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已成為這一代共產(chǎn)黨人的鄭重選擇,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挑重擔、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街道社區(qū)的基層干部,如何踐行初心和使命,個人認為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一要著力摸清下情,把居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全面掌握起來。要進百家門,真正到群眾家中面對面地聽取意見建議,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他們的所思所盼所怨,消除黨和群眾之間的那堵“心”墻。習總書記曾說過,省委書記要在任內(nèi)走遍所有的縣市區(qū),市委書記要走遍所有的鄉(xiāng)鎮(zhèn),縣委書記要走遍所有的村。對照這個要求的話,我們街道社區(qū)干部也必須走遍轄區(qū)所有的單位、小區(qū)、樓道、家庭,只有像走親戚那樣尊重對方,用心傾聽他們的心里話和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意見建議,上級的政策和決策才能接地氣、受歡迎,才是真正地站在大多數(shù)群眾立場上,才會防止出現(xiàn)上熱下冷或落實不了的尷尬局面。
二要著力熟悉上情,把上級的政策要求全面掌握起來。上級政策和精神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指導性。但是具體到基層,一定要掌握其核心要義,不能簡單地囫圇吞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活學活用,才能夠?qū)崿F(xiàn)原創(chuàng)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有機統(tǒng)一,才不會背離上級政策精神的本意。作為基層干部,要認真學習,原原本本地學習,記牢政策要求的內(nèi)容,力爭成為政策通、活字典,絕不能大而化之、淺嘗輒止。
三要著力增進感情,真正同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習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這一科學觀點擺正了我們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也進一步闡明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是人民公仆、人民勤務員的定位。我們?nèi)魏喂ぷ鞯臉藴时仨毷侨嗣袢罕姄碜o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對照這個答案來審視我們的每一項工作和政策,是不是取得了群眾的滿意和信任,結果會一目了然。群眾反對的就是我們改正的,群眾期盼的就是我們的方向,群眾高興的就是我們的目標。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需要我們切實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學會換位思考,把老百姓的事當成我們自己的事,出主意、作決策、用資金,都要衡量一下群眾的感受和評判,尊重群眾的意愿和訴求,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币蚜暱倳浀慕虒Ю斡浻谛?,成為我們?nèi)魏我豁椛婕懊裆ぷ鞯闹改?,成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p>
四要著力抓好落實,把政策落地,真正惠及符合條件的群眾。政策再好,如果落不了地也是空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群眾來說,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真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基層干部的不負責任,對群眾的冷漠無情。習總書記講過:“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弊ザ粚嵉扔诎鬃ィズ寐鋵嵄仨毎焉锨橄虑橛袡C結合起來,既不能違背政策突破政策底線,又要掌握政策的實質(zhì),注重解決群眾的現(xiàn)實問題。工作中要積極主動作為,贏得上級的支持,還要用心拿出破解之道。面對困難和矛盾,既不能一味簡單地上推了之,也不能機械孤立地自掃“門前雪”,要踏踏實實地在為民解憂、為民服務上下功夫。作為一名街道社區(qū)黨員干部,天天同居民、群眾打交道,最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要把群眾的訴求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落腳點,下大力氣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住房保障、就業(yè)增收、上學看病、出行便利等現(xiàn)實問題,做一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具體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既講政策,又講溫度。對不符合政策的邊緣戶,我們不能一味拒絕,而是要幫助他們通過其他方式得到救助,讓政策的陽光雨露都可以讓群眾感受到。長此以往,堅持做下去,那么,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期許,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的結果,也就會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