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靜 青田縣溫溪鎮(zhèn)第四小學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了探究學習在科學學習中的重要性,課改以來,探究性學習也逐步深入到了各個學校的課堂中,然而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科學課外探究活動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開展的情況并不樂觀。老師的一句“同學們課外自己的探究”當然不會有很好的效果,所以開展有效的課外探究活動也顯得十分有必要。
本人從教小學科學的這段時間里對科學的課外探究活動進行了一定的摸索,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
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動都要開展到課外去,課堂中能完成的還是應該盡量在課堂中完成。如:三年級上冊中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較”以及“誰流得更快一些”都能在課堂上充分的讓學生去探究,在課內(nèi)直接完成。
有一些探究可以在課內(nèi)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可以保留一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課外活動繼續(xù)探究。如:五年級上的種子“發(fā)芽實驗”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將幾組對比實驗做好,然后大部分的時間要在課后觀察記錄,然后再回到課上匯報交流。
還有一些活動是必須要通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長時間探究的,那么一定要展開課外探究活動。如:六年級下冊“月相的觀察”的活動,老師上課明確目標和活動步驟后,在長達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學生往往都要利用課后的時間去觀察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
所以很多科學的探究活動也必須利用課余時間去進行,這也是科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這部分的活動開展好也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
放任式的課外探究活動,學生會容易偏離主題和方向,教師要為他們的活動制定計劃,安排好一定的小組,有的時候還要參與到他們之中去,所以在科學的課外探究活動開展的好壞教師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1.給學生建立合理的課外興趣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外探究活動的基本學習形式,雖然有些課外活動也能單獨完成,但是在小組合作的形式下完成,不但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提高活動的效率,還可以減輕學生們的負擔,提高學生完成活動的積極性。
課外的活動小組的編排可以基本根據(jù)課堂活動小組為基礎,很多活動是課堂上的延伸,所以不適合建立新的和課堂不同的小組,否則會和課堂的活動有所脫節(jié),沒有連續(xù)性。所以在編排小組上不僅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組合搭配,還要考盡可能讓一些家住得近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以方便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2.教師在課外探究活動中起到引領和指導作用
放任學生們自己去完成課外活動,又沒有家長很好地配合,效果往往會不盡如人意,有些學生也根本不會去完成,這個時候老師應該全程得給他們制定計劃、參與指導活動等。
(1)教師要對每一個活動制定詳略不同的計劃以供學生進行課外探究活動。有些簡單的活動只要給學生們一個大的探究目標即可,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究,如:五年級下冊中,在學生學習完“北極星不動的秘密”和“如何根據(jù)北斗七星找北極星”后,讓學生通過課后小組自己找到北極星,通過長時間觀察去驗證北極星是不是真的不動。此類活動目標相對比較簡單和單一,不用給學生制定很詳細的活動計劃。而有些活動還要給學生設計好活動記錄表以明確活動的目的和步驟。如:五年級上冊“陽光下的影子”中就要制定比較詳細的計劃,對于木棍的長度、放置的位置以及畫影子的時間都要有規(guī)定,才能讓學生在比較準確的了解到一個白天的影子長度和方向的變化規(guī)律。
(2)在一些活動中教師可以深入到活動小組中去和他們一起活動,這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活動狀態(tài),還提高了他們的重視程度和活動興趣。如:在上六年級下冊“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這一課前,就組織了學生一起用望遠鏡來觀察月球表面的情況,比起看書本上和網(wǎng)絡上的圖片學生們學習興趣高很多。
(3)要制定一定的獎勵機制,特別是在活動開展比較成功,學生比較好地完成活動時,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興趣也比較濃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年級段的增長,學生學業(yè)壓力加大等原因,學生的活動興趣往往不會有開始的時候高,這個時候制定相應的獎勵,如:制定一張表格,給每次小組完成的活動打打分,可以給分數(shù)高的和進步大的小組一定的獎勵,比如帶他們?nèi)⒂^一次科技館、博物館等,也可以給些直接的物質獎勵。這樣不僅可以增加他們的競爭意識也能提高學生們完成課外探究活動的積極性。
課外探究活動的系統(tǒng)化開展,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確實還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我們往往也能組織起一些比較成功的課外探究活動,但是讓這樣的活動成為我們科學教學的常態(tài),我們的確還有很多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困難去克服。〔4〕但是我們應該著眼于未來,讓學生用探究的方式來探索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世界,致力于讓學生的課外探究成為常態(tài)的學生樂意主動去的課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