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這么
菜市場是一個極有生之歡愉和充實感的地方。
靠近環(huán)城馬路有個很大的菜市場,入口處有兩棵高大的洋槐樹,入夏前垂墜無數(shù)噴香的潔白花串,花瓣掉落,一地碎雪,那時節(jié)路過,不買菜也忍不住要進(jìn)去溜達(dá)一圈。
現(xiàn)在我去菜市場買菜的機會少了。冬天冷,夏天曬,還要跟小販斗智斗勇。向他們詢價,你永遠(yuǎn)不能立刻得到回答,他們總是微微昂起頭,斜瞅你一眼,然后把眼球翻上去朝著天空盤算一會兒,才神色詭秘地報出一個價格來—等著你就地還價。他們也很篤定,知道像你這樣的顧客是不大懂得還價的。我不僅不會還價,還不會看秤,最多是軟弱地威脅一句:“我要到前面驗秤的??!”
“盡管驗,少一錢賠一斤。”
結(jié)果到底沒有去。
另一個不愛上菜市場的原因,是嫌小販們太實誠。
對于女人的年齡,沒有比菜市場的商販更眼毒且毫不妥協(xié)的人了。雖然短斤少兩、偷梁換柱、看人下菜碟,但他們?nèi)匀粓猿峙c顧客保持親如一家的關(guān)系:女主顧,很年輕的學(xué)生模樣的叫“小妹”,20來歲的叫“美女”,過了30歲統(tǒng)一叫“大姐”,再長得老相一點就叫“阿姨”,再老,就是萬分尊重的一句“老人家”了。男的,40歲以下統(tǒng)一叫“大哥”,40歲以上叫“師傅”“老師傅”,特別和氣生財?shù)臄傊鲿澳恪按蟛薄按鬆敗薄袄洗鬆敗?
女人對年齡敏感,到了辰光,少有不拼了老命保養(yǎng)的,交際場合客氣話聽多了,往往自以為是個“顯嫩”的例外。到了菜市場,殷勤的小販們一開口,一聲“大姐”,一聲“阿姨”,便撕破一切外表與心靈上的畫皮。
“哪怕叫個‘女士’吧,不想時時刻刻被陌生人提醒:喂,你已經(jīng)老了喲!明明心理上還是很年輕的……”
環(huán)城馬路上那個很大的菜市場,入口處那兩棵高大的洋槐,每到4月底5月初,無數(shù)噴香的潔白花串垂墜,人來人往……一不留神,又踩著一地碎雪似的花瓣走進(jìn)去了,出來的時候拎著一盒片皮烤鴨,卷餅、蔥白另裝一包,還特地找老板多要了點梅醬。
“運氣真好,這次全程都沒被叫‘大姐’,而是一直被善解人意的老板用‘喂’代替了耶。”
有一家精品超市倒是非常洋氣地稱呼客人為“先生”或“女士”,清一色的帥哥或美女營業(yè)員,滿面春風(fēng)地對人笑著。
可是4根胡蘿卜賣30塊錢,一把小青菜要15塊,進(jìn)口水果動輒100多塊錢一斤—都切了薄片放在透明罩子里請人試吃,有的確實很好吃,然而再看一眼價格標(biāo)簽,腳就向外繞著走了。失敗者氣息從里到外都泄露出來了。
在試吃了多次之后,我終于扛不住那甜蜜滋味的誘惑,咬牙要了一只小小的鳳梨。帥氣的小哥站在鳳梨堆成的小山后面,锃亮的小刀在手里一轉(zhuǎn)—
“呃,這個好像不太熟?!?/p>
畢竟是75元一只的鳳梨。
料想不到,小哥爽快地把這只扔到一邊,重新切開一個。
“這個呢?”
“是不是有點熟過頭了……”
銀光又是一閃。如果在菜市場的話,這把小刀大概已經(jīng)扎到顧客大腿上了。
“這個怎么樣?這個我真心覺得不錯?!毙「绮[起細(xì)長的眼睛打量著切成兩半的鳳梨,始終是笑嘻嘻的。我簡直覺得自己面目丑惡了,這時的我不就是傳說中那種斤斤計較、以刁難營業(yè)員為樂的超市極品大媽嗎?
“這個就很好,謝謝你!”
結(jié)完賬走人的時候,不知為什么,心里突然又充滿了干勁—一個貧窮的自由作家(在我們這個時代,“自由作家”是人們對“無業(yè)游民”的委婉稱呼之一)突然想要掙錢改善生活質(zhì)量的干勁。
“努力,努力!明天就要開始努力了!”腦子里不停地吶喊著,感覺頭頂上都有個黃色感嘆號在一閃一閃的。就在這種一閃一閃的狀態(tài)下趕回家,踢掉鞋子,一頭扎進(jìn)沙發(fā)里,邊看美劇邊用叉子挑起一片片甜蜜的鳳梨,理直氣壯地吃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