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勇
與絕大部分汽車廠家最怕消費者說自己“非主流”所不同的是,馬自達承認自己是一個“小而美”的品牌。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銷量上并不能與大眾、通用掰手腕的小品牌,卻在國內擁有著數量龐大的支持者和擁躉。發(fā)自內心的,我對馬自達也保持著由衷的尊重,我敬重它不忘初心,堅守著對技術的鉆研與執(zhí)著;我敬重它對于操控的偏執(zhí),一直努力打破各種瓶頸,“將最完美的駕駛感受呈現(xiàn)在車主面前”始終被作為品牌目標。
我與馬自達的結緣還要從家里前幾年添置的那臺馬自達5說起。盡管它來到我家時,這一代車型已處于生命周期末期,盡管技術和配置已經稍顯落后,比如并沒有“創(chuàng)馳藍天”更沒有“黑科技GVC”,但它開起來動感又從容的感受一點不像市面上其他的MPV,一直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這次參加馬自達人馬一體駕駛體驗營活動,我也是揣著私心的:去了解一下馬自達對駕控的追求又有了哪些新突破,以及“從zoom-zoom到人馬一體”的馬自達究竟經歷了哪些進化?
2018年5月,馬自達“創(chuàng)馳藍天”技術車型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臺,截至11月底這個數字已經達到114萬臺。伴隨著2014年8月第一代Mazda CX-5的國產化投放,“創(chuàng)馳藍天”技術逐漸為中國用戶所熟悉。在這樣的背景下,馬自達品牌在珠海豪霆海泉灣賽車場,展開了一場駕駛體驗活動。此次試駕,馬自達攜Mazda CX-3、CX-4、CX-5、Mazda6 Atenza阿特茲、Mazda 3 Axela昂克賽拉、MX-5 RF以及剛上市的全新Mazda CX-8等全系7款車型悉數上陣。
在場地試駕中,設置了多項操控體驗環(huán)節(jié),除常規(guī)的繞樁項目外,加入了定速大旋轉環(huán)節(jié),也讓我們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了馬自達“創(chuàng)馳藍天”技術車型的精準操控性能。車輛轉向系統(tǒng)在過彎時對方向的控制非常精準,干凈利落,駕駛者并不需要做出任何多余的調整動作。同時,通過對駕駛坐姿的對比試駕體驗,也驗證了人體工學研究對車輛安全駕駛和駕乘愉悅的直觀影響,而這些,正是馬自達品牌多年以來一直持之以恒的追求。
舉個例子,馬自達的設計師通過不斷優(yōu)化坐墊高度、長度,使駕駛員上下車變得毫無壓力。而方向盤位置,油門及制動踏板的角度、位置、連接方式以及坐墊角度,這些數據都讓駕駛者的肩背肘腿處于肌肉放松的狀態(tài)下,把這些細節(jié)的設計都做到完美無缺,才能激發(fā)出駕駛員最佳的駕控能力。這種對于細節(jié)的追求、對于極限的執(zhí)著,讓這個來自日本廣島的小廠注定不平凡。
從中大型SUV到精品轎車再到小型跑車,這次試駕難得的對馬自達全系車型有了一個深入的沉浸體驗。而對于“人馬一體”這個新DNA,我的理解可以簡短地歸納為“協(xié)調感”這個詞——駕駛坐姿、肌肉發(fā)力的角度、對轉向和油門的精準控制、過彎時GVC對車身的平穩(wěn)控制……一切的一切,馬自達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都在明確地傳達一個理念:與簡單粗暴的大馬力暴力輸出告別,馬自達所追求的駕駛樂趣更多來自于人車融為一體的那種自如和協(xié)調,這是一種不強求但又不將就的滿足感。特別是在試駕小跑MX-5的過程中,人與車融為一體的感受更為深刻,靈巧地繞樁、輕松寫意地應付彎角、穩(wěn)定的定速大轉角,無一不把美妙的協(xié)調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回到本文開頭咱們聊到的話題——由之前的“zoom-zoom”轉變到現(xiàn)在的“人馬一體”,宣傳口號更新?lián)Q代的背后,其實是馬自達品牌理念的升級或者叫做進化。馬自達的頂層設計者們,不再希望通過強調簡單粗暴的加速能力來傳遞車型的運動性能,而是希望車能夠與駕駛者進行溝通交流,甚至能夠理解人的思想,而人也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車輛,能夠完全掌握車的動態(tài)表現(xiàn)。人車一體,又何嘗不是我們身為駕駛者的美好愿景呢?
對細節(jié)的追求、對極限的執(zhí)著,“小而美”的馬自達注定了不會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