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就山地桉樹的栽培技術和管理以及病蟲害的防治方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對目前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對桉樹種植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病蟲害進行了防治方法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栽培管理技術,希望能夠為以后的桉樹種植研究工作提供一些理論支持。
關鍵詞:
桉樹;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1015027
桉樹并不是我國的原生樹種,而是從澳大利亞引入的,這個樹種有很多的優(yōu)點,其生長速度極快,是世界三大速生樹種中的一種;桉樹在成材后有很高的利用率,并且能夠在多個行業(yè)中進行廣泛的應用,如造紙、環(huán)保、建材等;桉樹可以在整個世界上的中低緯度地區(qū)進行廣泛的種植。當前,桉樹廣泛種植在我國的華南地區(qū),且種植面積和種植數(shù)量還在不斷增加,但是在桉樹的種植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部分地區(qū)一味追求經(jīng)濟效益,從而使桉樹林的管理工作常常不能有效的進行,這就導致桉樹到生長的后期比較容易出現(xiàn)蟲害和病害;不夠完善和健全的病蟲害檢測報告以及不合理的林分結構,常常導致生物多樣性的缺失。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xiàn)都警示著人們應該重視桉樹林的管理工作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桉樹的種植產(chǎn)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使病害和蟲害的發(fā)生幾率有效的降低,這樣不僅能夠對桉樹進行合理的利用,還能夠使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平衡,不會受到破壞。
1 山地桉樹栽培技術
對于桉樹的栽培來說,不同的地理條件、不同的桉樹品種、不同的氣候特點都會對桉樹的種植產(chǎn)生影響。但是從整體上進行分析,應該注意的就是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面以我國華南的廣西地區(qū)為例,結合以往的造林經(jīng)驗,對桉樹林豐產(chǎn)栽培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桉樹的主根深度通常在1.5~2m之間,而其側根的根幅則能夠長到2~3m之間,因此在選擇種植桉樹的基地時要從海拔、土層厚度以及坡度3個方面來考慮。桉樹種植基地的海拔最好在500m以下,土層的厚度要在1m以上,坡度不能夠超過35°。不僅能夠為人工作業(yè)提供方便,還能夠提高桉樹的成活率。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光線不足的凹地山溝不要種植桉樹。同時,這些地方的原生植物也要保留下來,有利于保持桉樹種植基地周圍生物多樣性的穩(wěn)定。在煉山整地時要把雜草灌木徹底的清除干凈,從而為桉樹幼苗的快速生長提供保證,同時還能夠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預防。對于林地來說,如果管理起來比較方便且有較好的立地條件,那么在進行造林時株行距一般為2m×4m,把種植密度控制在1245株/hm2。對于那些在管理方面和立地條件都一般的林地來說,進行造林時株行距一般為2m×3m,把種植密度控制在1665株/hm2。要選擇良好的種苗,可以到專業(yè)生產(chǎn)苗圃選優(yōu)苗壯苗,使苗木的質量和生長量得到保障;在選擇桉樹的品種時要充分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如果種植地區(qū)經(jīng)常受到霜凍和臺風的侵襲,那么選擇的桉樹品種就要具備抗寒防風的能力。其次是造林,一般在雨水充足的春季進行桉樹苗的定植工作,并在原有營養(yǎng)土面的基礎上再覆蓋3~5cm厚的土層,并保證坑面有良好的積水保濕作用。10d之后要對桉樹苗的成活情況進行檢查,沒有成活的桉樹苗要及時的移除并補種,在確定需要補種的數(shù)量后需要立即進行補種工作,不宜拖延,這是因為強陽性的桉樹生長很快,如果拖延的時間太長,那么補種的桉樹苗會被周圍已經(jīng)成長起來的桉樹壓制,從而導致補種的桉樹苗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現(xiàn)象。目前在造林中值得推廣的是使用保水劑造林新技術,保水劑的一大特點就是造林沒有時間和季節(jié)的限制,每坑放泡好的保水劑500g并加防治地下蟲的藥物,能夠使桉樹植株的成活率95%以上,非常適合相對干旱地區(qū)或少雨季節(jié)。最后是追肥和除草撫育,追肥是有機肥和化肥混施,撫育盡量不用除草劑,采取人工挖除和割灌除草。在桉樹苗的定植工作結束1個月后就要開始第1次的追肥工作,每株桉樹苗追肥250g。之后每年在撫育后進行1次追肥工作,每株桉樹追肥500g,通常情況下追肥2~3a即可。在撫育坡度較大的林地時為了保持水土,一般不進行墾帶;如果林地的坡度在25°以下,那么造林的當年要撫育3次,在定植1個月時株間帶狀墾地與追肥相結合進行第1次撫育,在定植3個月后的夏天與灌木雜草的清理相結合進行第2次撫育,秋季帶狀鏟草時進行最后一次撫育。
