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年童
眾所周知,廣播電視臺作為傳播新聞內容的重要平臺,其自身具備非常強力的輿論導向性,而且一般來講,播音主持的工作都是借助于直播方式實現,也就是說其工作內容不會有任何后期制作幫助,頁次這既要求廣播電視臺的播音主持具備更為強悍的邏輯思維能力。無論播音主持在開展直播之前進行過多少次訓練,其在直播的過程中都有可能因為外界因素影響產生口誤或者忘詞等問題。介于此,在進行直播之前,播音主持不僅僅需要熟練記憶自己的稿子,而且還需要對直播內容有更為明確的認識,根據自己的思路來厘清臺詞之間的邏輯,同時與工作團隊中的成員相互討論自身邏輯是否合情合理,此外在開展播音工作的過程中,播音主持有必要更為客觀地報道相應的新聞內容,在用詞方面必須足夠謹慎,尤其是在報道有關我國政府部門推行的相關政策的時候,必須保證語言結構的嚴謹性以及權威性。
如果播音主持存在用詞不當的錯誤,那么就很有可能誤導大眾,甚至爆發(fā)輿論抨擊等問題。除此以外,詞語的使用以及句子結構也能夠從側面展現出當前播音主持的文化素養(yǎng)水準。介于此,廣大播音主持在業(yè)余時間有必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文化水準,切實有效地強化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正常進行。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當前,人們可以不受空間以及時間的限制任意瀏覽新聞,足不出戶就可以充分了解各個地區(qū)發(fā)生的事情,同時還可以通過彈幕、評論、留言等方式來就新聞內容表現出自己的觀點。為了保證有效貼合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廣播電視臺的播音主持在主持節(jié)目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聲音來與公眾達成交流互動,同時也可以根據觀眾的來信明確其對于節(jié)目內容、架設、選材方面的看法,其根本原因在于這些互動方式能夠為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電視行業(yè)帶來更為有效的幫助,能夠使節(jié)目與公眾之間的距離更為縮小,為人們帶來更為優(yōu)秀的新聞閱覽體驗。
并且廣播新聞內容都是根據當前的時代熱點,并從網絡之中搜集出來,這些新聞內容更加貼合公眾需求,能夠全面提高其對于新聞內容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播音主持在進行報道的過程中可以為聽眾提供相應的電話熱線,以此來給予用戶提出自己看法以及觀點的空間,這樣一來,用戶就會更加愿意閱覽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要素。所以,在新媒體的引領之下,廣播電視臺的播音主持有必要在執(zhí)行工作的過程中來強化與受眾群體之間的交流互動,利用電話熱線等多種方式來為公眾提供線上交流機會,縮減人民群眾以及廣播電視臺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可以為公眾提供相應的微信、微博留言平臺,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看法以及觀點來提出相應的意見,如此一來必然可以有效強化當前新聞內容的傳播力度。當然,播音主持在主持節(jié)目的過程中必須要正確引導聽眾,使其發(fā)表出正確的言論,這是因為電話熱線是和直播同步進行的,無法進行后期制作,如果錯誤的價值觀被傳遞出來,那么就很有可能影響其他聽眾,甚至會嚴重影響廣播電視臺的形象。
一般來講,廣播電視臺用來報道的新聞內容都是當前時間段下的時事熱點,因此這就要求播音主持在進行播報的時候能夠全面強化自身對于節(jié)目節(jié)奏、內容、氣氛方面的把握,以此來為觀眾呈遞出更多節(jié)目特色,這樣可以吸引更多聽眾。
與此同時,面對不同題材的新聞內容的時候,播音主持需要采用不同的情感表現形式,充分把握自身情感以及氣息方面的變化,就新聞內容來選擇最能突出當前新聞特色的報道形式,切實有效地展現出新聞內容體的鮮明特征以及其完整性。
在新媒體時代的引導之下,廣播電視臺的播音主持必須擁有更為充實的生活感知能力,以此來拉近與受眾群體之間的距離。在最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越發(fā)提高,其對于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質量需求也隨之增加。為了給予受眾更為優(yōu)質的體驗,播音主持不僅僅需要具備強悍的語言水準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還需要在播報的過程中添加自己的情感,以此來讓觀眾和聽眾對廣播電視節(jié)目產生充足的感受,充分展現出情感力量的作用,賦予節(jié)目更為深刻的感染力。如此一來,播音主持將會更為貼近觀眾,為強化節(jié)目效果做下良好的鋪墊作用。這需要廣大播音主持具備善于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心靈,能夠將自身的生活情感融合到播音工作之中,受眾群體之間將會感受到更為深刻的共鳴。
