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理念,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文章介紹了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在當前教學中的可行性,并對其設計要點進行了介紹,旨在提升教學的質量,確保教學得以順利完成。
關鍵詞:合作學習理念;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9-0098-02
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通過對課堂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發(fā)布討論結果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如何進行分組以及課上活動的設計。雖然合作學習理念在各個學校中都展開了實驗式教學,但是由于對合作學習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其成效仍不明顯。為了保證合作學習順利發(fā)展,則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改良與優(yōu)化。
一、合作學習模式概述
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指學生通過以分組并明確責任分工的方式,針對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互助性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師需要通過分組、布置小組任務的方式,使課堂學習任務得以順利完成。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合作學習模式更加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教學活動的參與質量,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使用合作教學模式,能夠對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正面的影響[1]。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理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由于每個學生都由教師分配了任務,如果不積極參與到團隊學習中,就會導致整個工作團隊的工作質量受到影響。因此,在教學中通過連帶責任,讓學生之間的配合能力提升才是教學的目的。學生認識到了團隊的力量,之后就會傾向于依賴團隊來解決問題。
同時,合作學習理念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分工明確,因此,解決問題的效率會比單人工作的效率更高,這也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有成就感。
二、合作學習模式的可行性
初中生仍然具有小學生的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初中生能夠通過互相鼓勵和合作始終在課堂上高度集中精神。初中生雖然已經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進行知識的判斷和認識的過程中仍然傾向于進行主觀臆斷,因此,初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初中生的思維較為活躍,他們更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事物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能夠發(fā)揮初中生的優(yōu)勢,使其聰明才智能夠得到充分的施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初中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課堂知識,并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來對初中物理的學習方式進行分析和研究[2]。
實驗是物理學科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夠提升實驗的效率。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夠增加物理學習的趣味性,且有利于提升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熱情,使課堂學習效率得以提高。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集思廣益,使得學習內容更加全面具體。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物理實驗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并使學生之間的團隊精神得以提升,給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幫助。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合作學習模式具有可行性。
三、合作學習的設計要點
1.合理的分組方式
教師在進行分組之前,要對學生進行了解。只有明確了班級內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做好分組工作。教師在對學生的性格特征、知識掌握的水平、動手能力等方面進行詳細的了解之后才能本著合作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而這個觀察的過程則需要通過教師日積月累地對學生進行了解才能完成。在一般情況下,教師進行分組的人數(shù)應當控制在六個人以內且不少于四人,使每個小組都能夠有足夠的人員來分別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同時定期對小組成員以及每個人的職責進行調換。每個小組要保持一定的能力水平,使得小組之間能夠進行公平競爭,以提升分組的合理性。
2.組內的合理分工
在分組完成后,教師還要對小組內學生的職責進行劃分,同時根據(jù)其特長與缺點進行分組。比如某學生擅長交流,可以讓其擔任組長,使其完成對學習成果的總結和發(fā)表;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則可以讓其進行試驗的操作,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給組內的每個學生都布置任務,能夠避免渾水摸魚的現(xiàn)象發(fā)生,并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并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進行定期職位調換的過程中還能讓學生接觸到新的學習視角,使得教學和學習的質量得以不斷提升。
例如,在進行《透鏡》的教學過程中,在讓學生完成分組后,教師要求學生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分配工作讓整個組內有專門的書記、操作員和試驗設計人,采用這種方式來對凹透鏡和凸透鏡對光線的影響做出試驗并記錄,在完成試驗工作后由書記對其進行整理并由“發(fā)言人”來對實驗的結果進行總結。利用這種方式來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質量。
3.組內氣氛的營造
初中物理教師要在講課過程中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放松,還能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輕松愉悅的氛圍。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能夠使其精神得到放松,并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之中敢于向教師提出問題。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能力,還能使學生之間的討論更加積極,進而突出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小組激勵工作。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多媒體教學并運用有趣的小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簡單機械的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杠桿和滑輪的介紹來讓學生認識到簡單機械的使用方式,并使教學質量得以保證。
4.教師的有效引導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對他人的觀點進行思考和分析,避免課堂紀律混亂。學生通過各抒己見的方式,對他人和自己的觀點進行思考和分析,會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為全面,并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同時,也可以在小組之間進行分析和討論,并通過小組評價和補充的方式與其他合作小組進行互動。
四、結語
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通過課堂合作分組的方式進行物理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并提高對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優(yōu)化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在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如何吸收他人的知識,分析他人的觀點,以獲得不同角度的知識,使其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閆茂萍.合作理念,教學提高——合作學習理念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才智,2017(35):204.
[2]米雪峰.合作學習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181-182.
作者簡介:錢偉(1983—),男,江蘇如皋人,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