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妍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同志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北京上空冉冉升起。直到今天,當我們一遍遍重溫這一幕時,依然內心澎湃、熱淚盈眶——從這一天起,整個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文化結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這一天起,經歷了近代以來100多年苦難斗爭的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
回首70年崢嶸歲月,從曾經的風雨如晦到今日的江山如畫,從曾經的內憂外患到今日的舉世矚目,歷史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僅僅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中國這場空前未有的社會大變革,是怎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穩(wěn)步實現(xiàn)的。
1932年11月,上海《東方雜志》發(fā)布啟事,向社會各界人士提出兩個問題并征集答案:一個是“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另一個是“個人生活中有什么夢想?”
這個有關夢想的提問,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說,他的夢想“是個共勞共享的平等社會”;有人說,他相信“未來的中國是大眾的中國”;有人比較樂觀:“理想中的中國是能實現(xiàn)孔子‘仁的理想,羅素科學的理想與列寧共產主義的理想”;有人比較悲觀:“在這漫長的冬夜里,只感到冷,覺得餓,只聽見許多人的哭聲”“所做的都是噩夢,驚醒時總要遍身出冷汗”……
“一唱雄雞天下白?!敝腥A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使億萬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滿懷豪情開始了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
新中國的成立,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不僅是一個新國家的建立,更是一個新社會的建立。中國人民重新找回了尊嚴,揚眉吐氣,對祖國的明天充滿希望。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p>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奮力前行,國家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一窮二白”邁向繁榮富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經過艱苦努力,1978年增加到3679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2012年突破50萬億元,2016、2017、2018三年,我國經濟總量連續(xù)跨越70萬億元、80萬億元和90萬億元大關,按不變價計算,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175倍。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建成覆蓋近14億人的社會保障網,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已有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我們才能實現(xiàn)偉大歷史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zhàn)、克服無數(shù)艱難險阻,才能有力應變局、平風波、戰(zhàn)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才能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p>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的問題關鍵在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以巨大的戰(zhàn)略定力廓清了種種困擾和束縛實踐發(fā)展的思想迷霧,頂住了重重壓力和干擾,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開拓了社會主義復興的光明前景,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使馬克思主義展示了真理的偉大力量,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明確和長期的戰(zhàn)略安排和部署,才能保證中國的發(fā)展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才能順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今天的繁榮和富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給出的答案:“只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xiàn)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堅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度自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度優(yōu)勢,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沿著正確航向前行。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共和國70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鄧稼先、郭永懷、黃大年、羅陽、王繼才……以他們?yōu)榇淼膬?yōu)秀中華兒女,為祖國獻身、以感人事跡樹立起一個又一個刻著時代印記的精神坐標,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贊歌,給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歷史造就英雄。
2019年9月17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國勛章”,授予勞爾?卡斯特羅?魯斯等6人“友誼勛章”,授予于漪等28人國家榮譽稱號。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首次開展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集中評選頒授,體現(xiàn)了開創(chuàng)性、突破性、示范性,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獲得“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功勛模范人物,是新中國英模群體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榮、國家的財富。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實的踐行者、生動的承載者,為全社會樹立起了國家棟梁、民族先鋒的榜樣典型。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榜樣典型、功勛模范、時代楷模們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以實際行動將“小我”融入祖國建設的“大我”中,把個人的價值融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里。
他們在全社會揚起信念的風帆,用精神火炬之光凝聚起全社會見賢思齊、奮勇爭先、不斷拼搏的磅礴力量。
“每個人奮斗的樣子,構成了今天中國的表情和節(jié)奏。”新時代不會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新時代是千帆競發(fā)、夢想起航的時代,也是一個屬于奮斗者的時代,在國家發(fā)展前進的歷程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出自己的光和熱,把自己的奮斗寫進這個宏大的歷史中去。
只有高揚奮斗之帆,才能擁抱出彩人生,不辜負偉大時代。因此,我們要在追夢路上奮力奔跑,讓時代之光照亮每個普通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