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煥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不夠流暢,一些比較復雜的感情或需求不能被學生恰當?shù)乇磉_出來。再加上學生在上學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受到相應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表達能力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表達方式和技巧,便于后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語言類學科的學習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息息相關,在學習語文學科相關知識時,尤其語言表達教育,受到學生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極為深遠。一些學生性格外向,喜歡與人交流親近,無論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學校學習中,家長、教師和同學都非常喜歡與該同學交流,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則相較普通學生的表達能力較強,口語表達也比較完整,當自己內心具有一定需求時,也能夠用恰當?shù)皿w的方式向外界表達,因此,這樣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強[1]。但是,還存在一些學生由于自身性格內向、與人交流較少等原因,表達能力較差,無法將自己內心的情緒或想法以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往往用表情或是肢體動作表達自己,這樣的學生通常被認為開智較晚并且情緒易受波動。兩種學生的比較可以看出性格外向、與人交流較多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明顯高于其他學生。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時,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得課堂教學的氛圍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得到充分的練習和發(fā)展,通過長時間練習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通過一篇課文引入教學,讓學生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大聲朗讀該課文,并且在朗讀完成后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這段時間內,學生可以將自己從該課文中感受到的思想感情或感悟寫到本子上,或者在自己腦海中進行語言組織。然后教師隨機邀請學生將自己從課文中學到的知識表達出來,表達過程中盡可能地脫離手稿,通過自己的記憶表達。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朗讀課文進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口語發(fā)音和語言組織能力。
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師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時,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依據(j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于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2]。以學生作為主體對其進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具體可通過針對學生感興趣的某一話題展開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教師開展語言表達課程時,課堂開始前可以先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段動畫片段,讓學生從動畫片段中選擇一個對該人物所說的臺詞進行模仿和點評。當學生選擇完成后,教師可以隨機提問學生“為何選擇這個人物?是否可以模仿這個人物的語氣重新說一段話?能否選擇該人物的一句臺詞進行仿寫?”等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迅速地融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便于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同時,利用動畫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讓學生通過對動畫中人物臺詞的模仿等形式實現(xiàn)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對學生進行情景式教學是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或一些視頻片段,讓學生續(xù)寫故事或根據(jù)圖片內容創(chuàng)作故事。學生在續(xù)寫或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就已經實現(xiàn)了語言組織和表達的提升,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將創(chuàng)作的故事演繹出來,形成學生自編自演的課堂形式,學生會在自己扮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邏輯不通或病句,從而及時改正,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言嚴謹性的目的。
例如,教師將班級內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給不同的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有的小組學生完成續(xù)寫故事任務,有的小組學生完成創(chuàng)作故事任務,然后由小組成員來扮演故事中的任務。這樣的形式,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其語言表達能力,最大限度的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3]。
教師在組織小學低年級語文語言表達能力課堂教學時,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完成學習。教學活動可以使得小學生從活動中發(fā)現(xiàn)知識,并從活動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發(fā)展思維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注意盡量組織需要小組成員團結協(xié)作完成的活動或者益智類的小游戲,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班級之間的凝聚力。
例如,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成語接龍、按偏旁寫字等形式的游戲,讓學生全部參與到游戲中來。以按偏旁寫字為例,兩個小組分別以抽簽的形式抽取偏旁,小組內的學生將包含該偏旁的字寫到黑板上,兩個小組輪流寫,最先寫不出來的小組失敗。這樣的游戲,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的大腦高速運轉,并通過小組成員的團結協(xié)作最終完成比賽。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還能為班級學生營造一個良性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教學,從小學階段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能力對學生因材施教,為學生營造適合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與教師或同學多交流,從日常交流中提升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