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想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進行閱讀的內(nèi)在動力,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礎。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提高有效性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教師要能夠樹立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力,讓學生明確自己進行閱讀的教學目標,以閱讀目標為閱讀方向。比如學習《釣魚的啟示》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播放一段釣魚的動畫,并讓學生進行思考,你在釣魚的時候,如果釣上了一條正值繁衍期的大魚,是你期待了很久,很辛苦釣上來的,你會怎么做呢?用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心中的疑問,勾起其閱讀課文的興趣。其次,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盡量選擇能夠滿足學生興趣點的內(nèi)容,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高年級的學生對圖的興趣逐漸消失,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陂喿x前期用圖來吸引學生,后期逐漸將閱讀重點放在文字上,用圖文配合的方式提高興趣。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讀書分享會的形式,鼓勵學生分享讀書心得,激發(fā)學生的動力。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贊揚和肯定,讓學生保持閱讀的興趣和自信。有目標、興趣的閱讀才算是有效的閱讀活動。
閱讀是需要長久堅持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外,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有效性的保障。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良好的習慣,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內(nèi)容、理解閱讀知識。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可以培養(yǎng)人的氣質(zhì),開拓學生的眼界,為學生提供思考的多種思路和方向,增加學生的思想深度。比如在講解《詹天佑》一課時,這篇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詹天佑設計火車軌道的思路,體會當時的艱難,感受詹天佑的愛國情懷。為了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預習,通過電腦、書籍等多方面進行資料搜索,掌握文章描寫的時代環(huán)境、詹天佑的人物介紹等,充分進行預習。之后,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問題的引導,比如,詹天佑修建鐵路的決心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他當時面臨哪些難題?你能夠用筆畫出鐵路修建的簡易圖紙嗎?你看到了他身上的哪些品質(zhì)?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的習慣。最后,將類似的文章推薦給學生,并且引導學生應用相同的方式進行閱讀,逐漸培養(yǎng)出良好的閱讀習慣。
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注重素質(zhì)教育,發(fā)揮語文的工具性的同時,還要注重人文性的培養(yǎng),重視對學生品德修養(yǎng)和素質(zhì)的提升。因材施教是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理念,符合新課程改革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這一點在閱讀教學中的落實可以通過發(fā)展學生個性化閱讀理解能力來體現(xiàn)。個性化閱讀意在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突出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實現(xiàn)與文本之間的直接對話,進而實現(xiàn)有效的閱讀教學。
比如《再見了,親人》這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借助工具書自行閱讀文章、理順文章。其次讓學生二次閱讀,理清文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并且能夠初步體會文章情感。學生對于文章描述的生活環(huán)境距離很遠,在理解和認知上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書籍、影視劇等多方面了解這一時期的生活環(huán)境,掌握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教師再適當?shù)剡M行補充和介紹,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比今天的生活,發(fā)表自己對文字的感悟。這樣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發(fā)散的環(huán)境,通過自主理解,加深對文章的感悟和體會,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
信息技術具有便捷性、開放性、共享性等多種特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豐富語文閱讀素材,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豐富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學生難以理解圓明園毀滅的切膚之痛,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圓明園的輝煌,同時過多地采用華麗的辭藻進行描繪會顯得浮夸,這時教師就可以用信息技術播放一些影視資料,如圓明園被燒毀之前的歷史資料等,補充學生的認知空白,讓學生更能夠體會圓明園毀滅的痛苦。信息技術還可以成為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抓住教學內(nèi)容。
教育改革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閱讀教學更加注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而在閱讀教習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必須重視教學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和手段,發(fā)揮閱讀教學的作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語文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