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如水,生活似茶,置身其中,幸福與否完全靠個人去體悟去感受。幸福是件特簡單的事,但也是件特難的事。人們總是希望自己幸福,但并不是總能看清楚幸福的真正意義。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fā)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當(dāng)你懂得生活中的無奈與磨難是必不可少后,還能依然熱愛生活時,才是自己最大的財富。
家財萬貫,日食三餐。人們往往把欲望的滿足看成生活的全部,其實并不是那么回事。人,有了物質(zhì)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一個人的偉大,不是說有多大成就與金錢,而是面對誘惑時懂得放棄。一個人的智慧和勇敢,有時不是你扛起了多少,而是你放下了多少。世界已足夠堅硬,我們能否率先脫下堅硬的外殼,走出自設(shè)的藩籬?回望走過的路,也要尋找一下來時的初心,是讓自己身心俱疲,還是讓自己萬事從容。明晰了這些,你便會調(diào)整好自己的步伐,走得更穩(wěn)健堅定。
生活大多是平淡平庸的,需要你我尋找其中的亮點美點與樂點,淡淡的日子淡然地過。其實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扮演好社會角色的同時,盡量讓自己舒心些開心些快樂些,做到人畜無害,足矣!有朋友曾經(jīng)問我,為什么閑暇時間那么喜歡讀書,這事真沒想過,是愛好,是習(xí)慣。也許多年過后,AI技術(shù)能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共享科技與知識,只需往腦中輸入某些程序就可以無所不知。不知道那時人都變得如此聰明,個體之間還有沒有區(qū)別?其實,主流社會的標(biāo)尺在每個人的心里,別人無權(quán)區(qū)別你,能夠讓你有別于人的,是你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人間本來就是如此,不同的是人的生活態(tài)度!不要問人間是否值得,享受生活的每一份美好,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一切都是上蒼給予你的眷顧與恩賜。
富蘭克林說過:“人類不是命運的囚犯,而是他們心靈的囚犯?!薄洱R物論》里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笔灞救A也曾表述過相似的觀點:我們不應(yīng)為某件事過分高興或過分悲傷,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變,另外的原因是我們對于何為有利何謂不利的判斷是虛幻的。幾乎每個人都曾一度為某件事悲傷不已,但最后卻被證明可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者,我們曾為之興高采烈的事,最后卻變成了我們極度痛苦的根源。所以順其自然就是自然,所謂凡事太盡則緣分勢必早盡。
上學(xué),畢業(yè),工作,一路走來,有坦途,有陡坡,關(guān)鍵時刻只能用你有力或柔弱的肩膀奮力扛起,哪怕肩頭是能壓彎你數(shù)次的山峰,一次次被壓彎腰又一次次地咬牙挺起。也許這一路你走得好累,就像趕夜路的人,沒人能幫你,能陪伴你的只有自己的心跳聲。正如辦刊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生活亦然。細細想來,生活從一開始就給我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容不得你去犯錯。比如,在你最年輕的時候,往往需要你作出人生最重要的抉擇。人生的時光不會倒流,否則每個人都會成為一名哲學(xué)家。所以,當(dāng)你年輕的時候,不妨找一兩名人生導(dǎo)師指點一二,正確的指引加上內(nèi)心的篤定,可以讓你少走彎路,少留遺憾。
你我皆凡人,不是活在自己的故事里就是活在別人的故事里,想必你的故事也同樣精彩。無論什么年代,做個善良的人,你的運氣就不會太差。與人為善,充分考慮別人的感受,才能讓別人覺得舒服,自己也過得舒服。走過的路不全是風(fēng)景,遇到的人也并非都是朋友。能幫你的人請善待,自然能幫別人時也無須想著回報,讓人想到你時覺得你還算個朋友。有些時候,我們只能隨環(huán)境的變化接受所能得到的那部分苦難與無奈,要保持一份定力和淡然,學(xué)會過平凡的日子,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與安詳。也許正是這份平凡的普通是大多數(shù)人的共同命運,卻不免使人感到一種奇異的莊嚴(yán)。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戲,其實遠比戲精彩復(fù)雜。你永遠都是你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但在社會的大舞臺上有時連路人甲都不是。無論你處在一個什么位置,都要用力做好自己的功課,用心扮好自己的角色,無愧于觀眾和自己。記得有句臺詞:生活就像一堆牛糞,稍微收拾一下就是肥料。雖然話有點糙但理不糙。生活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就看你怎樣打理,只要你肯用心,即使貧瘠之地也可以結(jié)出豐碩之果。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挽留住從你我指尖悄悄流逝的時光,而結(jié)果卻是徒勞。在我們這個三維時空里,時間之箭只會向前不會回射,等待我們的永遠是還沒有發(fā)生的明天。今天的你此刻的你,是你所能支配的時間里最年輕的時候。因為只有片刻屬于現(xiàn)在?;ú怀i_,容顏易老。也許,人生就是一場告別,與昨天告別,與親人告別,與朋友告別。我們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來到這個世界,只能勇敢面對,從容前行,駐留在這個世界就是一種擔(dān)當(dāng)。
