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泉法
1949 年4 月20 日,人民解放軍在“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豪邁口號鼓舞下,發(fā)動了渡江戰(zhàn)役。譚震林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集團30萬指戰(zhàn)員,遵照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于當晚8 時,在裕溪口至樅陽鎮(zhèn)間長江北岸首先發(fā)起渡江。4 月21 日傍晚7 時30 分,劉伯承指揮的西集團、粟裕指揮的東集團分別在樅陽鎮(zhèn)至馬當、張黃港至三江營同時實施渡江,東、西兩個集團70 萬大軍乘坐數(shù)以萬計的木帆船,冒著南岸國民黨守軍的密集炮火奮勇向前,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
江陰作為長江南岸的一座千年古城,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江陰對岸,東起張黃港,西至七圩港,是東集團第10兵團的渡江地段。4月21日傍晚,10 兵團司令員葉飛遵照東集團指揮粟裕下達的命令,指揮第23軍、28軍、29軍登船渡江。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對江陰要塞的防御工事精心經(jīng)營,至渡江戰(zhàn)役爆發(fā),已配備7000 余兵力和70 余門大炮,憑借壁立江邊的黃山、君山、長山等,居高臨下向渡船開炮,巨大的殺傷力不言而喻。4月21日夜深的時候,親臨黃山指揮作戰(zhàn)的國民黨江陰要塞司令戴戎光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不祥之兆,氣急敗壞地叫喊:“共軍的渡船過江來了,為什么不開炮呀?”
以唐秉琳為首的中共江陰要塞地下黨,經(jīng)過多年艱苦斗爭的磨煉,早已養(yǎng)成了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zhì)。他們控制了防守要塞的炮兵總臺、守備總隊、游動炮團、工兵營等主力部隊。4月21日黃昏時分,當江面上發(fā)現(xiàn)解放軍渡江船只的時候,又巧妙地制止炮臺不予發(fā)炮,或發(fā)幾門空炮以敷衍。4月22日凌晨,戴戎光已經(jīng)暴跳如雷,唐秉琳接到一個令人興奮不已的電話:“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命令你們立即起義,掉轉(zhuǎn)炮口,配合我軍渡江?!边@是東集團第10 兵團不久前派來負責江陰要塞起義的王征明鏗鏘有力的聲音,發(fā)動要塞國民黨官兵舉行陣前起義的時候到了!接著,要塞地下黨唐秉煜和我29 軍2 營營長丞明等人一起活捉戴戎光,宣布要塞起義,炮臺掉轉(zhuǎn)炮口,向潰敵轟擊,迎接人民解放軍上山。
要塞起義是江陰渡江戰(zhàn)役中的一部分,布防在江陰沿江的國民黨第54 軍、21 軍、51 軍、123軍數(shù)萬人馬,他們不甘心覆滅,各自作了垂死前的瘋狂掙扎,企圖奪回解放軍的登陸場。戰(zhàn)斗一度十分激烈。
人民解放軍第23 軍剛剛踏上江陰的土地,就遇到蔣介石嫡系第54 軍的正面抵抗。我23 軍指戰(zhàn)員一鼓作氣,一舉挫敗了敵54 軍主力第8 師的囂張氣焰。4月22 日凌晨,第23 軍前鋒分隊兩個營抵達江陰與武進交界地帶師古墩、潘墅鎮(zhèn),敵第54 軍291師布陣阻擊。在這特定時間、特定地域內(nèi),敵軍力量遠遠強于我軍。我軍兩個營飽含著跨過天塹、奪關斬將的勇武和銳氣,毫無懼色地沖向敵人的陣地。兩個小時的廝殺拼搏,終于以擊斃敵師長、擊傷敵副師長、敵人土崩瓦解而宣告我23 軍先鋒分隊兩個營的大捷!至4 月22 日中午,我第23 軍相繼攻克圩塘、石莊、徐墅、璜土、百丈等鎮(zhèn),又疾風暴雨般地繼續(xù)向前方挺進。
