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霞 聊城大學東昌學院
電影《驢得水》是由導演周申、劉露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部荒誕喜劇電影,講述了幾個懷揣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開辦學校的故事。這所學校待遇慘淡,條件也非常的艱苦,但是老師們都自得其樂,為了方便打水,幾位老師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法子,將一頭驢虛報成一位老師,用這位“老師”的經費來養(yǎng)驢得水,然而教育部突擊檢查的消息打破了這所學校原有的安寧。正當每個人都擔心這個丑聞即將被揭露時,有一個神奇的“天才”出現(xiàn)拯救了所有人,但他們不知道更大的麻煩即將到來?!扼H得水》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在于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導演個人的思想表達,它強烈的戲劇性諷刺來源于對人性底線的探究,飽滿的人物形象通過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整合成了一個微縮社會,這不僅是一部喜劇,更多的還是對黑色幽默的呈現(xiàn),讓觀眾在幽默與荒誕中反思社會的現(xiàn)實。
人物形象是一部影片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的情節(jié)設計都要以人物為依托,大多數喜劇都是通過塑造反面的人物形象,利用喜劇性的情景來令人發(fā)笑的,荒誕喜劇則是以人生的不幸以及人物形象外表的可笑和內在的荒誕為基礎的。
1. 影片之中張一曼是唯一的成年女性角色,她從大城市逃到這個貧窮又艱苦的小山村,渴望擁有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她象征著個人自由主義,看似狂放不羈,實則是遵從了自己內心對自由的憧憬,她有自己對自由的理解,受不了各種條條框框的制約。于是她跟銅匠的結合,一方面有著為了成全騙局和利益獻身的意味,更多是她自愿去追求生理愉悅,沒有強迫和隱忍的意思。
2. 張一曼這一人物形象也代表著女權主義的象征,有著女性自由的意向。自由主義放在一個男人身上已經很顯眼,更不要說放在被壓迫更深的女性身上。她對男人的招數就是用愛、用身體,一旦遇到莽夫,她也是沒有辦法反抗的。她愛美,也因為美被摧毀而癲狂。她最喜歡的那頭卷發(fā)被銅匠下令剪的像狗啃得一樣,她孤獨的靈魂里充滿了絕望和無助。腦海里還在回憶著最初給他們做校服,穿著照相的喜悅場面,或許那就是她逃到這個地方,想要過上的生活吧?;蛟S張一曼本沒有瘋,但是卻對自己曾經共同戰(zhàn)斗過的同事失望、對人生絕望,才結束自己的生命??赡茉谒男睦镏挥羞x擇死亡才能得到解脫。
1. 劇中的周鐵男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關鍵時刻可以勇敢的站出來。面對屈辱他也曾奮力反抗過,可是當子彈擦身而過,險些要了自己的命以后,他的血性也隨之消失了,他才發(fā)現(xiàn)死是那么可怕,盡管那顆子彈沒有打中他,但這一槍打死了鐵男的靈魂和尊嚴。周鐵男的個人悲劇不僅僅在于這一槍,也在于他沒有堅韌不拔的性格,在于他的抵抗和憤怒都是匹夫之勇。他守護不了任何人,他能做的只是卑躬屈膝的去守住自己的小命。影片之中他的變化是最大的也最令人唏噓,在強權面前他為了生存不得已低下了自己的頭顱。
2. 在這部影片里周鐵男幾次三番想要在特派員面前揭穿校長的騙局,對小人得勢咬牙跺足。當銅匠要剪一曼的頭發(fā),威脅孫佳做新娘時,他都表現(xiàn)出了令人敬佩的骨氣。這是一個本真的人,他與一曼的親近敬重,愛慕明辨是非、真誠正直的孫佳,正是這兩個女性角色讓他的本真得以保存。當死亡來臨之時,他的善惡觀也被瞬間抽空了。在孩子天真面前,映襯的是丑陋的成人世界。
1. 影片當中孫佳應該是本劇僅有的一個正面人物了,具有大多數孩子們的一切美德,但她也并沒有軟弱,在所有人都想不到好辦法的時候,她卻能想到自己的解決辦法,那便是寫投訴信。當然了這封信可能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但這也體現(xiàn)了她并不是坐以待斃的人,她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以一種體面的方式想出路。大人們都在想著掩蓋,可只有她愿意去承擔所有的后果。
2. 佳佳是始終堅持自己的人,影片前段驢棚莫名其妙著火,在校長的帶領之下火勢越來越大,幾個人都放棄了救火的想法,而佳佳卻堅持要救火。看似堅定的信念也只是年少的意氣風發(fā),一腔熱血最終被現(xiàn)實澆滅,在親情面前,孫佳也敗下陣來,面對唯一的親人縱使再有是非分明的個性,也不得不丟掉自己的堅持。可這不是她的壞,反而讓我們看見了她的好。她比任何人都懂“過去的要是過去,以后只會越來越糟”。最后孫佳沒有留下來茍且,而是去了延安,去了一個象征著自由與光明的地方,這也是影片之中所要傳達出的光明所在。
《驢得水》這部影片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全片用一種黑色幽默為我們詮釋了一個微縮的社會,影片之中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每個人物都用自己的性格特點詮釋了這個社會上的一類人,通過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我們可能看到了強權才是真理,看到了女權主義與自由主義想方設法沖破禁錮自己的枷鎖,看到了舊時代社會階層的腐敗,甚至有清官比貪官更可怕的想法。整部影片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荒誕的現(xiàn)實,但反映出來的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真真切切會發(fā)生的事。這部影片并沒有明確的說明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與其說他們是錯的不如說他們是可悲的。在這部影片之中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黑暗,但又不全是黑暗,孫佳最終選擇奔赴延安,也代表著光明的時代終將來臨。
結語:影片《驢得水》通過荒誕幽默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個性特征、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環(huán)境對人物的壓迫,使影片情節(jié)在充滿喜劇效果的同時,又讓人感到無助與苦悶,這種悲喜劇的效果,讓觀眾在捧腹大笑到思緒沉重之后引發(fā)了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