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面對不想面對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比如最最摯愛的親人的離去。在我十多歲時,父母便先后因病去世,常常想給他們打個電話問一句冷暖,可是永遠也找不到他們在天堂的號碼。記得有本書里說:生死之間與其說是界線,不如說是隔絕。無論是“給予”還是“接受”都不再可能,無論是對逝去的人還是仍然活著的我們,兩方面的機會都被它剝奪了。一旦失去即成永遠?;钪娜藢κ湃サ挠H人的思念,有些人喜歡藏在心里,有些人喜歡用文字來表達,我大抵屬于前者。每當(dāng)想起父親,總是一副和藹面對學(xué)生、面對兒女的笑臉;想起母親,腦海里的印象依然是她在家勞作、在廚房做飯的畫面……世上有一種味道叫媽媽的味道,很甜很香很值得回味!記住這種味道,你便記住了媽媽,也記住了家的方向。逝者已去,生者堅強!生活本身就是由晴與陰、歡與悲、甜與苦、圓與缺、合與分、聚與散組成的時而絢麗時而凝重的畫面,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對于親人的離去,我們所能做的,除了緬懷與追憶,就是努力活成父母和親人希望的那個樣子。
回憶是以前生活過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是我們生活著的歷史。每個人要么活在現(xiàn)實中,要么活在回憶中,而觸發(fā)你回憶的要么是某些情景要么是某些場合?,F(xiàn)實也好,回憶也罷,沒有人能陪我們一輩子,所以我們要適應(yīng)孤獨;也沒有人能幫你一輩子,所以我們要一直奮斗。但問耕耘,莫問收獲。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有段話令我印象深刻:“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碑?dāng)你一路揮灑汗水付出辛勞,不如意悄然降臨的時候,脫口而出的還是那句“沒事”。很多事都是隨風(fēng)而起,隨風(fēng)而去,旅途盡處依然是通向遠方的路。
生活中最珍貴的品質(zhì),當(dāng)屬學(xué)會珍惜。珍惜你的家人,是他們一路守候,無論你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去多晚,在這個偌大的城市里,總有一盞燈為你亮著;珍惜你的同事,是他們一路同行,朝夕相伴,在一起打拼的有效時間比家人還長;珍惜你的朋友,是他們伴你走過風(fēng)風(fēng)雨雨,與你同喜悅,共患難;珍惜你的每一次遇見,你在路上隨便碰到的每一個路人,都是別人做夢都想見到的人;珍惜你擁有的健康,他是你幸福的載體,所有的比拼最后也許都歸結(jié)為健康和生命的比拼;珍惜你所處的和平安寧的環(huán)境,當(dāng)戰(zhàn)火的硝煙依然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燃起,當(dāng)校園和超市里一個個無辜而又鮮活的生命在突如其來的槍聲中倒下,生活在一個富庶而安寧的國家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沒有戰(zhàn)亂,沒有動蕩,沒有恐慌,人們每天都在有序地工作和學(xué)習(xí),讓自己讓家庭越來越好。我們應(yīng)該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祥和的國度,這是最大的福利、最大的福分。我們哪個人不是想著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這不就是所有人都祈盼的天下太平、闔家安康嗎?
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特別喜歡俞敏洪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人生有三件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有人愛,不僅僅是被人愛,而且有主動愛別人愛世界的能力;有事做,讓每一天充實,事情沒有大小,只有你愛不愛做;有所期待,生活就有希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記住你的詩和遠方,也許它就是一些人的瑣碎日常,也許已被你涂抹上了你想要的理想顏色。但對你而言,畢竟是一個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