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兵
摘要:巖土工程作為建筑項目施工體系的重要組成,對于建筑項目施工質量的提升,施工效率的增強以及施工進度的控制有著深遠影響。文章將巖土工程地基處理作為研究核心,全面梳理相關地基處理方法以及施工技術方案,切實提升地基處理能力,有效發(fā)揮巖土工程的作用,推動我國建筑項目施工活動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基處理;處理方法;技術應用
1.前言
地基作為建筑工程項目基礎性工程,對于項目整體質量水平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基于這種實際,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yè)投入大量資源,強化地基施工質量,希望借助于這種方式,提升施工管理效能,保證項目施工質量。巖土工程地基處理處理難度較高,流程較為復雜,為了確保相關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減少施工誤操作出現機率,文章將巖土工程地基處理作為研究核心,著眼于地基處理的要點,厘清常見的巖土工程地基處理方法,形成完善的技術應用體系,同時著眼于實際,對特殊環(huán)境下,巖土工程地基處理技術進行探討,形成系統(tǒng)化的處理模式。
2.巖土工程地基處理要點分析
巖土工程地基處理要點的梳理,使得施工企業(yè)以及工作人員掌握相關處理工作的標準以及流程,提升施工作業(yè)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巖土工程地基處理過程中,施工企業(yè)應當根據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相關處理,以確保處理效果。具體來看,由施工人員對巖土工程施工區(qū)域進行預壓試驗,掌握地質基本情況,評估側向位移、豎向變形以及土壤空隙水壓等數據,形成對地基穩(wěn)定性的全面認知,同時根據上述數據,對地基處理工作進行指導。在對地基進行夯實處理之前,施工人員應當對預埋的管線進行防護處理,避免夯實過程中造成管線結構性損傷,避免產生額外的費用支出,延長施工周期。在巖土工程地基處理環(huán)節(jié),還需要做好深層攪拌試驗,通過試驗,確定固化劑以及攪拌劑的類型以及用量,確保地基的結構強度,防止出現地基沉降的情況。
3.巖土工程地基處理常用技術分析
我國在巖土工程地基處理環(huán)節(ji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系列高效的施工技術方案,很好地滿足了現階段巖土工程施工環(huán)節(jié),地基處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實現了施工質量的有效提升。
3.1土木合成材料法
土木工程合成材料法是指借助于新型的土木材料對巖土工程地基進行相應的處理,以增強地基的結構強度與穩(wěn)定性。與傳統(tǒng)的巖土工程地基處理方法相對比,土木合成材料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尤其是高分子化合物的使用,使得地基處理的效能大大提升,有效增強了地基的排水能力,減少了流水對于地基的侵蝕?,F階段土木合成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地基邊坡之上,增強地基的承載能力,同時有效改善地基土壤的滲透性,提升巖土工程地基的結構強度以及負載能力。
3.2置換墊層法
巖土工程地基處理環(huán)節(jié),對于地基之中深度較淺的墊層,可以使用碎石進行置換,經過必要的回填工作之后,使得地基自身的結構穩(wěn)定性大大提升。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置換墊層法現階段多用于地基深度相對較淺且地基中含有軟土的情況,通過對軟土的置換,來實現地基的有效處理。置換墊層法在實際的應用環(huán)節(jié),要求施工人員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使用機械設備對地基之中含有的軟土進行清挖,直到露出質地堅硬的土層[1]。在此基礎上,使用一定級配的砂石進行置換,并進行回填夯實處理。通過砂石的置換回填,使得巖土工程地基的透水性得到大大提升,地基的承載力也得到保障,能夠有效應對地下水的侵蝕,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置換墊層法效果較為顯著。
3.3機械強夯法
為了提升巖土工程地基的結構強度,在某些環(huán)境下,可以使用機械強夯法,機械強夯法操作難度較低,成本不高。在實際的施工操作環(huán)節(jié),施工企業(yè)需要根據巖土工程地基處理的相關要求,對起重機械的數量、夯錘的噸位以及夯實的高度等進行判定?,F階段我國巖土工程地基處理環(huán)節(jié),普遍使用8t~30t的夯錘,借助起重設備,將其抬升到6m~30m的高度,對地基進行夯實[2]。通過強大的沖擊,使得地基土壤顆粒得到重新組合排列,將土壤孔隙之中的水分以及氣體快速排除,進而大大提升地基的結構強度。從相關研究機構提供的數據來看,在機械強夯法下,地基的壓縮性能夠下降2倍~10倍,地基自身的承載力能夠提高2倍~5倍,而造價比置換墊層法要低35%左右。
