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康 羅清 朱曉峰 程曉明 馮國麗 劉正蕓 孫素紅
(遵義醫(yī)學院 1附屬醫(yī)院甲乳外科,貴州 遵義 563000;2附屬醫(yī)院腫瘤研究室;3醫(yī)學與生物學研究中心)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腫瘤死亡率最高的癌癥之一。目前手術(shù)切除、放療、化療、放療及分子靶向治療等是針對乳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1〕。在這些診療手段中,臨床發(fā)現(xiàn)部分藥物有明顯的毒副作用,且患者易對其產(chǎn)生耐藥性〔2〕。特異富含AT序列結(jié)合蛋白(SATB)-1是一種組織特異性核基質(zhì)結(jié)合蛋白,在乳腺癌病理切片及乳腺癌細胞株中均可以檢測到SATB-1過表達,提示SATB-1可能是乳腺細胞癌變的關(guān)鍵蛋白,在乳腺癌侵襲轉(zhuǎn)移中起到?jīng)Q定性作用〔3〕。Kohwi-Shigematsu等〔4〕在檢測相關(guān)基因圖譜發(fā)現(xiàn),SATB-1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近1 000個基因來促進腫瘤的侵襲轉(zhuǎn)移,提示其在乳腺癌發(fā)生的不同階段起到重要作用。前期研究篩選發(fā)現(xiàn)茯苓中多糖類成分具有抑制MDA-MB-231細胞遷移作用。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屬于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傳統(tǒng)上用于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在《本草正》《本草綱目》和《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均有相關(guān)記載〔5〕。研究顯示,茯苓的主要化學成分為多糖類化合物,其包括茯苓糖、β-茯苓聚糖、葡萄糖、蔗糖、果糖、硬烷和纖維素等〔6〕。本實驗探索茯苓多糖(PPS)抑制MDA-MB-231細胞遷移活性,并分析其對SATB-1基因調(diào)控的作用機制及潛在的抗癌藥用價值。
1.1材料 茯苓5.0 kg(產(chǎn)地安徽)購自上海康橋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陰離子交換樹脂(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和分子篩凝膠柱(Superdex-75)購自GE Healthcare;普魯蘭多糖P-82標準品套裝購自Shodex;單糖標準品和三氟乙酸(TFA)購自西格瑪公司,氯化鈉和乙醇購自國藥集團;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人乳腺癌MDA-MB-231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典型培養(yǎng)物保藏委員會細胞庫,L-15 培養(yǎng)基購自Hyclone公司,TRIzol購自Invitrogen公司,Transwell小室購自康寧,細胞計數(shù)試劑盒(CCK)-8購自寶生物,胰酶和胎牛血清購自Gibco公司。
1.2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為安捷倫1100系列,配備示差折光檢測器(RI);GC/MS色譜儀為安捷倫7890B型GC/7693型三重四級桿質(zhì)譜儀(GC-TQTMMS),TRACE TR-5毛細管柱(0.25 mm×30 m,0.25 μm)購自賽默飛公司;多糖分離系統(tǒng)配置RI檢測器購自利穗科技;電子天平購自賽托利斯;冷凍干燥機購自LABCONCO;酶標儀購自Molecular Device,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儀為ABI7900系列購自美國ABI。
1.3PPS提取及分離純化 PPS的提取和分離過程參見本課題組已發(fā)表文獻〔7〕,活性最強洗脫組分PPS10經(jīng)Superdex75分子篩凝膠柱層析,得PPS10-2。
1.4多糖純度和相對分子量測定 參考文獻〔7〕方法,采用高效凝膠滲透色譜(HPGPC)法測定低聚糖的純度及相對分子量。
1.5單糖組成分析 參考文獻〔8〕方法,采用還原水解法進行糖組成分析。
1.6細胞活力檢測 人乳腺癌MDA-MB-231細胞株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L-15培養(yǎng)基在37℃含5% CO2的培養(yǎng)條件下正常培養(yǎng)。待細胞達到90%融合時,按5×104/孔的細胞密度接種于96孔板,細胞繼續(xù)培養(yǎng)24 h后,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茯苓樣品處理20 h,然后用CCK-8于490 nm處測量吸光度并計算細胞活力。
1.7細胞遷移實驗 人乳腺癌MDA-MB-231細胞株用含有10% FBS的L-15培養(yǎng)基在37℃含5% CO2的培養(yǎng)條件下正常培養(yǎng)。待細胞達到90%融合時,消化細胞并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洗一次,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并計數(shù),在transwell各孔上室分別加入200 μl細胞懸液,其細胞密度為1.5×105/孔。在下室加入500 μl含10%FBS的培養(yǎng)基后,將小室置于培養(yǎng)箱中繼續(xù)培養(yǎng)20 h。取出transwell小室,用PBS緩慢洗滌3次,用甲醇固定10 min后隨即用2%結(jié)晶紫染色15 min,在鏡下觀察時隨機選取5個高倍鏡下視野進行拍照和計數(shù)。
