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花
太原市迎澤區(qū)雙東小學
在新課標中對音樂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做到用情感教育學生,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音樂學習中學生將會具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作為音樂教師首先需要對自身的音樂知識進行豐富,并了解不同階段學生音樂學習的具體要求,在教學中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音樂課程的學習,并不斷提升自身音樂素養(yǎng)。
對于教育活動來說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能力才能讓學生的水平得到提升,教師有一桶水才能給予學生一碗水。因此,要想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就需要教師自身具有較高水平,教師需要對自身教學能力進行不斷提升。
音樂素養(yǎng)主要包括樂譜的識讀能力、對樂音的敏感程度、對節(jié)奏的把握程度、對音樂的欣賞水平等,作為音樂教師需要對自身相關能力進行提升。音樂課程與文化課程相比具有更強的專業(yè)性,因此,要想強化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就要求教師對自身的樂理知識不斷累積,并用科學的方法將知識講解給學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在音樂賞析中,領悟到音樂的美好,并感受到音樂中所包含的豐富情感。
作為音樂教師除了要具有充足的樂理知識,還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技能。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需要為學生的演唱進行伴奏、指揮等,因此教師簡單樂器的掌握必不可少,在樂器伴奏下能夠幫助學生準確把握節(jié)奏,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音樂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此外,通過樂器演奏還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音樂辨別能力,有效區(qū)分不同音階。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發(fā)揮的作用非常顯著,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駕馭整個課堂,與文化課程相比,音樂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更為嚴格。音樂教學活動應當是充滿激情的,教師要能夠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因此教師要能夠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解樂理知識,用飽含情感的聲音帶動學生,讓學生快速進入到音樂的世界中。此外,教師還需要重視教學活動的多元化發(fā)展,將不同教學方法綜合應用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的樂理學習變得更加直觀,增強教學效果。
教師要想在音樂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用自身過硬的音樂知識來帶動學生;第二,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通過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常會應用到情境教學,很多樂曲都是對生活、對景色的表述,例如在學習關于冬天的音樂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飄雪的動畫,學生能夠因此感受到大地的銀裝素裹,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放飛自己的想象力,并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再展開教學活動,并配上樂器伴奏,能夠讓樂曲學習變得更加直觀,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會受到教師教學模式的影響。將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對于音樂教學來說教師應當做到寓教于樂,借助游戲加深學生對節(jié)奏的感知,例如聽歌猜曲、聽音模唱等,活躍的課堂氛圍能夠增強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興趣,學生的樂理知識學習將變得不再枯燥。樂曲賞析能夠升華學生的情感,因此教師應當增加音樂欣賞相關教學,幫助學生培養(yǎng)更好的音樂思維。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把握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開展體驗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教學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習歌曲演唱時,與多媒體設備播放相比,教師演唱往往具有更好的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先將歌曲完整的演唱給學生聽,引導學生進行揣摩、模仿,之后教師就可以針對歌曲的演唱難點進行重點示范,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的演唱技巧,加深學生對歌曲演唱方式的印象。通過教師示范能夠增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并將音樂學習發(fā)展為愛好,進而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開展的目的在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這樣學生能夠從音樂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音樂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深入分析新課標的要求,并探索出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用自己的專業(yè)與熱情來感染學生,從而實現(xiàn)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也能夠對音樂具有更高的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