目前選擇桉樹進行造林時,通常會一次性覆蓋很大的面積,但易導致林地過于分散和復雜,非常不利于水土的保持。因此,在進行桉樹造林活動時,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管理,推薦采取桉樹+鄉(xiāng)土樹種,如紅錐、格木、荷木、黃花梨、大花序桉等混種,延長桉樹采伐期到7~8a,其他樹種15~20a,恢復樹種多樣性,并注意對造林用地進行適度的修整,同時還要做好撫育工作,并把管理者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對相關的管理機制不斷的健全和完善,從而保證經(jīng)營的可持續(xù)性[1]。
2 桉樹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2.1 桉樹蟲害防治方法
2.1.1 尺蠖的防治
目前尺蠖這種蟲害的主要防治方法是監(jiān)測防治,如廣西每年的5月、7月以及9月是尺蠖病害的高發(fā)期,在發(fā)現(xiàn)幼蟲后可以用阿維菌素粉劑進行噴殺,能夠對尺蠖進行很好的防治。另外在秋季時可以在樹干上捆上環(huán)狀的薄膜和干草捆,這樣做主要為了誘導過冬的尺蠖進入其中,然后在早春時將其消滅,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林間的鳥類。
2.1.2 桉樹枝癭姬小蜂的防治
桉樹枝癭姬小蜂屬于外來的入侵生物,對林業(yè)的危害十分嚴重,同時也是危害桉樹生長的主要害蟲之一。桉樹的幼芽、葉柄以及新葉等都是枝癭姬小蜂進行產(chǎn)卵的場所,當這些蟲卵孵化成幼蟲后,就會開始大量的侵食桉樹的葉肉組織,桉樹的主要受害部位會因此逐漸膨脹擴大并形成明顯可見的蟲癭,這會嚴重阻滯桉樹的正常生長,最后導致桉樹林大面積的減產(chǎn)。目前應對桉樹枝癭姬小蜂的主要方法是選用能夠抵抗這類蟲害的桉樹品系,這類桉樹品種主要有東門桉26、28、43等。此外,還可以將受害桉樹的樹皮和樹枝等進行徹底的銷毀,并用藥物對木材進行熏蒸,這樣才能夠將枝癭姬小蜂徹底的消滅。也可以使用化學農(nóng)藥吡蟲啉溶液對受害桉樹進行噴灑,這種藥物無公害還能夠把95%以上的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進行有效的殺滅。
2.1.3 桉小卷蛾的防治
桉樹的嫩葉、嫩芽等在每年的4—8月之間容易受到桉小卷蛾的危害,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是用農(nóng)藥進行噴殺,農(nóng)藥一般選用阿維菌素粉劑,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效果[2]。
2.2 桉樹病害防治方法
2.2.1 焦枯病的防治方法
枝葉枯萎脫落是桉樹焦枯病的主要表現(xiàn),在尾葉桉和無性系中更為常見。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發(fā)生焦枯病,因此這種病害在我國主要發(fā)生在夏季,這是因為我國夏季的華南地區(qū)本身溫度就非常高,同時受到季風的影響又容易發(fā)生持續(xù)性的降雨,從而導致焦枯病的發(fā)生。因此防治焦枯病的主要方法就是不斷完善和改進造林基地的基礎設施,做好排水工程,并加強造林基地的管理,將桉樹苗木的種植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2.2.2 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桉樹青枯病可以分為急性青枯病和慢性青枯病兩種。發(fā)生急性青枯病時,苗木葉片的失水速度非???,但是葉片會枯掛在苗木的枝條上并不會掉落,如果桉樹苗木感染急性青枯病而沒有進行及時的救治,那么2~3周內整株苗木就會死亡。發(fā)生慢性青枯病時,桉樹苗木通常會表現(xiàn)為植株矮小和發(fā)育不良,同時下部葉片的顏色會發(fā)生異常的變化,最終葉片變成紫紅色并干枯脫落;還會有黑褐色的壞死斑不規(guī)則的出現(xiàn)在部分枝干上,這種現(xiàn)象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整株的苗木枯萎死亡;如果苗木感染慢性青枯病而沒有進行及時的救治,那么3~6個月內整株苗木就會死亡。防治桉樹青枯病的主要方法是選擇抗病蟲害的桉樹無性系品種,并做好苗木的檢疫工作,從而避免健康的苗木受到患病苗木的感染。同時要注意的是有機肥在經(jīng)過腐熟以后才能夠使用[3]。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鑒于桉樹在我國經(jīng)濟建設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要對桉樹的種植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并加強桉樹病蟲害的研究工作,針對不同的病蟲害提出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從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覃天聯(lián).探析桉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法[J].南方農(nóng)業(yè),2017,11(12):43-44.
[2]翁成茂.試析桉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法[J].農(nóng)技服務,2017,34(6):100.
[3]黃毅翠,鄭黨斌,姚姜銘.淺談山地桉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綠色科技,2015(2):50-51.
作者簡介:
張廣祥(1977-),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種植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