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文
提起中國女排,眼前就現(xiàn)出一片紅彤彤的顏色。我出生于1986年,未曾親眼見證中國女排的初代輝煌,但常聽大人提起,那正是中國隊成就世界女排首個五連冠的年份,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多次在電視上看到那個年代中國女排的美妙瞬間,滄桑的彩色畫面,帶著溫度與厚重感,引起長輩們的熱議。我逐漸明白,中國女排在人們心中不僅是一個光榮的團隊、新中國體育運動的標桿,中國女排是一個概念、一個標簽,代表了那個騰飛年代國人強大的精神力量。
祖國70華誕,中國女排在世界杯上全勝衛(wèi)冕,在這個偉大的時間節(jié)點,強大、自信、懷念,中國女排承載了諸多內(nèi)涵。國慶節(jié)當天,女排隊員手持鮮花、載滿榮譽,以莊嚴的姿態(tài)與活潑的笑容經(jīng)過天安門。她們站立的正是“祖國萬歲”方陣彩車,不僅在現(xiàn)場,即便在家中的客廳,在懸掛大屏幕的廣場,那火紅的畫面都引來老中青三代人的歡呼。那一刻,人們回望郎平,看著新一代女排隊員的清秀面孔,想起改革開放之初,更對這種傳承肅然起敬。
國慶節(jié)第二天,我與家人一同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透過電影藝術(shù),感受到上世紀80年代老百姓對中國女排的狂熱與激情。一臺小電視,在一幫街坊鄰居眼中成了圣器。人疊著人,肩膀扛著肩膀,方寸之地聚滿了翹首以盼的目光,能接收到的每一寸畫面都如獲至寶。凸出的玻璃罩上,電視畫面將中國大地每個角落跳動的神經(jīng)連接在一起。在眾人的齊聲吶喊中,每一次救球都是中國韌性,每一次扣球都是中國力量。
事后,我反復(fù)回想電影中的片段,盡管有虛構(gòu)的成分,但小男孩的舉動并不讓人感到夸張。小小年紀猛然間領(lǐng)悟到了義的分量,這正是中國女排在無畏和奉獻中呈現(xiàn)的精神實質(zhì)。與家人聊天時,母親告訴我,那時大伙看中國女排,真就像電影中一樣。
如今我已過了而立之年,女排精神傳承了一代又一代。從奧運冠軍到世界杯全勝衛(wèi)冕,這些我都親眼見證了。與年少時朦朧的印象相比,既恍如隔世,也如跨越了時空。隨著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比賽的關(guān)注更加多樣,中國健兒持續(xù)閃耀世界體壇,但中國女排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從未改變,這是一份情感寄托。在我看來,中國女排就是我的人生坐標,一頭釘住了生命的起點,另一頭標注了當下的人生。