1.8SATB-1基因表達實驗 人乳腺癌MDA-MB-231細胞株用含有10% FBS的L-15培養(yǎng)基在37℃含5% CO2的培養(yǎng)條件下正常培養(yǎng)。待細胞達到90%融合時,消化細胞并將其按照2×105/孔密度接種于12孔板,細胞繼續(xù)培養(yǎng)24 h后,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茯苓樣品處理20 h,用TRIzol法提取總RNA,然后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檢測SATB-1基因表達。引物設(shè)計序列為:SATB-1正義:AACGAGCAGGAATCTCCCAGGCG;反義:ACCAGTGGGTACGCGATGA。 GAPDH正義:GATGAGATTGGCATGGCTTT;反義:CAGAAGTGGGGTGGCTT。
1.9統(tǒng)計方法 采用t檢驗。
2.1PPS對MDA-MB-231細胞活力的影響 不同濃度PPS處理MDA-MB-231人乳腺癌細胞株24 h后,細胞活力〔(104.0±3.8)%、(106.0±3.6)%、(109.4±6.2)%〕沒有受到影響(P>0.05),空白對照組細胞活力為〔(100.0±3.0)%〕;表明PPS在50,100和200 mg/L沒有明顯細胞毒性。
2.2PPS對MDA-MB-231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 100和200 mg/L的PPS處理細胞20 h后,對MDA-MB-231細胞遷移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每視野細胞遷移數(shù)分別為(54±21)、(46±7)個,與空白對照組〔(377±79)個〕差異顯著(P<0.05)。見圖1。
圖1 PPS對MDA-MB-231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結(jié)晶紫染色,×100)
2.3PPS的分離純化 茯苓樣品經(jīng)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分別以H2O、0.1、0.2、0.5和1.0 mmol/L NaCl洗脫分離后,被依次分為5個部分PPSW、PPS1、PPS2、PPS5和PPS10;活性跟蹤檢測獲得最強部位PPS10,再經(jīng)Superdex75純化,獲得多糖PPS10-2。
2.4PPS10-2的純度和分子量測定 PPS-10-2的HPGPC呈單一峰(圖2),表明PPS10-2為均一多糖。經(jīng)HPGPC法檢測和Cirrus GPC軟件分析測得PPS10-2相對平均分子量為5 761 D。
2.5單糖組成分析 PPS10-2主要含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10∶3.3∶7.0(圖3)。
2.6PPS10-2對MDA-MB-231細胞活力的影響 不同濃度(50,100,200 mg/L)PPS10-2處理24 h后,細胞活力〔(112.3±3.9)%、(105.5±3.9)%、(102.7±3.7)%〕沒有受到影響(P>0.05),空白對照組為(100.0%±6.1%);表明PPS10-2在50,100和200 mg/L不同濃度下對MDA-MB-231細胞無毒性。
圖2 PPS10-2的HPGCP圖譜
A.PPS10-2;B.單糖混合對照品,1.D-鼠李糖,2.L-巖藻糖,3.D-阿拉伯糖,4.D-木糖,5.D-甘露糖,6.D-葡萄糖,7.D-半乳糖圖3 PPS10-2單糖組成分析氣相色譜
2.7PPS10-2對MDA-MB-231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 細胞處理20 h后,100 mg/L PPS10-2對MDA-MB-231細胞遷移〔每視野遷移細胞數(shù)為(55±8)個〕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與空白對照組〔(303±15)個〕差異顯著(P<0.05)(圖4)。
2.8PPS10-2對SATB-1基因的調(diào)控 經(jīng)100 mg/L的PPS10-2處理細胞20 h后對SATB-1抑制作用明顯,SATB-1表達量為0.6,空白對照組為1.0,兩組差異顯著(P<0.05)。表明PPS10-2可能是通過抑制SATB-1基因來抑制MDA-MB-231細胞遷移。
圖4 PPS10-2對MDA-MB-231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結(jié)晶紫染色,×100)
SATB-1是一種組織特異性表達的核基質(zhì)序列特異性結(jié)合蛋白,與腫瘤的侵襲遷移密切相關(guān)。通過調(diào)控SATB-1可以對腫瘤相關(guān)目標基因進行調(diào)控,從而進一步調(diào)節(jié)細胞分化和凋亡,從而影響腫瘤細胞的發(fā)展和轉(zhuǎn)移。SATB-1在乳腺癌患者組織中有高表達,然而在正常組織中沒有表達〔9,10〕。敲除SATB-1基因后可以發(fā)現(xiàn)其可以逆轉(zhuǎn)乳腺癌癌細胞的表型,對于腫瘤的發(fā)生、增殖和轉(zhuǎn)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乳腺癌中SATB-1可以通過直接上調(diào)腫瘤相關(guān)基因和下調(diào)腫瘤抑制基因從而對腫瘤的發(fā)生,轉(zhuǎn)移及預后起宏觀調(diào)控的作用〔4,11〕。多種基因可以參與和調(diào)控腫瘤的轉(zhuǎn)移機制,這一復雜過程主要包括原發(fā)灶分離、浸潤血管和淋巴及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解基質(zhì)、外滲,導致血管生成并逃避抗腫瘤免疫應答,最終在轉(zhuǎn)移部位生長〔12~14〕。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PPS和PPS10-2在檢測的最高濃度200 mg/L時對細胞沒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其次,在處理高侵襲性乳腺癌細胞MDA-MB-231后,乳腺癌細胞的遷移被顯著抑制,結(jié)果顯示PPS和均一多糖PPS10-2能顯著降低其體外遷移的能力。PPS及均一多糖PPS10-2可能是通過抑制SATB-1來降低MDA-MB-231細胞的體外遷移能力,由此闡明PPS中可能是均一多糖PPS10-2成分通過下調(diào)SATB-1來抑制MDA-MB-231細胞遷移作用,從而抑制乳腺癌細胞的轉(zhuǎn)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