新媒體視域下的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必須要強化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把握好當前播音工作的節(jié)奏,使得主持人員能夠更為深刻地傳播信息。由于不同內容所需要的節(jié)目節(jié)奏不同,因此想要明確當前節(jié)目的基本節(jié)奏明顯比較困難。介于此,廣大播音主持有必要全方位地貼合新媒體時代的相應技術,充分把握當前的節(jié)目節(jié)奏,以此來為公眾提供更為優(yōu)秀的節(jié)目體驗,根據當前的播音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播音風格,結合自身的播音經驗,不斷強化自身的播音水準。如此一來,就能夠充分調整播音內容方面的節(jié)奏快慢。例如,在為公眾播報一些娛樂新聞內容的時候,播音主持需要稍微加快節(jié)目節(jié)奏,同時所選用的話語或者新聞結構可以更為開放活躍,以此來為公眾營造出足夠活躍的氛圍,充實播音內容,為觀眾提供更加活躍的視聽體驗。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播音主持以及觀眾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其為二者之間的互動帶來了諸多幫助,例如,廣播電視臺可以借用與微信以及微博等互聯網平臺來與公眾進行交流互動,同時還能夠借助直播應用等軟件來解決播音主持人員的單向傳播問題,與受眾群體之間開展充足的交流互動,應用軟件充分展現出平臺的作用來與公眾進行交流溝通,在直播的過程中,播音主持也需要由淺入深,仔細鉆研,不斷地強化自身的互動水準,強化主持的親和力,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加強受眾群體對于當前播報節(jié)目的重視程度。
為了有效貼合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對播音主持開展的培訓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在進行播音的過程中需要幫助播音主持不斷地積累經驗,全方位地強化其技術水準,以此來獲得更為優(yōu)秀的播音效果。在開展播音主持選拔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對播音主持進行多輪培訓,只有經過重重考核才能夠承擔相應的播音工作,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地保證播音工作的質量。與此同時,在進行節(jié)目播報的過程中,廣大播音主持有必要掌握相應的工作技巧,在進行實踐工作的過程中磨練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這樣必然可以吸引大批觀眾。與此同時,有效合理的培訓共奏能夠讓廣播主持人形成更為完備的工作態(tài)度,其自身心理素質將會有效提高,在工作過程中將會更具信心,并且能夠時常保持一顆平穩(wěn)的心態(tài)。因此即便當前廣播場景需求更高,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也能夠輕松應付,保持冷靜的心態(tài),充分展現出自身的主持水準,使得廣播主持工作更為完整,為公眾帶來更為充分的節(jié)目觀感;使得當前節(jié)目更具色彩,為公眾提供更為鮮明的視聽享受。
總的來講,在新媒體的引領之下,傳統(tǒng)媒體發(fā)展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就目前來看,廣播電視臺的信息傳播工作已然受到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沖擊,介于此,廣大播音主持有必要明確自身在進行節(jié)目播報的時候需要具備何種特點,并且掌握相應的工作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廣播電視臺的發(fā)展問題。在執(zhí)行播音工作的時候需要添加相應的情感內容,以此來拉近與受眾群體之間的距離,只有這樣才能與公眾之間產生共鳴,為廣播電視臺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