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尹虹祥
(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湖北 武漢 430015)
重癥肺炎是肺實質(zhì)發(fā)生的嚴重炎癥,通常存在組織器官有效血容量減低,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1〕。臨床上通常把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ScvO2)>70%作為容量復蘇的目標之一,然而在很多情況下ScvO2達正常范圍,組織仍存在低灌注。因此本研究探討對于重癥肺炎患者,在ScvO2已經(jīng)達標后,靜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差(Pcv-aCO2)是否能夠作為早期液體復蘇的指標指導下一步液體治療、評估預后。
1.1一般資料 選取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ICU)病房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重癥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重癥肺炎診斷標準:根據(jù)美國胸科協(xié)會(ATS)2007年提出的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SCAP)診斷標準〔2〕。排除入選時合并有嚴重膿毒癥、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衰竭、錯過早期液體復蘇時機及住院時間<48 h的患者。經(jīng)過早期目標導向液體復蘇治療后ScvO2>70%的重癥肺炎28例被選入組。高Pcv-aCO2組12例(42.9%),低Pcv-aCO2組16例(57.1%)。兩組患者入組前的性別、年齡、ScvO2及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APACHEⅡ)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入組前的一般情況比較
1.2方法 入選患者在入組前及入組后24 h均行動脈、右鎖骨下靜脈血氣檢查,監(jiān)測ScvO2并計算Pcv-aCO2。同時,記錄所有患者一般資料,計算APACHEⅡ評分。根據(jù)Pcv-aCO2是否≥6 mmHg,分為高Pcv-aCO2組12例和低Pcv-aCO2組16例;根據(jù)患者出院時的預后情況,分為存活組19例和死亡組9例。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高、低Pcv-aCO2組各指標比較 高Pcv-aCO2組治療前、后ScvO2、Pcv-aCO2、APACHEⅡ評分均無明顯變化(P>0.05);低Pcv-aCO2組治療后Pcv-aCO2、APACHEⅡ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低Pcv-aCO2組Pcv-aCO2值、APACHEⅡ評分均明顯低于高Pcv-aCO2組(P<0.05)。低Pcv-aCO2組死亡率〔3例(18.75%)〕低于高Pcv-aCO2組〔6例(50.00%)〕,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高、低Pcv-aCO2組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高Pcv-aCO2組治療后比較:2)P<0.05
2.2存活組與死亡組各指標比較 存活組治療后Pcv-aCO2、APACHEⅡ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死亡組Pcv-aCO2值、APACHEⅡ評分明顯高于存活組(P<0.05)。見表3。
表3 存活組與死亡組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存活組治療后比較:2)P<0.05
重癥肺炎患者由于病原體作用,常伴有膿毒血癥,繼而存在絕對或相對容量不足導致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組織灌注不足造成組織缺血缺氧,進一步發(fā)展為多器官功能障礙〔3〕,因此如何充分液體復蘇成為治療的關鍵。ScvO2>70%作為復蘇目標已寫入膿毒癥指南中,在臨床上作為重癥肺炎等疾病復蘇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之一,在評估病情及預后中具有重要價值〔4,5〕。然而在隨后的許多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些患者的ScvO2并不低,或者經(jīng)過充分液體復蘇后ScvO2已糾正至正常范圍,但組織仍存在缺氧及低灌注狀態(tài)〔6,7〕。因此,把ScvO2達標作為組織灌注評估的指標可能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
當患者循環(huán)血流量不足,組織低灌注情況下,外周組織產(chǎn)生CO2增多且清除CO2能力下降,進一步導致Pcv-aCO2升高。同時在休克過程中,由于中心靜脈血氣中血二氧化碳分壓(PCO2)的變化比動脈血氣早,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Pcv-aCO2作為衡量組織血流與氧需之間關系的重要流量監(jiān)測指標,能更加及時、準確反映循環(huán)血流量及組織灌注情況〔8,9〕。而目前早期降低Pcv-aCO2的主要措施是容量治療,通過對容量治療后Pcv-aCO2水平的監(jiān)測有助于判斷復蘇是否充分。國外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可將Pcv-aCO2作為早期容量復蘇是否成功的補充指標之一,從而避免出現(xiàn)當ScvO2已達標,但患者仍存在組織灌注不足的假象〔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重者肺炎患者ScvO2達標后仍可能存在組織灌注不足情況,尤其當Pcv-aCO2≥6 mmHg時,提示復蘇不充分的可能性較大;而Pcv-aCO2<6 mmHg時,提示早期容量復蘇可能更加有效;同時,Pcv-aCO2與APACHEⅡ評分呈現(xiàn)良好的相關性,Pcv-aCO2越低,提示早期治療越有效,后期病情改善越好,預后越佳,死亡率越低。但是在很多情況下,由于APACHEⅡ評分在24 h內(nèi)無法迅速出現(xiàn)分值改變,有其一定局限性。故當ScvO2達標后,將Pcv-aCO2<6 mmHg作為下一步復蘇目標可能更有效地判斷病情及評估預后,動態(tài)聯(lián)合監(jiān)測ScvO2>70% 和Pcv-aCO2<6 mmHg作為重癥肺炎患者病情及預后的一個有效評估體系。
綜上所述,Pcv-aCO2可以作為重癥肺炎患者早期液體復蘇的指標指導下一步液體治療,能避免因ScvO2假性正常所掩蓋的組織灌注不良,彌補其不足從而有效改善組織灌注和器官功能,緩解病情,改善預后。重癥肺炎的病理基礎是感染本身引發(fā)的一系列復雜全身反應,單從某一個方面無法準確反映疾病的發(fā)展和轉歸,仍需要進一步的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對照研究加以探討和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