4.特殊巖土工程地基處理方法
對特殊環(huán)境下巖土工程地基處理方法的探索,有助于幫助施工企業(yè)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更好地應對不同場景下巖土工程地基處理需求,增強地基處理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切實提升巖土工程的施工效能,為后續(xù)施工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1地基處理注意事項
在巖土工程地基處理環(huán)節(jié),應當做好軟土地基的處理。在施工活動開始之前,施工企業(yè)仍舊需要組織技術人員,提前進入現場,對施工區(qū)域的軟土地質情況進行必要的勘察。根據勘察數據,結合過往經驗,確定具體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技術類型。同時還需要進行地面承載檢測實驗,根據檢測結果,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以確保施工技術方案應用的有效性。
4.2換填法的應用
換填法是指對在地基軟土深度較大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地基的整體強度以及透水性,施工企業(yè)對軟土的上部進行挖掘處理,然后使用灰土、素土等結構強度高、壓縮性低的建筑材料進行換填操作,形成墊層,在土壤回填的基礎上,進行夯實處理。換填法能夠有效提升軟土地基的承載力,實現巖土工程地基的有效處理,與其他地基處理方式不同,換填法在施工過程之中,應當按照先深后淺的原則,對地基進行分層鋪設,鋪設環(huán)節(jié)應當保證墊層的結構強度以及密實度[3]。在這一過程之中,對于墊層材料應當結合巖土工程的施工要求進行合理選擇,可以選用顆粒半徑在5mm~40mm之間的砂石,也可以使用人工墊層材料。在完成墊層鋪設之后,在進行夯實作業(yè)之前,可以對墊層進行濕透處理,避免夯實環(huán)節(jié)出現墊層斷裂的情況。在完成整個換填處理后,還需要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對墊層進行檢測,確保墊層施工質量。
4.3夯實處理法的應用
從構成來看,軟土地基主要由碎石、粉土等低飽和度物質組成,基于這種特性,在地基處理環(huán)節(jié),可以采取夯實法來進行處理。通過夯擊,使得土壤進一步被壓實,確保軟土的密實度處于合理的范圍之內,一般情況下愛,強夯法能夠對地基1.2m范圍內的土壤起到加固作用[4]。在這種背景下,施工企業(y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夯實法的調整,確保夯實效果。
4.4固化法的應用
通過使用化學溶液或者膠結結構的方式,以物理或者化學反應的形式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提升地基的結構強度。例如水泥、水玻璃等作為現階段較為常見的固化材料,能夠對土壤空隙進行必要的填充,使得土壤的密實度大大增加,地基的抗壓性以及透水性得到提升。根據巖土工程地基處理需求的差異,在實際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可以采取壓力灌漿、旋噴法以及深層攪拌鞥方式,對軟土地基進行高效的固化處理,以切實提升軟土地基的結構強度,為后續(xù)巖土工程施工活動的有序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也降低了施工難度[5]。
5.結語
基于巖土工程施工建設以及地基處理工作的重要性,文章從多個層面出發(fā),全面掌握巖土工程地基處理的基本訴求,在現有的技術框架下,進行巖土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的探討,與此同時,對特殊環(huán)境下巖土工程地基處理方法進行研究,為后續(xù)施工方案的設置優(yōu)化以及施工技術應用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壽龍.巖土工程地基處理分析與應用[J].中國高新區(qū),2017(22):173-174.
[2]解磊,吳正.巖土工程地基處理分析與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30):270.
[3]夏立程.巖土工程地基處理分析與應用[J].江西建材,2107(06):47-48.
[4]楊騰.巖土工程地基處理分析與應用[J].四川建材,2017,43(05):95-96.
[5]陳俞佐.巖土工程地基處理分析與應用[J].世界有色金屬,2017(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