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艷玲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菁菁幼兒園 030200
教育應走在時代的前沿。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信息技術對于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微課是在微時代環(huán)境中應運而生的一種5-10分鐘的微教學活動,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jīng)過信息化教學精心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化解某個知識難點或展示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有效調(diào)動學習者參與實踐的積極性。下面以一節(jié)大班的科學活動《好玩的影子》為例,剖析一下微課是如何在幼兒園的科學探索活動中實現(xiàn)小轉身的。
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設計和組織的專門活動,而教學準備是教學過程完整順利執(zhí)行的有效保證。它包括教學目的準備、幼兒情況準備、教學材料的準備、教學心理的準備、教學過程的準備及教學評價的準備六大方面。
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影子》是一節(jié)倡導幼兒在探索與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光與影秘密的操作實驗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可操作起來,教師要做大量的教學準備工作,如:提供幼兒現(xiàn)場進行操作的操作材料:透光幕布、短焦投影機、長焦投影機,用于進行課堂教學前的光影探索實驗……還需要其他老師配合關燈、開燈,調(diào)節(jié)活動室光線強弱,教學效果達到了,卻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課的及時出現(xiàn),精簡了繁瑣的教學準備項目,除了幼兒操作材料是必備的物件,其余均可讓微課視頻《好玩的影子》來代替,老師精心布置實驗場景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微課活動僅5分鐘的視頻同樣激發(fā)出了孩子們主動參與的熱情。聲圖并茂的形式,形象直觀的視頻動畫感受,既讓觀者明晰了光影的原理,又幫助教師實現(xiàn)了教學活動目標,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科學活動的教學設計不外乎觀察、比較、探索、實踐等環(huán)節(jié),可引導幼兒在科學探究活動中主動去帶著問題觀察、比較、分析并得出結論這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沒有老師的一番事先精心策劃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幼兒的思維、感知能力的發(fā)展是受年齡和心理特征的影響的。如:老師課前要帶領幼兒進入暗房操作,預先了解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為下一步在課堂上探究光是直線傳播的做鋪墊;接著,教師請幼兒運用手電筒為手里的小兔頭像變出影子來,同時老師還要為幼兒變魔術,以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投放出來的小兔頭像影子和老師的小兔頭像影子的不同之處,從而理解光學的透光原理。教學設計中,場地上的透光幕布、投影機布線等設備占據(jù)了孩子們的活動空間,教師的引導也浪費了不少孩子們自主探究的時間。
微課的出現(xiàn),把不能變成可能。以往的一些教學設計,完全可以被5分鐘的微視頻取代,老師在活動前設置了一個引導幼兒觀賞微視頻的游戲場景,孩子們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就會跟著微視頻上語音的提示和引導,進入主動探究的角色中。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微課有效促進了幼兒園的家園共育工作。微信作為微時代的傳播工具因其便捷、實時而為大眾所接受,幼兒園的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可以發(fā)布一周食譜、天使寶寶名單、一周活動重點,同樣也可以給家長發(fā)布微課視頻。也可以彌補幼兒因請事假或病假而耽誤的集體學習機會。當家長與孩子共同觀賞手機上微視頻,進行親子操作練習時,家庭教育的正確引導也得到了增強;幼兒與家長在微課視頻引導下共同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既發(fā)展了情商與智商,又提高了自信,家園共育工作也會因此上升一個新臺階。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不僅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還激發(fā)出幼兒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的積極性,讓老師們的課堂效果真正實現(xiàn)了事半功倍。
每一節(jié)成功的教學活動過后,教師們反思教學的主題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可操作性,與課前設想的是否相符合,如何改進等等,而微課為老師們帶來的卻是課前的反思。
幼兒園微課教學的研究任重而道遠,一個小小的嘗試,讓教師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收獲的甜蜜;體會到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所帶來的翻轉效應。教師之間、部門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開拓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將會有力推動微課在學前教育領域的開發(fā)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