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平
經前綜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在經期或行經期前后發(fā)生的乳房脹痛和下腹部疼痛,常伴隨有惡心、腹瀉等,嚴重者可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等癥狀,并伴隨月經周期性發(fā)作[1]。該病癥發(fā)作時嚴重影響婦女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如焦慮、頭痛、失眠、抑郁等,易于產生犯罪行為或自殺意圖[2]。因此,如何治療,是婦科醫(yī)師高度關注的。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科采用逍遙散加減方聯合溴隱亭、維生素B6治療經前綜合征80例,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收治經前綜合征患者1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觀察患者年齡23~43歲,平均(36.5±5.2)歲;首次就診治療55例,再次治療25例;月經規(guī)律66例,月經不規(guī)律1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35.8±5.4)歲;首次就診治療53例,再次治療27例;月經規(guī)律65例,月經不規(guī)律15例。2組患者均有有頭痛、乳房脹痛、腹部脹滿、肢體浮腫、體質量增加、運動協(xié)調功能減退等臨床表現,并伴有易怒、焦慮、抑郁、情緒不穩(wěn)定、失眠等。行為改變: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亦有犯罪行為或自殺傾向。
1.2 診斷標準依據《婦產科學》診斷標準進行診斷[1]。1)有明顯的軀體癥狀,如乳房脹痛、腹部脹滿等。2)伴有明顯精神癥狀,如焦慮緊張,感到激動或不安;情緒不穩(wěn)定,突然傷感、哭啼等。3)實驗室檢查:月經后半期孕酮水平低下或正常,雌二醇水平偏高;基礎體溫檢測提示黃體功能不足。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診斷符合經前綜合征;無器質性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無其他神經精神性疾病;患者自愿參加該項目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者診斷不明確,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軀體或精神癥狀,如乳房脹痛、腹部脹滿、肢體水腫及焦慮、抑郁、失眠等癥狀;患者不能主動配合醫(yī)護治療;有嚴重心、肺、肝、腎等器質性病變;患者不同意或放棄參加該項目研究。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80例,甲磺酸溴隱亭片(批準文號:H20150167;生產廠家:Novartis Farma S.P.A),維生素B6(國藥準字H31022768;帝斯曼維生素(上海)有限公司)治療。服用方法:甲磺酸溴隱亭片2.5 mg,維生素B650 mg,均每日2次。均在月經前14 d開始服用,月經來潮時停藥。觀察組80例,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服逍遙散加減方,加水1000 ml浸泡,煎至400 ml。每日1劑,分2次服用。逍遙散加減方藥物組成:柴胡15 g,當歸10 g,白芍10 g,茯苓15 g,白術20 g,薄荷6 g,甘草10 g,生姜6 g等,臨癥進行辨證加減。如乳房脹痛者加乳香、沒藥,或伴有硬塊者加路路通、三棱、莪術,口苦、舌紅、苔黃者加牡丹皮、黃芩、梔子等,焦慮失眠、心煩易怒者加酸棗仁、夜交藤等以養(yǎng)心神。水腫明顯者加冬瓜皮、澤瀉等以滲濕利水。
1.4.2 觀察指標PMS軀體癥狀和精神癥狀改善情況;孕酮和雌激素實驗室變化,基礎體溫的變化。
1.4.3 療效判斷標準治愈:治療2周期后軀體癥狀消失,孕酮和雌激素基本正常,基礎體溫正常;無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睡眠良好,月經規(guī)律,治療結束后3個月經周期無復發(fā)。顯效:治療2周期后主要軀體癥狀消失(乳房脹痛、腹部脹滿等),孕酮和雌激素及基礎體溫接近正常,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等明顯改善,治療結束后3個月經周期無加重。有效:治療2周期后軀體癥狀有改善,精神癥狀較治療前好轉,治療結束后部分癥狀反復,但較前減輕。