車要新得多的客車,有一個人在用從鐵皮桶里潑出水不停地擦,亮得和太陽光融在一起。我沒怎么坐過汽車,準(zhǔn)確地說我能記著的就那來時坐過一次,也沒聽說過縣城以外還有縣城。出于更多的新鮮和好奇,我趴在車門往里瞅,奶奶個腿兒的,啥還沒來得及看,就被擦車人給罵得縮回了頭。后來我覺得,這種擦拭是一種榮光,因為他有能力走進大城市的繁華。后來我叔身上和他的車也散發(fā)這種光芒。
車前面的大玻璃窗上有一個紅字的牌子:多倫——張家口。我正思磨著,張家口是啥?張家就張家唄還什么口。正思磨著,“張家口大糞斗,張家口大糞斗”哥哥弟弟們連蹦帶跳沖著那人喊了起來,可能是為了給我解氣,表示對剛罵過我那人的一種對抗。那個穿著工作服衣服的人呼地一下站直了起來,一邊使勁地朝我們甩手,一邊滿肚子不高興地吼:“去!去!滾!你媽的小屁孩?!?/p>
那次印象,以為張家口真的是大糞斗,臭烘烘的。我當(dāng)時想,罵我的那個蛋人才真的是臭烘烘的大糞斗。其實,那時太小,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叫,一定只是頑皮孩子編的順口溜,在土坑單調(diào)的玩耍中找到的一種單薄的快樂而已。又過了幾年我知道了張家口是天堂,那么遙遠(yuǎn),那么遠(yuǎn)在天邊,我根本就不知道在哪個方向,也根本就去不了的一個地方。
汽車司機上車摔關(guān)了車門,車屁股突突地甩給幾個屁孩兩綹發(fā)青的氣體,我突然聞到一種無比香的刺激,這是我第一次聞到誘惑,我在后面不停地追趕著這個飄渺的欲望,不停地往鼻子里、往肚子里吸著、咽著。直到車一溜煙跑掉,再也追不上。
大蘿卜豐收的那年秋季,我知道了汽車不全是長的一個樣,還有帶后斗并且是向天上敞開的大卡車。忘了那滿車的大蘿卜是農(nóng)村豐收了要給城里人吃,還是從城里販運到公社來掙農(nóng)民的錢,大的來講叫市場,小的來說解了我的饞。我啃著一個抱著兩個褲兜里也塞著。媽看著我,抿著嘴,不知道是我那德性可笑,還是那個紅心蘿卜甜心。
大卡車也跑遠(yuǎn)了,我又聞到了那個味道,飄渺如是,像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