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旸陽
蘭州大學
勃魯蓋爾家族是指活躍在16至17世紀尼德蘭南部和佛蘭德斯的畫家世家,他們摒棄只為貴族權貴繪畫的樂趣,開始將繪畫對象轉向了勞動人民,在他們的作品中開始體現(xiàn)出歌頌廣大微不足道的平民生活,真實的反映人間疾苦。
北方畫派畫家開始以冷靜的眼光審視他們的創(chuàng)作,將原先的繪畫基礎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并開始嘗試許多新的想法。在過去畫家的創(chuàng)作一直圍繞著圣經這一個主題,凡是繪畫,繪畫中必定出現(xiàn)圣經人物。然后就在這個時期第一幅純粹的風景畫由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費爾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出來。寫實畫法也開始流行,油畫開始真正的產生,由于油畫較蛋彩畫更好固定顏色不宜暈染開,西方油畫便開始追求細膩寫實的畫風。
在17世紀教會和神職人員的權位極大,宗教成為教會壓榨百姓的工具。文藝復興將這一勢力打壓下來,但天主教會為維護他們的利益不得不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反抗,他們找來貝尼尼、博羅米尼等人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直沖云霄的教堂,在教堂內部彩繪出華美的圣經故事,借助藝術來重新吸引信徒。巴洛克藝術便粉墨登場了。
西歐國家君權主義日益加強,以魯本斯、委拉斯凱茲為首的貴族畫家將巴洛克藝術推向高峰。此時期的畫風再一次變得唯美虛夸。
在被教會籠罩的烏煙瘴氣的社會下,總有人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西方科學開始有了新進展。伽利略、哥白尼等科學家對宇宙天體的研究,動搖了教會的神學體系??茖W進入藝術創(chuàng)作,在此種沖突背景下藝術得到蓬勃的發(fā)展力,開始產生質的飛躍。
洛可可藝術以清新甜美的風格示人,服務于當時的貴族權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登基后將此風格推向了高潮。洛可可藝術將法國宮廷奢華享受之風描繪的淋漓盡致,成為法國大革命前的主流藝術,蓬巴杜夫人是這一藝術形式的推崇者。
1789年法國爆發(fā)的大革命將洛可可藝術與巴洛克藝術退出了歷史,藝術的發(fā)展在此基礎上開始進行了重新思考與選擇。革命的爆發(fā)也為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與靈感,為藝術的革新帶來一定的推動力。
法國大革命后藝術界的新風尚開始重新偏向平民藝術,回歸自然,一群畫家遷居到了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盡頭,遠離城市喧囂。他們的繪畫態(tài)度和對田園風光的喜愛進而也影響了印象主義的畫風,開始在鄉(xiāng)間進行寫生繪畫而不是在畫室,開始重視光影而非模仿。
在室外直接對著風景開始創(chuàng)作,使畫家們開始漸漸注意到了光線對繪畫的影響,也為后面的印象派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在印象派剛剛登上歷史舞臺時,總是受到古典主義學院派的打壓,被沙龍展拒絕在外,而印象派畫家們則為他們自己舉辦獨特的“落選者沙龍展”向世人述說著他們的繪畫世界。這批展覽上的畫作都像一幅幅的未完成品,用抽象的線條和非寫實的語言訴說著他們的光影世界,色彩顏色開始成為畫面的主要語言,而寫實則退居其后。當時的印象派畫家曾這樣形容他們的繪畫過程:“光線變化的太快了,快的我只能盡快的捕捉住這一秒下一秒的色彩又將不一樣了?!?/p>
在印象派發(fā)展到頂峰時便開始發(fā)生分化,梵高、高更等人開始重新定義出后印象派,他們不滿印象派在色彩形式上的表現(xiàn)手法,進一步解放了色彩與光線之間的關系。當時的印象派似乎是在給西方繪畫做減法或追逐某一方面,使藝術變得更加純粹,使畫家成為真正懂得色彩的人。
印象派的產生為許許多多懷揣奇異創(chuàng)造力的畫家們提供了新的方向,重振他們的繪畫思維,將一些大膽反傳統(tǒng)的觀念傳遞給他們,尋找到了許多新的表達方式。納比派、野獸派、立體主義等多種藝術流派紛紛出現(xiàn)。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生產力進步與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所產生的矛盾,激發(fā)了當時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改變路線。
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科技革命擴大了藝術傳播途徑,藝術開始走進平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波普藝術是一種全新的視覺藝術,時尚雜志、報紙刊物、廣告等都成為波普藝術普及的對象。波普藝術作品在當時的藝術界來說應該是極具原創(chuàng)性和震撼力的,以安迪·沃霍爾、羅伯特·印第安納為代表。
貢布里希曾說過,沒有藝術這回事,只有藝術家而已。繪畫史的故事往往是畫家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演變的過程,藝術家們以他們獨特的視角來欣賞這個世界,并教會欣賞者們如何更好的在這個大環(huán)境里生活,藝術家的眼睛是在發(fā)現(xiàn)美的,和諧的,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