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熱古麗?艾則孜 阿克蘇市晶水路英巴扎幼兒園 新疆阿克蘇市 843000
老師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老師的日常行為、言談舉止和情感態(tài)度隨時都對幼兒的發(fā)展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老師要做有心人,平時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如在分發(fā)物品時,老師要有意識地將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來進行 當自己有了快樂體驗時,要以分享的形式講給幼兒聽 當看到幼兒正在玩玩具時,老師可有意識地走過去對幼兒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說:“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給我一些?”待幼兒體驗到分享帶來的樂趣后,幼兒便會自覺產(chǎn)生分享的動機,模仿老師發(fā)出類似的行為。因此,教師必須經(jīng)常檢查自身的言行,為幼兒作出良好的榜樣。
同伴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老師要在同伴中樹立有分享行為的好典型讓其他幼兒學習,如當幼兒有某種物質分享行為時,老師要作出積極評價和鼓勵,這樣會激發(fā)其他幼兒去模仿和學習。
常用的正面強化有兩種:口頭語言強化和肢體語言強化??陬^語言強化是指老師用適當?shù)恼Z言肯定幼兒的分享行為,強化幼兒的愉快體驗,從而激發(fā)幼兒再次嘗試分享的愿望。例如:在日常游戲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兒帶來一輛新型玩具車,當別的幼兒想與他玩卻遭到一次次拒絕時,別的幼兒就會說:““那我以后不跟你好了?!边@時,帶玩具者馬上感到如果不與別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將玩具給小伙伴玩。這時,老師要抓住這一教育時機問他:“和XX一起玩高興嗎?”并進一步強化:“有好東西應該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對,你看因為你把玩具分給小伙伴玩,所以你們在一起才玩得那么高興,你真了不起!”類似的情景發(fā)生后,如果老師都能注意及時強化,幼兒在今后就會自覺產(chǎn)生分享的動機和行為。但老師在評價時要注意語氣、語調,強化時要重點針對行為本身而不是針對本人,這樣幼兒才能產(chǎn)生積極的分享行為。
肢體語言強化是指教師運用自己的動作、表情、眼神、姿態(tài)等變化來表達對幼兒分享行為的肯定。如當發(fā)現(xiàn)幼兒有分享行為時,老師可采取向幼兒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或用手輕輕撫拍其肩、頭等方式,使幼兒因得到老師的肯定而帶來快樂和滿足,從而在今后更愿發(fā)生類似的行為。
以上做法,不僅能使幼兒得到正確、適當、長效、深刻的行為強化,同時還有助于幼兒學會注意、體會別人的情緒情感,有助于幼兒社會情感認知的培養(yǎng)。
在這一時間段,幼兒盡可能地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詩歌、謎語、故事、笑話等分享給其他幼兒。這樣的分享活動可給每個幼兒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機會,讓他們盡展才華。它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行為,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我的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在教室中開辟出了一個小小的角落來擺放小朋友從家中帶來的玩具。在自選游戲時,小朋友可以隨時到這個角區(qū)來與小伙伴共同分享自己或他人帶的分享物。但要告訴孩子必須分享。例如:在游戲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愿意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讓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樂意了。如果是這種情況,我會讓小朋友挑選幾樣他愿意讓別人玩的玩具,告訴他不要擔心玩具被別人弄壞,同時,也要讓他知道,你是有權利再把玩具要回來的。這樣小朋友無條件地與別人分享東西時,便能感到自己對這些東西仍有控制力,它們還是屬于他的。當然,我也不會讓班中的小朋友去分享每一件東西,如:小朋友在玩玩具時,我也允許他們對一些特殊的玩具不給別人玩,給他們一點保留的空間,才能讓他更容易地放松自己。
上述方法雖然在培養(yǎng)幼兒分享行為的過程中都發(fā)揮著各自獨特的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它們總是結合在一起,互相影響、共同發(fā)揮作用的。實踐證明:我們只有通過適當?shù)姆椒ㄒ龑в變?,在主觀上讓幼兒產(chǎn)生分享的內(nèi)在動機與愿望,使幼兒的分享行為更加穩(wěn)定、自覺,在客觀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規(guī)則,使幼兒的分享行為更加規(guī)范、有序、才能讓幼兒最終自覺產(chǎn)生分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