無效:治療前后軀體癥狀和精神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采用非參數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2個月經周期治療,觀察組治愈率為71.25%,總有效率96.25%,對照組治愈率為56.25%,總有效率87.50%,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3.1 經前綜合征的發(fā)生機理目前研究顯示PMS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一些與應激反應及控制情感有關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單胺類在月經周期中對性激素的變化敏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腦神經遞質在PMS的發(fā)生中有一定作用。晚期黃體期孕酮水平的下降或雌孕激素水平比值失調可誘發(fā)PMS發(fā)生等[3]。PMS屬于中醫(yī)學“月經前后諸證”范疇。中醫(yī)認為PMS與肝、脾功能紊亂有關[4]。肝主疏泄、主藏血,體陰而用陽。中年女性行經前或月經期出現陰血下注沖任血海,或經量過多、或經量減少、郁而不泄。排泄過多則陰血不足,肝失所養(yǎng),肝氣不能正常疏泄,導致氣滯血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瘀則不通,不通則痛。因此臨床出現胸腹脹滿,雙乳脹痛等。肝主情志,肝氣疏泄正常,則氣機運行脈道,人的精神就平靜而充沛,思維清晰。如果肝失疏泄,肝氣郁結,氣機失調,則可導致心不守舍,焦慮抑郁、失眠多夢、頭暈頭痛等[5]。
3.2 逍遙散的作用機制逍遙散是柴胡、當歸、白芍、白術(炒)、茯苓、甘草(蜜炙)、薄荷、生姜等8種藥物組成。其功效為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經,和胃降逆[6,7]。用于肝氣不疏,氣結血瘀,脾胃失和等癥。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升陽、健脾和胃之功效,主治肝郁氣滯、胸肋脹痛、月經不調及情志失常。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經、心經、脾經,具有補血活血、 抗缺氧、增加機體免疫功能、抑菌、抗動脈硬化作用。白芍味苦甘,性微寒,歸肝脾二經,具有養(yǎng)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等功效。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運化脾土、燥濕利水、補氣止汗、安胎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寧心等功效,臨床對于水腫、泄瀉、驚悸失眠有良好治療效果。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胃肺經,具有益氣和中、補肝健脾、調和諸藥的功效。臨癥辨證時頭痛、乳房脹痛者加乳香、沒藥以行氣止痛,乳房或伴有硬塊者加路路通、三棱、莪術等以祛瘀散結;口苦、舌紅、苔黃者加牡丹皮、黃芩、梔子等以清濕熱;焦慮失眠、心煩易怒者加酸棗仁、夜交藤等以養(yǎng)心神等;水腫明顯者加冬瓜皮、澤瀉等以滲濕利水?,F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逍遙散對下丘腦、垂體及卵巢激素有一定調節(jié)作用[4]。
3.3 甲磺酸溴隱亭及維生素B6PMS乳房脹痛與神經內分泌失衡有一定關系。人體內的部分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多巴胺等在月經周期中對性激素的變化敏感,雌孕激素對神經遞質的影響在易感人群中可引起PMS乳房脹痛等。甲磺酸溴隱亭是一種下丘腦特異性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可使紋狀體內的神經化學恢復平衡,從而可以有效緩解PMS癥候群。維生素B6是一種輔酶,維生素B6缺乏可引起相應神經精神癥狀。適當補充維生素B6有可能使患者受益。
3.4 逍遙散加減方聯合甲磺酸溴隱亭、維生素B6治療PMS優(yōu)勢逍遙顆粒為中藥制劑,甲磺酸溴隱亭、維生素B6為西藥片劑。二者聯合應用治療PMS乳房脹痛,可起到中西藥治療的互補作用。PMS的發(fā)病機制與腦神經遞質、卵巢激素學說、精神社會因素、前列腺素及維生素B6等有關[3,4]。中醫(yī)病機則認為其與肝氣郁滯,血不養(yǎng)肝,氣機失調等有關[5~7]。采用逍遙散加減方聯合甲磺酸溴隱亭、維生素B6等聯合治療PMS,既可以針對腦神經遞質和卵巢激素、前列素等發(fā)病機制進行西醫(yī)治療,又可以根據逍遙散的疏肝理氣,補氣養(yǎng)血、健脾和胃、調節(jié)情志等作用,根據不同個體進行辨證施治,從根本上改善PMS的軀體癥狀和精神癥狀。本研究資料顯示,觀察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1.25%和96.25%,對照組則分別為56.25%和87.50%,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總之,PMS是由多種復雜因素導致的,采用逍遙散加減方聯合甲磺酸溴隱亭、維生素B6治療,可以吸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優(yōu)勢,提高PMS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