我28軍在澄西沿江登陸后,擊潰了敵第21 軍和第51 軍的數(shù)次阻擊,前鋒直指敵人堅守的舜過山陣地。舜過山相傳虞舜巡幸經(jīng)此,在江陰與武進交界而地處武進一側(cè)。在攻占舜過山戰(zhàn)斗中,俘敵500 余人。我28 軍另以3個團兵力前后夾攻申港守敵,殲其兩個團,敵第230 師少將師長駱周能率部起義。我28軍另一部在李溝頭戰(zhàn)斗中打得特別頑強,敵21 軍向西增援的殘部憑借地形優(yōu)勢,致使我軍受到重大傷亡。兩個小時后,我軍終于擊潰敵人,殲敵200 余人;接著,又取得小河溝戰(zhàn)斗的勝利。我28軍在李溝頭、小河溝戰(zhàn)斗中也付出了重大代價,我第83 師249 團2 營教導員鄭立洲等111 名指戰(zhàn)員,把青春的熱血傾灑在江陰的土地上。讓人遺憾的是,這111名年輕人的姓名、籍貫、職務、經(jīng)歷絕大部分沒有留下來。前幾年,江陰黨史工作者前去鄭立洲烈士家鄉(xiāng)山東某地,想征集烈士的一幅遺像,但終未得到,只見到鄭立洲的女兒鄭江陰,這讓我們心頭一熱,這顯然是鄭立洲犧牲后由他妻子起的名字,要女兒永遠記住父親流血犧牲之地——江陰。而江陰人民,更應該一代代記住鄭立洲和與他一起長眠澄西土地上的110 名渡江英雄,記住整個渡江戰(zhàn)役英勇犧牲的將士們!
我29 軍渡江地段位于江陰要塞之東側(cè),因為要塞國民黨官兵起義而未遭到炮火之轟擊。4月22 日上午10 時,29 軍控制了云亭、定山、三官一線。不久,敵第123 軍一個加強團3 次向定山發(fā)起反擊,均被我29 軍87 師擊退,殲敵300余人。我87師260團2 營4 連連長陸揚中等18 名指戰(zhàn)員,在定山戰(zhàn)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參加江陰渡江戰(zhàn)役的還有第10 兵團31 軍。4 月21 日午夜,作為第二梯隊的我31 軍在29 軍過江之時開始南渡。31 軍277 團一部登上南岸后,當即追殲國民黨逃敵,截獲物資10余船,俘敵100余人。另一部在江陰江面擊傷并俘獲敵威海艦,俘虜副艦長以下70余人。22日下午4時,我31軍2個團占領江陰城。23日,江陰全境解放。當晚,中共江陰縣委書記紀樂天、副書記焦康壽帶領南下干部和警衛(wèi)連,分批渡江,進駐江陰城。4 月25 日,中共江陰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外辦公。27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qū)江陰要塞區(qū)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告成立,28日正式開始辦公。
當年運送解放軍過江的江陰船工申金才、徐林財、王小弟等回憶起這件令他們自傲一生的大事時,最得意的事就是當晚風向的轉(zhuǎn)變。刮了一整天勁猛的東南風,渡江時頂風逆浪,船該怎樣過江呢?誰也沒有想到,當三野10 兵團解放軍指戰(zhàn)員傍晚時分坐上木船,升起篷帆的時候,風向突然變了,東南風換成了東北風,在戰(zhàn)士們的耳邊呼呼直響,把一片片白帆吹得鼓鼓脹脹的,一聲開船令下,積蓄了強勁力量的木帆船像離弦的箭,飛也似的駛向南岸而去。筆者從風向的轉(zhuǎn)換想到了江潮的洶涌澎湃,又從江潮想到了歷史大潮。是啊,百萬雄師橫渡長江,這是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乃至中國革命的成功,這中間蘊藏著的歷史規(guī)律,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永遠記住。
渡江戰(zhàn)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戰(zhàn)略追擊的戰(zhàn)役,也是解放軍向全國大進軍的偉大起點。沿江兒女為了消滅蔣家王朝,為了全國的解放,積極投入到渡江戰(zhàn)役中,也為戰(zhàn)役的勝利作出了偉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