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剛 范秀芳
腰椎骨質增生是臨床常見骨科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明顯影響。對于腰部、膝關節(jié)、腳踝等部位,活動量較大,這些軟骨組織退化的時候,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旺盛,使得機體出現(xiàn)代償性增長的軟骨鈣化[1]。腰椎骨質增生以中老年人群為主要發(fā)病群體,而且隨著社會工作壓力增加,使得該病癥的發(fā)病率也不斷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醫(yī)認為,該病癥屬中醫(yī)學“腰痛”“痹證”“骨痹”范疇,患者氣滯血瘀,痰濁阻滯,形成腰痛。對于腰椎骨質增生性腰痛(肝腎不足證)患者,我院以益腎通絡方聯(lián)合針刺治療,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12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62例和對照組62例。觀察組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齡為44~74歲,平均年齡為(58.46±7.41)歲;病程為最短3個月,最長15年,平均病程為(2.97±0.21)年。對照組男性47例,女性15例;年齡為45~75歲,平均年齡為(59.25±7.15)歲;病程為最短3個月,最長13年,平均病程為(2.85±0.23)年。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相關標準[2];經(jīng)腰椎X線片顯示存在椎間隙變窄等疾??;患者腰部存在不適;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合并其他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不符合本研究干預方案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抗骨增生膠囊聯(lián)合針刺治療??构窃錾z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9980144;生產(chǎn)單位:沈陽諾亞榮康生物制藥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藥品特性:中藥,每粒裝0.35 g):1.75 g/次,3次/d,治療8周。針刺:患者取側臥位,消毒皮膚,2寸毫針針刺,穴位選擇腎俞、夾脊穴、雙側承筋、環(huán)跳等穴位。以患者感覺重、酸等得氣為度。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益腎通絡法治療。益腎通絡基本方:桑寄生30 g,威靈仙30 g,杜仲12 g,白芍12 g,川芎12 g,澤瀉15 g,黃芪25 g,炙甘草5 g,秦艽10 g,熟地黃30 g,續(xù)斷12 g,骨碎補12 g,懷牛膝12 g,山萸肉15 g,淫羊藿15 g,黨參25 g,獨活10 g。浸泡后,煮至沸騰,然后慢火煎至300 ml,分早晚服用,1劑/d。
1.4 觀察指標觀察療效、腰椎JOA評分、VAS評分。療效評價[3]:分為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為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的和。腰椎JOA評分[4]:評價患者的腰椎功能,分值越高,患者的腰椎功能越好。VAS評分[5]:評價患者的疼痛情況,分值越低,患者疼痛越輕。
2.1 2組患者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16%,高于對照組的79.03%,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對比,1)P<0.05
2.2 2組患者腰椎JOA評分對比觀察組治療后腰椎JOA評分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腰椎JOA評分對比 (例,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1)P<0.05;與對照組對比,2)P<0.05
2.3 2組患者VAS評分對比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較低,和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VAS評分對比 (例,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1)P<0.05;與對照組對比,2)P<0.05
骨質增生是常見骨科多發(fā)性代謝性疾病,發(fā)病率較高。頸、腰、膝是常見發(fā)病部位,中醫(yī)稱為“骨痹”“痹證”。腰椎骨質增生則以老年人群為主要發(fā)病群體,患者表現(xiàn)為腰部酸脹、疼痛、麻木,加上老年人自身的年齡、身體特點,使得患者多為肝腎不足型腰椎骨質增生性腰痛[6]。
機體防御能力下降,外邪入侵機體,使得患者出現(xiàn)氣滯血瘀、痰濁阻滯的癥狀,外傷勞損的發(fā)生最終使得患者發(fā)展為腰痛[7]。臨床治療的時候,應當滋肝補腎、益氣養(yǎng)血,提高機體免疫機能,活血化瘀,最終達到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腰椎JOA評分較高,VAS評分較低,和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表明觀察組患者各方面改善較好。所選方劑中,熟地黃滋陰補腎,桑寄生等滋肝補腎,獨活等則舒經(jīng)活絡,配合白芍、澤瀉,柔肝止痛、補脾益氣,調和諸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腰椎骨質增生性腰痛(肝腎不足證)患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隨著人體衰老,腰部軟組織發(fā)生必然的退行性改變,機體本身為了修復這些軟骨組織,就會促進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軟骨組織代償性增長,進而發(fā)生鈣化,使得骨骼出現(xiàn)異常形態(tài)[8]。異常形態(tài)的骨骼壓迫到腰椎等,患者發(fā)病。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總之,對于腰椎骨質增生性腰痛(肝腎不足證)患者,采取益腎通絡方聯(lián)合針刺治療,效果較好,能夠改善患者的療效和腰椎功能,緩解患者疼痛,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