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娟/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課部
“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主要考查學生的英文書面溝通、信息提取、邏輯分析、人文思辨等能力及相關素養(yǎng),以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整體提高,為其職場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各高職院校以此為契機,督促英語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不斷嘗試新方法,希望以學生愿意接受的方式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筆者所在學校在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寫作教學改革方面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嘗試。
從2010年第一屆“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至今,題型在不斷地變化,考試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最新一屆的比賽復賽公共英語組兩道題,包括看文字信息寫作和看圖表信息寫作;決賽公共英語組三道題,包括為看視頻寫作、看圖標寫作和看短文寫作。我院共參加了六屆,賽前輔導教師和參賽學生都對題型進行了分析梳理,主要向學生指出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并不拘泥于語言的表達形式和風格,其內(nèi)容簡單,寫作方式策略靈活,重點在于如何進行信息的傳達和交流。通過老師們的辛勤輔導和學生們的認真寫作,筆者所在學校共取得“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國賽三等獎2項,省賽特等獎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
在筆者所在學校英語寫作教學改革初期,針對參加過“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的教師和學生做了問卷調(diào)查。
就英語寫作教學方面教師普遍反映的問題有以下三點:一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寫作教學內(nèi)容和課堂練習無法達到平衡。公共外語的寫作教學隸屬于英語教學的一部分,每單元分給寫作的時間為40-50分鐘,有限時間內(nèi)勉強完成寫作內(nèi)容的講解,學生在課堂的練習時間幾乎為零,達不到及時鞏固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效果。二是寫作作業(yè)批改使英語教師工作量加倍。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shù)英語基礎較差,對基本語法和句子結構分不清楚,同時學生漢語影響根深蒂固,基本句子表達錯誤較多,這就使得教師在批改學生寫作作業(yè)時不知如何去批改,重點批改學生哪些錯誤,最終也達不到英語寫作教學的效果,學生連最基本的套寫也無法完成。三是考試體系無法與寫作比賽對接。在高職學生參加的AB級考試和期末考試試卷上,寫作一般以填空和翻譯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基本不用提取信息、分析前后邏輯或者進行思辨,這就和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的主導思想有些脫離,無法完成學生全方位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
就英語寫作學習方面學生主要反映的問題有兩點:一是基礎差,知識無法形成體系。學生普遍反映英語學習所積累的知識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以最基本的時態(tài)為例,學生不能很明確地知曉自己所使用的是哪種時態(tài),也不能確定自己寫作使用哪種時態(tài)較為合適,即使是應用文寫作中常用的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式和現(xiàn)在完成時無法辨別。二是英語學習過程中寫作的機會很少。由于寫作會加重英語教師的工作量,大多數(shù)教師不愿意布置寫作作業(yè),學生一學期的寫作機會也就兩三次,同時學生更不會自己主動練習英語寫作,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提高反而會下降不如高中。
基于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在英語寫作學習中的問題,筆者所在教學團隊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在半年的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革:
(1)英語寫作教學標準改革。首先能就一般性題材,在30分鐘內(nèi)寫出80-100詞左右的命題作文;其次能填寫和模擬套寫簡短的英語應用文,如填寫表格,套寫簡歷、通知、便條及各種信函等,詞句基本正確,無重大語法錯誤,格式恰當,表達清楚。
(2)英語寫作內(nèi)容的整合。應用文是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的文體,它直接服務于社會,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高職高專學生掌握英語應用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對以后的工作學習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也能讓學生更快地適應以后的工作。因此,筆者所在教學團隊將應用文整合成包括名片、通知、海報、電子郵件、會議記錄、備忘錄、邀請信、感謝信、道歉信、賀信、投訴信、詢價信、報價信、求職信和簡歷15個寫作小任務。在應用文教學開始前加入基本時態(tài)和句子結構的講解,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語寫作所需知識,為后期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應用文教學完成后加上圖表分析寫作,這是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教學的拔高階段,有了前期的基礎,學生在拔高階段的寫作也能得心應手。整個英語寫作教學過程從簡單到難,從基礎知識到能力的提升完成內(nèi)容的整合,也完成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3)微視頻學習與課堂教學的完美融合,實現(xiàn)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筆者所在教學團隊針對整合的內(nèi)容制作了20個英語寫作微課程,用于學生課前、課后在線學習和知識的鞏固。每個視頻時長3-8分鐘,講清楚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和現(xiàn)在完成時三種時態(tài)的構成及標志性時間用詞,使用大量例句幫助學生消化不同時態(tài)的特征;對每一類型應用文的格式、寫作方法、寫作要求、常用句型和例文進行講解和分析;圖表分析首先讓學生學會描述圖表,其次是總結圖表所要揭示的現(xiàn)象,最后分析原因或提出建議,學生可以分三步走,循序漸進完成圖表描述。教師課前將視頻傳到職教云平臺,學生課前線上學習,課堂進行答疑和練習,這樣就解決了教師教學時間不夠、學生基礎差、練習不足的問題。課后學生自行安排時間進行鞏固學習,對于自己薄弱的寫作內(nèi)容重復觀看。此外節(jié)約出的用于寫作內(nèi)容講解的課堂時間也用在了英美文化的擴展和學生口語的練習上,這樣更能促進學生英語各項技能的提高。
(4)英語寫作作業(yè)的批改方式多樣化。首先對于剛入學的大一新生,主要以老師批改為主,每次的寫作任務只針對一個語法點或者知識點進行批改,在課堂上對學生所犯進行總結和更正;其次在大一第二學期,班級學生可以分組,學生互評,每組選出最好和最差交給老師統(tǒng)一批改,然后隨堂對學生的評價給予評價并分析學生共同的錯誤;最后學生在線學習之后需要完成在線寫作任務然后提交。每位同學還需對班上其他3位同學的寫作內(nèi)容進行打分,為避免學生隨意給分,老師也需要為學生打分,對于打分分差較大的學生自己作業(yè)得分也會被拉低,以此促進學生養(yǎng)成認真閱讀其他學生作品的習慣,此過程也是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重要一環(huán),因為甄別好壞也是學生水平提高的一個標志。這也就解決了老師批改作業(yè)工作量大的問題,老師有更多時間思考教學,提高教科研水平。
(5)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無縫對接。2018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旨在引導我國英語教學和測試加強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將有助于解決我國各項英語考試標準各異,英語教學與測試目標分離、學習目標不連貫等問題。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B級考試也將被整合,以減少重復考試,改革考試內(nèi)容與形式,滿足畢業(yè)、升學、就業(yè)、出國等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評價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礎上,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的改革更應該加快步伐,與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fā)布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保持一致。
以“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為契機,鼓勵英語教師深入鉆研關于寫作方面的教育教學理論,了解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比賽的形式,并通過大家相互借鑒,相互學習,不斷更新寫作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做到“寓教于賽,以賽促教;賽教結合,以賽促改;寓學于賽,以賽促學。而線上線下混合式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效果和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使師生線上線下的互動增多;教師自己建課、管課、參與組織課堂,變身導師,側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由、自主、自如地學習,使得學生學會“學習”、愿意學習。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模式也重點考查了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所需要的語言表達技能和實際應用的英語交際能力,在能力上與《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相符,體現(xiàn)了高職英語寫作作為初級技術寫作的特點。同時,它也促進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研究與高職英語寫作相關的理論和思考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重點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